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小学游学活动的日益普及,“如何充分利用游学形式实现教育目的”这一课题便提上日程。本书立足于一次成功的游学实践,从游前准备、游学实施和游后总结等方面给出一个范例。作者没有把不是把游学当成一次简单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而是将其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开发,从制订课程标准、编写学习手册,到课程实施、教学效果评价几乎面面俱到,课后并对其进行理论性总结和反思。同时,本书也记录了游学教学过程的精华片段,汇集了师生的优秀游记。因此,本书可作为中小学游学课程开发的范本,也可为热爱历史文化、关心人文社会同时面临中高考任务的学生提供启迪,还可作为喜欢旅游人士的出行参考。
一、云冈石窟
1游学手册
1)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云冈石窟的相关历史背景、佛教及佛教造像发展的简单知识;通过了解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体会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具体内涵,并能阐述文化交流的意义;通过对历史、地理的深入解读,尝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宗教的产生及宗教情怀;通过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的对比,提高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索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获取、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寻找相关塑像、雕刻来论证某些历史结论,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分析能力;通过实地测量,让学生感受云冈石窟的环境容量大小;通过观察,让学生总结出文物被破坏的原因;通过访问调查,让学生总结出云冈石窟的客源市场情况、旅游景区规划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深刻感受保护石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游览石窟并与自然风光进行对比,让学生概括出文化的特点;通过观看石窟雕像并搜集古代服饰资料,深入论述文化如何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思维特点及认识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领略祖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通过对云冈石窟的游览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让学生写下参观云冈石窟的所见所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注重体悟、及时表达的游学习惯与品质。
2)基础知识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市区以西16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其原称石窟寺、北台石窟寺、恒安石窟,因明代在石窟旁设云冈堡,故近人调查时称为云冈石窟。其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末年,前后一共用了64年。其最早只有昙曜开凿的5个窟,后来逐步开凿了200多个窟,包括官方和民间的;现存主要洞窟53个,小龛1100多个,造像51万余躯;按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1961年,国务院公布云冈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其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艺术家们把它比喻成“东方的罗马石雕”。这些石雕因为融合了中西的艺术,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其中,昙曜五窟即现在的第16窟至第20窟。各个洞窟的主尊分别为:第16窟施无畏印的佛立像,第17窟的交脚菩萨像,第18窟的佛立像,第19窟施无畏印的佛坐像,第20窟施禅定印的佛坐像。昙曜五窟是云岗开凿最早、气魄最宏大的窟群。第5窟与第6窟毗连成一组双窟,规模宏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为云冈艺术之精华。洞窟呈椭圆形平面设计,窟内宽敞,主要造像占去了大部分面积。其中,第16窟是一个以伎乐驰名的洞窟,中间巨佛立于莲座上,昂首挺胸,气概非凡;周壁有千佛、佛龛;这些造像,神情生动,姿态美妙,或吹笛,或弹琵琶,令人叹为观止。而结跏跌坐的第20窟露天大佛则被称为云冈石刻的象征,其佛像为释迦牟尼坐像,高137米,胸以上因石质坚硬保存完好;造型古朴硕大,两肩宽厚,袈裟右袒,面形丰圆,薄唇高鼻,神情肃穆;背光的火焰纹和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更加刚健雄浑,为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品。正对山门的第6窟前有清朝顺治八年所建的五间四层木构楼阁,琉璃瓦顶,颇为壮观,成了云冈石窟群的中心。
3)历史知识链接
从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年)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云冈石窟所在地平城(今大同市)作为北魏都城近百年。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灭北凉,迁徙凉州吏民和僧徒于平城,平城佛教得以迅速发展,同时继续了凉州开窟造像的传统。道武帝时,沙门统法果带头礼拜皇帝,称皇帝为当今如来,获得皇室支持,兴盛一时。北魏太武帝信道废佛,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下令废佛。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当时太子拓跋晃监国秉政,一向笃信佛法,再三上表,向太武帝劝阻,虽然都未被采纳,但废佛的诏书因此得以缓宣,而使远近的沙门闻讯逃匿获免,佛像、经论亦多得密藏;然而魏国境内的寺院塔庙却无一幸免于难,史称太武法难。废佛后第六年,太武帝驾崩,文成帝即位(452年),下诏复兴佛教,佛教才又逐渐恢复发展。经凉州禅僧昙曜倡议,在武州塞开窟5所,从而开创了中原地区开凿石窟的先例。
云冈石窟的开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开凿即昙曜五窟。传说,其主像分别象征从道武帝至文成帝5位皇帝。从造像服饰看,有衣纹厚重凸起、线条简洁的样式,也有衣纹单薄贴身的样式,表明同时受到犍陀罗造像和秣菟罗艺术的影响。造像以外来佛像服饰的外观模拟本土帝王的容颜风貌,是一种新型的佛教造像。
第二阶段的开凿主要集中在中部(第5~13窟)和东部(第1~3窟)。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数量剧增,除皇室外,官吏、僧尼也参与了开凿。洞窟形式多样化,成组的双窟和模拟汉式传统建筑的样式是这一阶段洞窟最显著的特点。窟内雕刻日趋富丽,手法精湛。壁面流行分层、分段附榜题的汉式做法。这一阶段后期,出现褒衣博带式袈裟,模仿汉族士大夫的常服,体现了孝文帝改革服制变化的历史。
第三阶段的开凿主要集中在西部,多为中小窟。开凿时间为迁都洛阳至正光末年。窟主多为无官职的信徒,表明崇佛风气在平城中下层民众中蔓延。
云冈石窟开创了中原地区开凿石窟造像的先例,在中国石窟雕塑艺术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它明显受到了中亚、南亚、波斯和希腊艺术的影响,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4)地理知识链接
(1)旅游景区规划原则:突出景观特色;追求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完善生态系统;注重最佳综合效益。
(2)旅游景区的功能分区: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密集游憩区。
基础设施的规划要方便游客,接近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处;交通线路的规划要方便游客参观旅游景点。
(3)地质小常识。砂岩是源区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而在盆地中堆积形成的。岩石由碎屑和填隙物两部分构成。碎屑的常见矿物有石英、长石、白云母、方解石、黏土矿物、白云石、鲕绿泥石、绿泥石等。填隙物包括胶结物和碎屑杂基两种组分。常见胶结物有硅质和碳酸盐质胶结;杂基成分主要指与碎屑同时沉积的颗粒更细的黏土或粉砂质物。填隙物的成分和结构反映了砂岩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砂岩按其沉积环境可划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三大类。砂层和砂岩构成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的主要储集层。砂和砂岩可用作磨料、玻璃原料和建筑材料。一定产状的砂层和砂岩中富含沙金、锆石、金刚石、钛铁矿、金红石等砂矿。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化学和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鲕粒状灰岩、豹皮灰岩、团块状灰岩等。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被称作喀斯特地形。
5)探究学习
(1)地理。
①数出云冈石窟景区一个小时的游览行程中有()个垃圾桶,()处厕所,厕所等候处有()人,()处商品服务部,()处急救设备。评价一下该处旅游资源的基础服务设施的优缺点。
②任选一个石窟,目测其长、宽、高大约分别为()米,估算一个洞窟大约可容纳()人。评价一下云冈石窟的环境容量。
③观察石窟岩石的类型为(),植被类型为()。
④观察佛像上是否有煤灰的黑色?自然界和人为原因对石窟的破坏具体有哪些?你认为保护云冈石窟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⑤旅游小调查:请大家利用休息的半个小时做一个“旅游客源市场”的小调查。请大家提前设计好调查问卷。调查后,我们在车上汇总调查问卷的结果。(自制调查问卷,每人随机找10人进行问询。具体的内容包括游客的来源地、文化程度、年收入、工作行业、业余爱好,统计出石窟客源市场的特点。)
⑥回归课本:评价云冈石窟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2)政治。
①云冈石窟第16~20窟是云冈早期的石窟造像,即“昙曜五窟”,概括一下五窟主尊佛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反映了北魏早期什么样的社会风貌及鲜卑民族什么样的民俗风情?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谈谈自己的认识。
②受游牧文化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鲜卑族的衣帽服饰呈现什么特点?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什么关系?并由此判断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③服饰作为石窟艺术重要的表现内容之一,表现了粗犷豪放的民族气概、强烈的异域风格与雄伟的皇家气度,最高主题是“人佛合一”。请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重要意义。
④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有什么差异?文化有什么特点?云冈石窟哪一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阐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3)历史。
①云冈石窟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修凿的?昙曜五窟是哪五个?分别对应哪几位帝王?反映了宗教与政治之间的什么关系?
②云冈石窟塑像形象与西域佛教形象有何异同?请拍照时注意下列细节:云冈石窟佛像面庞、服饰、飞天形象。
③佛教为何能立足中原?
④如何看待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⑤为什么有人说“中国由此迈向大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