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成功学(修订版)》收录了“德之重”“德之要”“德之得”“德之论”等十一个章节,希望年轻人能从《厚德成功学(修订版)》内容中获得人生启迪,健康快乐成长进步。
《厚德成功学(修订版)》可以作为大学生德行素质教育读本,适合作为“修德成功学”、“人才学”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好德进取的各界人士磨砺自我和培养子女的参考读物。
作者希望书中的分析对青年学生以至各方读者都有一定启发意义,弘扬立德修身的社会正气,鼓励青年人选择积极向上、服务社会的成功之道。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管仲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文明成果应当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砖石支柱,两者不可偏废。联想到一些行业严重失德失范的情况,社会道德建设更有其紧迫性和特殊的重要意义。道德重建将为中国今后50年、100年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近年来,从国家领导人到教师、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都十分关注青少年以至全体国民道德素养的提升,倡导以孝老爱亲、互敬互助、诚实信义等为内容的善良家风和社会良俗。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11月26日在孔子故里曲阜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与北京大学生座谈时更明确提出:青年学生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青年立德修身的重视,也是我国教育改革需要补上的“短板”。
就本人高校从教三十年的观察:从德智体三方面看,智力是当代青年学生的长板,体能次之,德行往往是其短板。许多青年学生对提升道德修养也有意识和需要,但往往不得其门而入,需要老师给予人生指导。本人自2003年为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生、博士生、本科生先后开讲“成功学研究”(2008年后更名为“修德成功学”)公共选修课,部分满足了学生这方面的需求,选修学生成倍增加,有的学生选不上课也要来旁听,感慨地说:这门课将使其终身受益。
2010年,根据教学需要,我构思编写《厚德成功学》一书作为此课程教材。全书共分11章,围绕“修德——成功”这一主线展开分析,系统阐述修德与成功的内在联系,明确树立善良正义的成功理念,反对不择手段和损人利己,倡导造福社会大众的人生成功。
我的博士导师洪文达先生非常关心此书的写作,以87岁高龄亲自为本书题写书名,在此向两年前病逝的洪老师表达深深的怀念和敬意。一些好德上进的青年积极参与本书资料收集和写作,其中:刘沁琳(第七章)、郭泱维(第八章)、张莉丽(第九章)、章冬梅(第十一章)。在此对这些年轻人的贡献表示赞赏和感谢,更希望这些优秀年轻人能从本书内容中获得人生启迪,健康快乐成长进步。
此书的目的是帮助正在人生起步阶段的年轻人思考走向成功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如何通过修德奠定自己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以古往今来的名言名篇为座右铭,以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作参照物,明德知义,食髓知味,找到适合自己的明德立志成功之路。
《厚德成功学》出版不久即入选中宣部等发起的“乡村书屋”项目,向广大读者推荐阅读。本人应邀为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杭州、西安、澳门等地几十所高校学生做修德成功之道演讲,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图书馆作公益讲座,尽可能广泛传播修德成功理念。
这次修订,对《厚德成功学》的一些人物案例做了替换,对一些章节内容重新改写,整体仍保持11章的结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领导和有关编辑对本书的修订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此书可以作为大学生德行素质教育读本,适合作为“修德成功学”、“人才学”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好德进取的各界人士磨砺自我和培养子女的参考读物。
作者希望书中的分析对青年学生以至各方读者都有一定启发意义,弘扬立德修身的社会正气,鼓励青年人选择积极向上、服务社会的成功之道。限于作者德能水平,书中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指正。
在此书的写作和修订过程中,我常常想起去世的父母亲及其教诲。比如父亲讲的:“钱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弄不好就要受它的害。”母亲讲的:“好人有好报,好事天知道”;“若要公道,打个颠倒”:“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在此我深深感谢和怀念我的父母亲,正是父亲的正直坦荡和母亲的善良乐观精神,激励我坚持正道前行,本着一份教师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完成这样一本书。《礼记》有云:“大孝尊亲,其次不辱……”仅以此书回报和感谢父母的教诲和培养,祈愿父母大人安泰!
兰宜生,祖籍山西,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毕业;美国密西根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荷兰鹿特丹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教学科研领域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创业学和修德成功学;代表性著作有《电子商务与经济变革》、《中国对外开放与地区经济发展》、《中国的大国贸易政策修正》、《绿色均衡贸易战略与中国产业安全》、《选择成功》、《因特网创业》等。独立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担任教育部首届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序言
第一章 德之重
第一节 我们需要的综合素质
第二节 百能德为重
人物案例:周恩来;富兰克林
第二章 德之要
第一节 孝亲为本
第二节 仁爱之心
第三节 帮人之诚
第四节 容人之量
第五节 成人之美
第六节 报人之恩
人物案例:邓小平;曼德拉
第三章 德之得
第一节 修身养德
第二节 学贤进德
第三节 友善益德
第四节 施善积德
人物案例:诸葛亮;林肯
第四章 德之论
第一节 老子“道德”之论
第二节 孔子“仁德”之论
第三节 孟子“义德”之论
第四节 中外修德名言名篇
人物案例:孔子;甘地
第五章 德与成
第一节 成功的内涵
第二节 成功与修德的关系
第三节 失德者败亡
人物案例:李嘉诚;爱迪生
第六章 成功要义(性格)
第一节 积极乐观的心态
第二节 强烈的自信心
第三节 探索冒险精神
第四节 顽强的意志力
第五节 明确的人生目标
第六节 创新思维能力
人物案例:罗斯福;诺贝尔
第七章 决定人生成败的有关因素
第一节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人生态度
第二节 借助外力
第三节 挫折的价值
第四节 使命感
第五节 当断不断必留后患
人物案例:原一平;王阳明
第八章 追求可持续的成功
第一节 保持危机感
第二节 凡事预则立
第三节 谦虚使人进步
第四节 终身学习能力
第五节 积小胜为大胜
第六节 财散人聚与财聚人散
人物案例:蔡元培;安德鲁·卡内基
第九章 人人可以选择成功
第一节 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千百条
第二节 成功与姓名、性别、年龄、种族无关
第三节 成功与出身、性格、地域关系不大
第四节 成功是自己的选择
第五节 社会呼唤并感谢成功者
人物案例:邓丽君;海伦·凯勒
第十章 当代中国青年的成功之道
第一节 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成功者
第二节 习惯导致成功
第三节 团队的力量
第四节 独子不独尊
第五节 有德者居之
人物案例:季羡林;陈嘉庚
第十一章 人生规划成就个人理想
第一节 善良美好的人生理想
第二节 大学生的人生规划
第三节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
人物案例:马云;孙正义
附录1 北大、清华教授推荐的中外文史哲书籍
附录2 “人生要读的中国历史100本书”和“人生要读的世界历史100本书”
主要参考书目
《厚德成功学(修订版)》: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青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素质教育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们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什么是青年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也是青年人走向成功的基础。
第一节 我们需要的综合素质
一、德才之辨
目前社会上有种普遍认识:当今青少年学生掌握的书本知识很多,但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动手能力差;需要扭转这种状况,提高学生以动手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
这种看法对不对呢?我们不妨先读一段司马光的话,看看有无启发。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讲: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引自《资治通鉴》第一卷·周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据此看,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由道德和才能两部分组成的,而且要以道德为根本。在修德的基础上练才、长才,德多于才、高于才,这个人就是对社会有益的人才——君子。假如一个人只重练才,忽视修德,个人才干超过了自己的品德修养,则会变成危害他人、社会的小人!这时其才能越高、本事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因此司马光认为:那些才胜德的“小人”还不如无德无才的“愚人”。
至于什么属于德的方面、什么属于才的方面,司马光也讲得很清楚:“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这是我们要深人理解和思考的。待人处事正直、中庸、谦和是德的方面,而聪慧、明察、果敢、有毅力等都属于才的范畴,与道德是两码事,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非常聪明、毅力超群的人要危害社会和民众,可能成为更难对付的歹徒、悍匪。
没有良好道德做基础的“才”反而会危害社会,不仅见于历史典故,现代社会也有许多经验教训,近年来频发的高科技犯罪可以作为一个例证。被列为2006年国内网络病毒之首的“熊猫烧香”,是由湖北娲石技校毕业生李某制作的,这个病毒让我国许多高校、研究机构、软件公司束手无策,只能让李某在拘留所用5个小时编制一个专杀软件程序。李某很聪明,实践动手能力确实也很强,但这种没有道德约束的聪明能干,带来的不是利人利己的社会财富和幸福生活,而是社会秩序破坏和个人牢狱之灾。平心而论,李某并不是存心与社会、人民作对的歹徒,但缺乏道德良知和行为规范的约束,使他犯下了大错。这个教训,既是他本人需要牢记的,也是各级教育部门需要汲取和反思的一一如何增强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建立行为准则规范,划定自己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
二、道德不是空泛的概念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也有许多传递美德的典籍,但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传统道德观念的错误批判,使得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遭受严重破坏,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我们必须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为青少年补上修德这一课,这才是最根本的素质教育!
现在从大学到中小学都有德育方面的课程,但对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习惯收效不大,这种情况值得反思。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不应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应从为人处世的基本行为教起,逐渐形成一个人的良善道德品行。
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青年在家不懂得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在公交车上不愿为古稀老人让个座位,你想让他有爱祖国、爱人民的品德情怀,无异于幻梦。而人的基本道德素养是通过每时每地、一言一行的小事培养和塑造的,对于那些涉世不深、缺乏分析判断能力的少年儿童,更需要有明确具体的行为指导,而不是空泛的概念。我们试比较以下中美小学生的两个守则,看哪个更容易遵行和有教化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