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思考》汇集了作者研究技术经济学及其在我国的实践、试论技术经济学、提高经济效益的理论探索、经济效益的处理原则及其最佳标准、我国技术选择问题研究、中国跨世纪的技术进步战略、我国经济发展与提高人员素质、对制定我国能源政策的几点建议、人力资源开饭得特殊资源的开发等问题的专题文集。
郑友敬,1935年3月15日生,男,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共党员,1955-1960年留学苏联,获经济工程师学衔。1978-1982年先后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1982年后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先后任北京市政府第一、第二届专业顾问,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一、第二届常务干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系主任、教授,北京市科协常委,北京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企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现从事技术经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等领域研究与教学,1993年以来,主要从事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电子商务发展与政策等研究。出版论著40余部,主编大型工具书6部,发表论文350余篇,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一
技术经济学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技术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要学点技术经济学
试论技术经济学
提高经济效益的理论探索(一)
提高经济效益的理论探索(二)
提高经济效益的理论探索(三)
试论经济效益的处理原则及其最佳标准
再论经济效益的科学含义及其表示方法——兼论经济效益的量化方法
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回顾与趋势展望
技术经济评价的理论探索
论经济效益及其指标体系
关于经济效益指标计算的若干问题
经济效益评价与评价方法研究
再论经济效益的意义及其延伸——兼论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
机遇与挑战并存——邓后经济形势评析
二
我国技术选择问题研究
略论我国的技术引进
也谈技术引进——与杨继绳同志商榷
中国跨世纪的技术进步战略
制定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个新思路探索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有高技术意识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与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日本技术进步的综合考察
技术进步与产业兴衰、政策调整——法国考察之我见
我国经济发展与提高人员素质
关于当前人力资源开发的几个问题
中国经济体制转换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
人力资源开发是特殊资源的开发——出席澳大利亚国际会议后的思考
中国通信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推进信息化:中国进入21世纪的核心战略
电子商务——全新的商务模式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上)
网上金融服务的前景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中)
建立电子商务中政策法规和信任感的框架——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下)
电子商务:21世纪巨大的经济增长点
日本企业界发展电子商务的举措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1世纪的首都现代化
三
合资经营是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重要形式
多角化战略与经营
CPR/88/041项目社会经济调查报告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趋势展望——兼析华南经济圈的发展与经验
日本企业经营战略的专业考察
前路虽漫漫 俄经济露曙光——访问俄罗斯之我见
对制定我国能源政策的几点建议
如何变“速度型”增长为“效益型”增长
如何既实现6%的增长速度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要从控制速度人手
借鉴国外经验,提高我国经济管理水平
竞争、开放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动因——对澳大利亚考察的基本结论
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加拿大学术交流归来的思考
加快CDMA商用网建设促进我国移动通信的高速健康发展
开放电讯市场宜早不宜迟
加快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化是尽快实现“十五”规划、推进
社会信息化的迫切要求——发展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与社会信息化的政策建议(上)
推进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发展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与社会信息化的政策建议(下)
香港电讯政策与管理考察——情况、经验与借鉴
《创新与思考/学部委员专题文集》:
(4)适用范围:这种表示法是经济效益最简单、最古老、最普遍、最易懂的表示方法。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用于各种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特别适用于商业,服务、饮食业等。由于计算结果是以“利润”形式出现,因此,利润大小就表明了经济效益的高低。在这里,利润=经济效益,利润指标当然也就是重要的经济效益指标了。那种在经济活动中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不研究成果与消耗之间的关系,不重视“利润”的倾向显然是极端错误的。目前,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把利润额的大小视为经济效益的唯一表现,于是乎扩大外延、扩大规模、扩大生产能力、扩大产品产量成了一种顽症,似乎是由于这些“扩大”,表面上利润额增加了,经济效益就提高了,可哪里知道,这种利润额的增加是好、是坏,经济效益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还要看新增产出与新增投入之比,如前者大于后者,经济效益是好的,但前者若小于后者,就需坚决抵制,更不用说对交通运输、能源、原材料,以及社会的影响等。所以,这种方法的应用是有局限的,特别是由于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人员数量与质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客观上的利润额差别甚大,因而影响着经济效益的真实水平。这样,在衡量不同规模、不同技术装备水平、不同内外部条件的企业、行业的经济效益时,便不宜采用“利润额”指标。在现实经济评价中,时常采用利润率指标,这就需要同时采用其他方法、其他指标以资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