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南宋浙江词人群体研究》以南宋浙江词人群体活动的地域平台为切入点,将原本作为创作背景的“空间”“地方”等因素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南宋浙江词人群体活动的地域文化场、词人群体的交际网络、群体酬唱的地域面向等内容的探究,力图还原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四明、台州等地词人群体活动与创作的真实状态,揭示浙江地域文化在南宋词人群体酬唱中发挥的作用,以把握浙江地域文化对南宋词坛、明清词坛的走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词的发展演变提供多样化的阐释视角。
“东湖的荷花颇有声名,每当荷花盛开之季,曾悖与名流雅士宴饮于东湖之亭,兴之所至,折荷叶以为杯,醉饮于十里荷花之中。洪适词《好事近·东湖席上次曾守韵,时幕曹同集》描写了东湖宴集赏荷之情景,词云:‘风细晚轩凉,妙句初挥新墨。绿水池中宾佐,对嫩荷擎绿。坐看微月上云头,清臂映寒玉。只恐朝来酒醒,有文书羁束。’洪适此词为‘次韵’之作,则曾悖在东湖赏荷席上已先行作词。绿水池中对嫩荷擎绿,挥新墨书妙句,词人甚至不愿醒来重遭文书羁束,文人之雅趣展露无遗。”当我摆脱杂务,从连续一个多月的紧张、劳累中回归无人打扰的慵懒,静静地兀坐窗前,望着不远处杨树的枝叶在清风中婆娑,听着马路上车子经过时发出的阵阵噪音,读到这样的文字,不禁心驰神往,如醉如痴了。眼下的季节,还不到荷花盛开,几天前在湖北黄冈游东坡赤壁时所见,也只是很小很小如新生儿刚生出的模样,贴着水面,不肯把稚弱的头昂起,但我还是禁不住想象台州东湖那十里嫩荷擎绿、清臂映玉的情景,体味、领会曾悖与一帮文士,折荷叶为杯盏,酣饮醉卧于一望无际的红绿之中的畅快与适意、淋漓与恣意。同时,脑海中再次浮出大大的问号:词学何为?词人何为?
遥想南宋当年,两浙地区有多少词人享受着东湖荷花式的天馈自然美景,咀嚼着湖光山色无尽的润泽,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作于斯;有多少词人怀抱致君尧舜收复失地的政治梦想,浮沉于宦海无情的碧波和风涛,他们仕于斯迁于斯谪于斯,作于斯;又有多少词人仰慕上国的绮树蕙枝流风繁华,渴望一睹西湖西子的淡抹浓妆,他们游于斯耽于斯老于斯,作于斯。
吴冬红,1969年生,浙江庆元人。古代文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词学研究会会员,现为丽水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科联课题、浙江省教育厅课题等多项,出版专著一部,发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文十余篇。
绪论
一 南宋浙江词人之盛与区域文化的多元性
二 地域文化视阈下的宋词研究
三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宋南渡台州词人群体研究
第一节 宋室南渡与台州文学生态的新变
第二节 乱世僻壤中的词学雅集
第三节 台州词人群体的聚合与政治的疏离
第四节 雅的追求与时代呼应
第二章 宋南渡湖州词人群体研究
第一节 清远之地与文人酬唱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 宋南渡湖州词人群体的交际网络
第三节 “浮家泛宅”的隐逸文化效应
第三章 南宋都城词人群体研究
第一节 杭州:诗意的都市范型
第二节 私家园林的都城弦歌:以张缵为中心的词人群体活动
第三节 西子湖畔的声律之辨:以杨缵为中心的词人群体活动
第四节 山河异变的恋旧情怀:临安遗民词人对西湖影像的集体书写
第四章 南宋四明词人群体研究
第一节 南宋四明的重学崇礼之风
第二节 闲居官员的乡友之睦:以史浩为中心的词学活动
第三节 地方文官的社交酬唱:以吴潜为中心的词人群体活动
第五章 南宋绍兴词人群体研究
第一节 越地文化特质与文人结社联吟之风
第二节 越地历史文化的情感触发:以辛弃疾为中心的词人群体活动
第三节 山房书院中的兴寄咏物:越中遗民词人的结社联吟活动
余论
第一节 南宋浙江词人群体创作的“浙江文化元素”
第二节 浙江清雅词风的地域传承
参考文献
后记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南宋浙江词人群体研究》:
词本起于民间,当其进入文人创作的领域后,便不断受到雅文化的熏陶和改造。宋室南渡,国势发生剧变,词坛掀起尚雅之风,理论界、批评界皆高举鲜明的复雅旗帜,文人们纷纷以编选雅词选本的方式来“崇雅黜俗”。建炎三年,黄大舆编选《梅苑》,收录咏梅词四百余首,宋人咏梅蔚然成风,反映出宋人集体性追雅的审美情趣,《梅苑序言》中明确提出以诗骚为归、以清雅为则的主张。绍兴十二年,鲷阳居士编选了《复雅歌词》五十卷,序文中对五代以来的浮艳享乐词风进行了鞭挞,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倡雅黜郑的词学主张。绍兴十六年,曾慥编辑《乐府雅词》,其编选原则,涉谐谑则去之,当时艳曲,谬托欧阳修者,悉删削不取。他们先后推出,正是南宋朝廷诏解乐禁之初,他们的词学观念可视为对时人创作的一种理论反映。倡导“骚雅之趣”为曲子词的最高标准,是南渡选家的共识。吴熊和先生曾准确总结为:“在《复雅歌词》、《乐府雅词》等倡导之后,作词务求雅正,确实成为南宋新的风尚。”①绍兴十九年,王灼完成了宋代词史上重要的论著《碧鸡漫志》,认为“中正则雅,多哇则郑”,王灼崇苏黜柳、去俗倡雅的评价标准,与曾慥的去取标准颇有共通之处。《乐府雅词》《复雅歌词》《碧鸡漫志》共同树立起了南渡词坛“复雅”的风向标。
南渡台州词人群体的创作在内容上呈现出与南渡词坛主流声音的背离,但因群体成员与外界的紧密联系,在艺术格调上却能把握词坛最新创作动态,与南渡词坛复雅的思潮相呼应,共同推进宋词由俗向雅的转变。
创作环境的变化对词作尚雅倾向的诱发作用不容忽视。台州词人群体领袖人物曾悖的词创作风格有一个从俗到雅的转变,促成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词创作环境的变化。谢伋《曾使君新词序》云:
临海使君南丰曾侯惇,字磁父,以故相孙习知台阁,工为文辞。年逾二十,当全盛时,官中都,诸公贵人一口称荐,王邸戚里、名胜豪侠,莫不愿交。而磁父亦善与人交,笑言靃靡,各适其意,名声一日满京师。酒酣耳热,遗簪堕珥之前,滑稽放肆之词,播在乐
府。下至流传平康诸曲,皆习歌之。①
北宋末年创作于“酒酣耳热,遗簪堕珥之前”的是滑稽放肆之词,这种词流传得很广,平康皆习歌之。而到台州之后,词皆作于公私宴集之所,参加者或为有文化修养的僚属,或为寓居此地的高门望族。我们虽不能睹其台州词的全貌,但读过其词的孙觌评价是“词句高雅,不自凫鹜行中来”②,词风由年轻时的“滑稽放肆”转向台州时期的高雅。
除却创作环境的影响,南渡台州词人尚雅的倾向亦不乏个人的因素,其中曹勋对雅的艺术追求显得尤为自觉。曹勋之父曹组为北宋俳谐词名家,曹组当时流行于词坛的多为浅俗艳冶之作,因而受到了主流文坛的排斥,曹勋也因此受到世人奚落。据王灼《碧鸡漫志》记载:“元祐间,王齐叟彦龄,政和间,曹组元宠,皆能文,每出长短句,脍炙人口。彦龄以滑稽语噪河朔。组潦倒无成,作《红窗迥》及杂曲数百解,闻者绝倒,滑稽无赖之魁也。”“今之士大夫学曹组诸人鄙秽歌词,则为艳丽如陈之女学士狎客,为纤艳不逞、淫言媒语如元白,为侧词艳曲如温飞卿,皆不敢也。”后曹勋“尝以家集刻板,欲盖父之恶”③,南渡初年战乱频仍之时,宋高宗下诏到扬州,命销毁曹组文集刻版。社会舆论的压力和父亲的遭遇促使曹勋在词的创作中刻意趋雅避俗。同时,曹勋崇雅的词学观或许也受到了曾慥的影响,曹勋在洪州提举玉隆观之时与曾慥识,曾慥作词讲究醇雅,选词也以此为标准,在他所编的词选《乐府雅词》中还保留了曹组的一些雅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