《劳动变迁视域中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由四部分组成,其基本内容和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劳动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属于对本书研究主题的社会背景的阐释和再认识。对读者来说,主要应该把握以下几点核心思想:一,在劳动的三要素中,与远古时代的劳动者实质上被贬为劳动工具不同,现代社会的劳动者的重要性凸显;劳动资料在更新换代(由重物质转为重精神、由重实体转为重关系);劳动对象由原生态自然越来越向人化自然、人工自然转变,同时,作用于精神存在的劳动和叠加性劳动(即对劳动对象进行劳动)大规模凸显。第二,劳动由经济概念转化为政治概念,甚至成了文化概念和哲学概念。在现代社会,超过以往将劳动定位于经济领域和经济话语的传统认知局限,劳动越来越由经济概念向政治概念和文化概念转变,劳动的政治和文化意蕴得以凸显。第三,劳动与管理越来越合一(决策与执行的统一);劳动与资本也呈现合一(劳动性资本与资本性劳动)态势。总之,在现代社会,劳动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既反映在劳动的要素方面、劳动的功能和意蕴方面,还反映在劳动与管理、资本和生活相统一的趋势方面。其中,后者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劳动的特点,折射出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对劳动应能满足其多样性和总体性需要的期待和憧憬。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现代社会员工劳动观念的变迁和就业价值观的变化。现代社会的员工普遍认为劳动应满足人的总体性需要,而不能将劳动仅仅定位为谋生手段。因此,强调以人为本的体面劳动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同时,随着知识型员工逐步成为组织员工的主体,自我管理成为劳动者的内在需要。作为劳动者,超了劳动范围,从劳动与管理、劳动与资本、劳动与生活的关系看,员工还有对劳动的自我管理权利、对组织事务的管理权、对组织的所有权以及协调劳动与闲暇间关系的需要。与上述劳动观相一致,现代社会的新生代员工在就业价值观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强调工作的谋生价值与自我实现价值的统一;既强调工作的意义和乐趣,又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注重平等和公平、尊重多样化,求新求异。这些新变化,会对新生代员工的敬业程度、就业质量和就业导向产生深刻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变化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因素有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其中,宏观因素主要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国家就业政策、工作岗位的社会地位、就业岗位的供求关系、社会文化、网络和传媒等;中观因素包括大学综合实力、家庭观念、就业组织类型和管理风格;微观因素包括朋辈和同学、教师和大学生个人。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对“劳动”界定不清楚,而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就难以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部分大学生认同错误的劳动价值观;从就业心态和就业动机方面看,大多数同学存在迫于生计被迫放弃或暂停学业而就业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折射出他们就业价值观的偏颇;大多数大学生希望选择能多赚钱的就业岗位;一些大学生将就业成功主要归因于关系和机遇;大多数大学生存在创业精神不足、创业热情不高等问题。另外,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变化呈现出如下显著特点:工作选择的看重点随需求层次的提升而变化;体现客观反映和主观建构的统一;既遵循市场逻辑,也遵循政府逻辑;多样化和分殊化凸显。
第四部分是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变化的引导。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引导,从国家层面看是合理配置劳动力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从高校所在地层面看是更好地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从高校层面看是顺利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反思专业设置等问题的需要,从大学生层面看是指导大学生做出正确就业决策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人的需要学说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是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的理论基础。为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政府、学校、企业和家庭应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其中,政府需要“有所为,宏观为”,即既要有所作为,但又不要管得过多、过细,主要应从宏观上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政策设计。高校肩负就业价值观教育和引导的使命,需要“有所为,微观为”,即高校要主抓好细节,无论开展专业教育还是进行价值观教育,都要落实、落细、落小。企业需要“有所为,示范为”,即企业管理要尊重和顺应现代员工的特点及其需要变化规律,为大学生树立一个未来工作单位的良好榜样。家庭中长辈应更新观念和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权,既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
郭海龙(1976- ),男,汉族,山西孝义人,1995-2002年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就读本科和硕士,2005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曾任教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现为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哲学。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第一部分 劳动在现代社会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第一章 对劳动及其价值的历史梳理
第一节 中西方对劳动及其价值的认知和探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劳动及其价值的论述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劳动观变迁
第二章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劳动向度
第一节 现代社会在劳动目的、工具和效率方面的特质彰显
第二节 现代社会在劳动与消费、劳动与闲暇间关系方面的特质彰显
第三节 现代社会劳动者方面的特质彰显
第三章 劳动在现代社会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第一节 劳动要素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第二节 劳动的政治、文化意蕴的凸显
第三节 劳动与管理、资本、生活相统一的趋势
第二部分 现代社会员工劳动观念的变迁和就业价值观的变化
第四章 员工需要及其劳动观变迁的历史梳理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现代组织中的员工需要及其劳动观
第五章 现代社会员工就业价值观的新变化
第一节 现代社会员工及其特点
第二节 就业价值观的内涵及特点
第三节 新生代员工就业价值观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第三部分 驻蓉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变化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分析
第六章 驻蓉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现状调查
第一节 驻蓉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现状
第二节 驻蓉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影响驻蓉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诸多因素
第一节 影响驻蓉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宏观因素
第二节 影响驻蓉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中观因素
第三节 影响驻蓉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微观因素
第八章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变化特点分析
第一节 工作选择的看重点随需求层次的提升而变化
第二节 “反映论”与“建构论”的统一
第三节 “市场逻辑”与“政府逻辑”的统一
第四节 就业倾向变化的个体性因素越来越强
第四部分 对驻蓉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引导
第九章 对驻蓉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引导的必要性
第一节 国家的需要
第二节 成都市的需要
第三节 高校的需要
第四节 大学生的需要
第十章 对驻蓉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变化进行引导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第一节 对驻蓉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变化进行引导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的指导原则
第十一章 不同组织在塑造大学生正确就业价值观中的职责
第一节 政府负责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供给
第二节 高校肩负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价值观教育和引导的使命
第三节 企业管理要尊重和顺应现代员工的特点及其需要变化的规律
第四节 家庭中长辈应更新观念和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权
附录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卷调查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劳动变迁视域中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
一、不同社会制度下员工需要的差异及其变化
资本主义时代与社会主义时代的员工需要的根本区别在于,员工实然需要与应然需要的差异性大小以及消除二者之间差异性的途径是否畅通和制度是否规范。
现代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时代早期,员工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维持生存上,这也就是所谓的经济人时代的特点。员工以满足动物式的物质需要为主,这一时期的员工普遍认为劳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赚钱或养家糊口,其他的需要则根本没有提上议事日程。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就是经济人时代,工人劳动只是为了谋生,解决温饱问题。马克思对工人的异化劳动状况的批判就是对经济人时代劳工状况的写实性控诉。饥肠辘辘的工人对美景都不感兴趣。早期资本主义社会阻断了工人需要的正常上升通道。工人原子化的存在方式、流水作业的工作模式、标准化管理模式等工厂工作特点和制度设计都固化了工人的需求结构。
梅奥等人所进行的霍桑试验则开创了工厂管理的社会人时代。在社会人时代,研究组织内员工行为的学者和组织管理者逐步认知到:工人不仅是劳动者,他们还有生活需要关注,还有社会关系需要维护,还有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满足。如若对员工的非劳动需要的满足不管不顾,则其劳动效率也不会很高。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早就进行了剖析。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由工人的内在需要变为外在需要。“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
当然,霍桑试验的示范作业并非促使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人”时代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思潮、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才是促使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人”时代的根本原因。20世纪60年代后,在社会主义浪潮的巨大冲击下,资本主义为了自保而采取了一些带有自我完善性质的调整和改革。带有社会主义性质或色彩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设计,促使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工厂管理和劳动管理的“社会人”时代。资本家和社会民众普遍认为,作为一名员工除了有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员工劳动不仅是为了赚钱,还为了能满足其安全、尊重、归属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发展客观上要求资本主义能进入“促进入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使劳动能促进入的本质的全面实现”的时代。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性以及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制度局限性,资本主义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因此,完成这一促进劳动革新和劳动者解放使命的接力棒已交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手中。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根本依据就是促进劳动者解放和通过劳动而使劳动者的需要得到全面满足。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还达不到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状态。但社会主义在通往共产主义的过程中不存在根本的制度性障碍、所有制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