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盆地是我国海域唯一一个尚未取得工业性油气发现突破的大型含油气盆地,但它与近年来发现大量中古生界大油气田的四川盆地同属扬子板块。随着国家海域油气勘探进程的加快,认识南黄海周缘海岛地质特征与海域盆地油气地质的基础科学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本书包括作者团队历时两个“五年计划”、对两个海岛的调查历程和最新研究的成果;同时记载了关于两个海岛成因的南黄海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的探索研究新认识。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篇 灵山岛地质
第1章 灵山岛地质概况 3
1.1 地层格架 4
1.2 地质时代厘定 8
1.2.1 样品描述 8
1.2.2 分析方法 8
1.2.3 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9
1.2.4 锆石微区微量元素特征 15
第2章 野外露头剖面地质特征 21
2.1 钓鱼台剖面 21
2.2 灯塔剖面 24
2.3 千层崖剖面 27
2.4 船厂剖面 28
2.5 老虎嘴剖面 29
2.6 洋礁洞剖面 30
第3章 典型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特征 36
3.1 液化角砾岩 36
3.2 液化底辟 38
3.3 液化砂岩脉 39
3.4 粒序断层 40
3.4.1 船厂剖面粒序断层 40
3.4.2 老虎嘴剖面粒序断层 42
3.5 软布丁构造 44
3.6 环形层 46
3.7 软双重构造 47
3.8 地裂缝 48
3.9 房顶砂 49
3.10 负载构造、球枕构造 50
3.10.1 负载构造 50
3.10.2 球枕构造 56
3.10.3 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形成机制 61
3.10.4 负载构造、球枕构造触发机制探讨 62
3.11 水下非构造裂缝 63
3.11.1 水下非构造裂缝形态分类描述 64
3.11.2 水下非构造裂缝形成机制 69
3.12 滑塌褶皱 70
3.12.1 灯塔剖面滑塌褶皱 70
3.12.2 薄纹层滑塌褶皱 71
3.12.3 负载-滑塌褶皱 72
3.12.4 挤压褶皱 75
3.12.5 洋礁洞剖面滑积岩 76
中篇 千里岩岛地质
第4章 南黄海千里岩岛地质特征与露头剖面调查 81
4.1 千里岩岛地质概况及研究意义 81
4.1.1 千里岩岛概况 81
4.1.2 千里岩岛地质特征与榴辉岩 82
4.2 千里岩岛地质露头核心区剖面调查与榴辉岩发现 83
第5章 千里岩岛榴辉岩特征与成因机制 90
5.1 榴辉岩岩相学特征 90
5.1.1 金红石榴辉岩岩相学 90
5.1.2 蚀变榴辉岩岩相学 96
5.2 榴辉岩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105
5.2.1 矿物化学特征 105
5.2.2 矿物红外光谱特征 113
5.3 榴辉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116
5.3.1 主量元素特征 116
5.3.2 微量元素特征 121
5.3.3 稀土元素特征 128
5.3.4 同位素特征 132
第6章 千里岩岛构造属性、榴辉岩特征与成因机制 135
6.1 千里岩岛构造属性 135
6.1.1 榴辉岩是否经历了退变质过程 135
6.1.2 榴辉岩的物质来源 136
6.1.3 榴辉岩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136
6.1.4 千里岩岛构造属性 136
6.1.5 千里岩岛榴辉岩形成机制 136
6.2 苏鲁地区榴辉岩系列锆石SHRIMP U-Pb定年与分布特征 137
6.3 千里岩岛榴辉岩系列锆石SHRIMP U-Pb定年与成因机制 142
6.4 陆陆碰撞动力学机制与盆山耦合关系 146
6.4.1 陆陆碰撞动力学模式 146
6.4.2 变质PTt轨迹估算 148
6.4.3 俯冲折返模式的假设 149
下篇 南黄海盆地油气地质
第7章 下扬子两个地质剖面烃源岩特征及对于南黄海盆地的意义 153
7.1 下扬子陆区古生界露头地质剖面调查 153
7.2 地质调查剖面构造背景特征与意义 154
7.2.1 南京幕府山寒武系剖面的特征 155
7.2.2 巢湖平顶山南二叠系剖面的特征 155
7.3 样品系统油气地球化学特征测试及分析 157
7.3.1 有机质类型 157
7.3.2 有机质丰度 158
7.3.3 有机质成熟度 161
7.3.4 岩石物性 161
7.3.5 结论 161
第8章 南黄海盆地钻井地质特征 163
8.1 南黄海盆地分阶段油气探井的特征 164
8.1.1 自营普查勘探阶段(1961~1979年)钻井7口 165
8.1.2 中外合作勘探阶段(1980~1998年)钻井9口 166
8.1.3 新一轮油气资源补充调查阶段(1999年至今)钻井5口 167
8.2 结论 168
第9章 南黄海盆地白垩系 172
9.1 南黄海白垩纪盆地研究意义 172
9.2 南黄海盆地钻井岩心白垩系的特征和油气显示 173
9.3 灵山岛白垩系地层岩石剖面特征和地质时代 173
9.3.1 灵山岛白垩系地层剖面的特征分析 173
9.3.2 南黄海盆地白垩系井-震资料分析和解释 176
9.3.3 灵山岛深灰黑色泥页岩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178
9.4 胶莱盆地早白垩世陆相地层及向南黄海海域延伸 179
第10章 南黄海盆地侏罗系的地质特征 180
10.1 区域地质概况 180
10.2 南黄海周边区域侏罗系分布及特征 181
10.3 南黄海钻井侏罗系地层特征 182
10.4 南黄海侏罗纪石油地质特征 182
10.4.1 中生界烃源岩特征 182
10.4.2 侏罗系生储盖组合特征 183
10.4.3 侏罗纪油气勘探前景 183
10.5 侏罗纪地层在南黄海盆地的分布与构造意义 183
10.5.1 侏罗纪地层分布 183
10.5.2 侏罗纪地层发现的构造意义 185
10.5.3 中生代陆相盆地演化探讨 185
10.6 结论 186
第11章 南黄海盆地前陆盆地分析 187
11.1 区域地质背景 187
11.2 前陆盆地系统及概念 189
11.3 南黄海前陆盆地系统及特征 189
11.3.1 楔顶沉积带 190
11.3.2 前渊沉积带 191
11.3.3 前隆沉积带 192
11.3.4 隆后沉积带 193
11.4 南黄海盆地前陆褶皱冲断带及其构造样式特征 193
11.4.1 大型逆冲断裂体系构造样式 194
11.4.2 不对称对冲构造样式 196
11.4.3 “凹中隆”构造样式 197
11.4.4 “上凸下凹”构造样式 197
11.5 结论 197
第12章 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及勘探 198
12.1 研究背景 198
12.2 新生界 198
12.3 陆相中生界 199
12.4 海相中古生界 199
12.5 海区的新生代盆地是陆上苏北盆地的延伸 201
12.6 海区的陆相中生界主要分布于北部 201
12.7 海相中古生界已有很确定的钻井地震发现 201
12.7.1 南黄海盆地上古生界 202
12.7.2 南黄海盆地下古生界 202
12.7.3 海相中古生界二次生烃与晚期成藏 204
12.7.4 南黄海盆地中生界前陆盆地体系沉积相和沉积体系 204
12.8 结论 206
12.8.1 钻探参数井 206
12.8.2 大力增加其他非地震勘探方法 207
12.8.3 加强综合研究 207
第13章 上扬子区震旦系大气田发现突破对于南黄海盆地的意义 208
13.1 磨溪-龙王庙大气田发现历程及特征 208
13.1.1 基本情况 208
13.1.2 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的发现 209
13.1.3 绵阳-长宁拉张槽分布的位置特征 211
13.1.4 绵阳-长宁拉张槽的边界特征 211
13.1.5 绵阳-长宁拉张槽的生烃特征 212
13.1.6 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储层体系特征 212
13.1.7 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形成演化特征 212
13.2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构造背景特征 213
13.2.1 晚元古代震旦系发育期古隆起的构造特征 213
13.2.2 寒武系—志留系沉积期古隆起构造特征 214
13.3 储集层地质特征及分布 215
13.3.1 震旦系储层体系 215
13.3.2 寒武系储层体系 216
13.3.3 对比分析 216
13.4 震旦系—寒武系烃源岩及其演化 216
13.4.1 烃源岩分布 216
13.4.2 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气源对比 218
13.5 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特征 218
13.5.1 生储广泛接触,多期不整合面和断裂系统为油气运移提供有效通道 219
13.5.2 多种类型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空间 219
13.5.3 多期构造调整与油气演化造就多类型气藏群大面积分布特大型气田 221
13.6 油气系统与富集规律 221
13.7 上扬子区古老碳酸盐岩大气田发现对于南黄海盆地的意义 222
主要参考文献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