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校档案馆认真梳理研究人民大学建校初期具有开创性的学校管理、教学、科研、学科、基建、机构等原始档案,通过档案解读的独特视角,回顾建校初期的光辉历史,并配以相关的档案图片,结集成书,作为八十周年校庆系列图书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馆
目 录
新国家,新大学1
李惠1
一九五零年那场聚会5
李惠5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样子来办”9
蒋利华9
第一份招生简章14
胡玲玲14
最早设立的“八大系”18
张萍18
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基本组织——教研室23
田永香23
首期专修科的设立27
胡玲玲27
档案专业的开办37
贺雪莹37
吴宝康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馆的创建42
杨文娜42
新中国高教领域函授教育的开端49
蒋利华49
开办马克思列宁主义夜大学和夜校53
刘红静53
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参与院系调整工作始末56
甄佳航56
苏联专家在中国人民大学61
蒋利华61
早期留学生教育65
甄佳航65
英雄模范在人大69
周眙69
第一次科学讨论会74
李惠74
《人民大学校刊》78
刘甜甜78
《人民大学周报》创刊82
刘甜甜82
《教学与研究》的创办85
蒋利华85
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的召开89
徐青89
向西,京颐公路以西93
李惠93
西直门外第一楼97
曾蒙田97
第一代图书馆102
王芳102
“高等学校的榜样”107
胡莹107
1949年7、8月间,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获得胜利,新国家的建设工作即将开始,党中央开始谋划建立一个培养新国家建设干部的新式大学,改造旧教育,发展新教育。1949年8月,刘少奇访问苏联,和斯大林达成共识,并经毛泽东同意,由苏联帮助中国在北京创办一所正规大学,即中国人民大学。随即,党中央成立了由陆定一、钱俊瑞、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薛暮桥、陈先达、王明、谢觉哉等组成的中国人民大学筹备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汇聚了中宣部、教育部、内务部和政务院文教委、政法委、财经委等相关部委负责人和党内最著名的教育家、理论家,在苏联顾问费辛科和菲里波夫协助下,立即开始了筹备工作。筹备委员会提议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人民大学的法律系,抽调原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的部分干部,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筹备委员会拟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第一学期及第一期训练班教育方针和计划》(草案),1949年11月12日,提交刘少奇。筹备委员会为人民大学拟定的教育方针是“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国家的各种建设干部”,规定人民大学设八个本科系和九个训练班(即专修科),学制分别为两年至四年和六个月,另附设俄文专修班和政治研究所,学制半年到一年。这个计划设计了人民大学的组织机构,即教务部、研究部、行政事务部、六个研究室(马列主义研究室、财经研究室、法律外交研究室、教育研究室、中国问题研究室、俄文研究室),就课程与教材、招生规模与生源条件也提出了具体设想。11月12日当天,刘少奇即致信毛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各同志,“认为这个计划的执行虽有困难,但是可以执行的”,“请政治局即日审查这个计划,并予以批准,然后提交政务院通过施行。”中央政治局基本采纳了筹备委员会的计划。1949年12月16日,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通过《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这份《决定》将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育方针确定为“教学与实际联系,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相结合”,而筹备委员会拟定的教育方针被修正为办学途径和方法。三天后,教育部颁布了《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实施计划的决定》,1950年1月,党中央下发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指示》,指出“人民大学的创办,是一件大事”,要求各中央局、分局令各级党委保证人民大学招生完满成功。1950年2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任命吴玉章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胡锡奎、成仿吾为副校长,3月16日,教育部以厅秘字第三七五号教育部令的形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