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确定性评价方法、不确定性评价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价、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技术创新和价值工程等内容。本书具有针对性强和实用性强的特点,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强调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书共九章,并结合实际编写了相关案例,附有思考题和练习题,且提供了练习题的答案,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参考读物。
高等教育的普及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为了满足高等院校对工科类学生加强经济管理基础知识教育的需要,完善工科类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工科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工科类学生树立市场观念、经济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我们编写了本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内容包括绪论、经济性评价的基本要素、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确定性评价方法、不确定性评价方法、价值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技术创新,并结合实际编写了教学需要的相关案例。
本书主要特色和创新如下:
(1)充分体现学科的先进性。教材紧跟技术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吸收技术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2)密切联系技术经济学的实际。特别是选用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将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3)充分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技术经济学作为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公共课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满足公共课教学的需要。本书在每章开始提出学习目标,结束时做了本章小结,在相应章编写一定量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并提供了练习题参考答案,满足教学的需要。
本书第1版共十章,其中第一章、第六章和第十章由南京工程学院的刘秋华编写,第二章、第九章由湖南工程学院的罗湘文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由淮阴工学院的张小兵编写,第五章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王继东编写,第七章、第八章由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的刘戈编写。全书由刘秋华担任主编,张小兵担任副主编。
本书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由刘秋华担任主编,张小兵、刘戈担任副主编。全书共九章,其中第一章、第二章、第六章、第八章由刘秋华修订,第三章、第四章由张小兵修订,第五章由王继东修订,第七章由刘戈修订,第九章由南京工程学院姚立修订。
本书第3版在第2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由主编刘秋华进行修订,由粟国敏主审,修订过程中得到了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姚兴华老师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第3版主要更新了过时的内容和多数课后案例,并对练习题答案进行了修订。同时本书被评为“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本书的编写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著作和教材,也得到了出版单位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尽管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水平和时间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不足,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工程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一直起着发动机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有人认为,我国将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有鉴于此,工程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迄今为止,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已培养了数百万专门人才,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据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1998年的调查,我国“人才市场上是否有充足的合格工程师”指标排名世界第36位,与我国科技人员总数排名世界第一形成很大的反差。这说明符合企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市场供给不足。在此形势下,教育部批准组建了一批以培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并于2001年、2002年两次举办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对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发展定位做了初步探讨。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组织编写的,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教育的新要求,满足高素质、强能力的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
航天工程的先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有句名言:“科学家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师创造未有的世界。”科学在于探索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客观规律,所以科学强调分析,强调结论的唯一性。工程是人们综合应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所以它强调综合,强调方案优缺点的比较并做出论证和判断。这就是科学与工程的主要不同之处。这也就要求我们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对科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应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案,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和具有不同特点的教材。然而,我国目前的工程教育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①过分侧重工程科学(分析)方面,轻视了工程实际训练方面,重理论,轻实践,没有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工程教育的“学术化”倾向形成了“课题训练”的偏软形象,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②人才培养模式、规格比较单一,课程结构不合理,知识面过窄,导致知识结构单一,所学知识中有一些内容已陈旧,交叉学科、信息学科的内容知之甚少,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薄弱,学生创新能力不强。③教材单一,注重工程的科学分析,轻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个性特别是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课程方面的相互重复、脱节等现象;缺乏工程应用背景,存在内容陈旧的现象。④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自身缺乏“工程训练”。⑤工程教育在实践中与经济、产业的联系不密切。要使我国工程教育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我们必须努力改革。
组织编写本套系列教材,目的在于改革传统的高等工程教育教材,建设一套富有特色、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材,满足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本套系列教材的建设原则是:
1保证基础,确保后劲科技的发展,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为此,从内容安排上,保证学生有较厚实的基础,满足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日后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2突出特色,强化应用围绕培养目标,以工程应用为背景,通过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系列教材特色。本套系列教材的内容、结构遵循如下九字方针:知识新、结构新、重应用。教材内容的要求概括为:“精”“新”“广”“用”。“精”是指在融会贯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挑选出最基本的内容、方法及典型应用;“新”是指将本学科前沿的新进展和有关的技术进步新成果、新应用等纳入教学内容,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妥善处理好传统内容的继承与现代内容的引进,用现代的思想、观点和方法重新认识基础内容和引入现代科技的新内容,并将这些按新的教学系统重新组织;“广”是指在保持本学科基本体系的前提下,处理好与相邻以及交叉学科的关系;“用”是指注重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特别是注入工程意识,包括经济、质量、环境等诸多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3抓住重点,合理配套应用型本科教育教材的重点是专业课教材的建设,并做好与理论课教材建设同步的实践课教材的建设,力争做好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的建设。
4精选编者,确保质量遴选一批既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编写任务,以确保教材质量。
我们相信,本套系列教材的出版,对我国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必将产生积极作用,会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机械工业出版社颇具魄力和眼光,高瞻远瞩,及时提出并组织编写这套系列教材,他们为编好这套系列教材做了认真细致的工作,并为该套系列教材的出版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在此深表衷心感谢!编委会主任湖南工程学院院长刘国荣教授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技术与经济1
第二节技术经济学概述2
第三节技术经济分析的程序6
课后案例:从技术经济角度看LED照明节能技术7
本章小结9
思考题9
第二章经济性评价的基本要素10
第一节经济效果10
第二节投资12
第三节成本15
第四节税收17
第五节利润19
课后案例: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增值税分析21
本章小结24
思考题25
练习题25
第三章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26
第一节技术经济比较原理26
第二节资金报酬原理30
课后案例:田纳西镇的巨额账单43
本章小结44
思考题45
练习题45
第四章确定性评价方法47
第一节静态评价方法47
第二节动态评价方法51
第三节备选方案与经济性评价方法62
课后案例:某软件开发项目评价68
本章小结70
思考题71
练习题71
第五章不确定性评价方法73
目录第一节盈亏平衡分析73
第二节敏感性分析81
第三节概率分析87
课后案例:大庆石化公司低密度聚乙烯装置的敏感性分析93
本章小结94
思考题94
练习题94
第六章价值工程96
第一节价值工程概述96
第二节对象选择与信息资料的收集100
第三节功能分析102
第四节方案的创造、评价与实施110
课后案例:机用平口钳价值工程的实施115
本章小结118
思考题119
练习题119
第七章项目可行性研究120
第一节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120
第二节市场需求预测122
第三节项目规模的选择128
第四节技术选择132
第五节厂址选择136
第六节项目财务评价137
第七节项目国民经济评价144
课后案例:铸钢厂项目经济评价150
本章小结162
思考题163
练习题163
第八章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164
第一节设备的磨损及其补偿方式164
第二节设备大修理及其技术经济分析168
第三节设备更新及其技术经济分析171
课后案例:某企业设备更新决策分析176
本章小结177
思考题178
练习题178
第九章技术创新179
第一节技术创新概述179
第二节企业技术创新战略184
课后案例:3D打印,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190
本章小结191
思考题191
练习题参考答案192
附录复利系数表198
参考文献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