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耳内镜的使用,让读者重新认识了原来在耳显微镜下隐藏的韧带、皱襞以及骨性解剖结构。这些新的发现促使医生们重新思考一些耳的解剖和病理生理概念,重新研究了中耳的通气引流通道。本书有大量精细解剖图片与在线视频资料供读者参考,必将成为耳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填补国内耳内镜图书的空白。适用于耳鼻喉科医生、医学生。
1999年7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7年制,获耳鼻咽喉科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讲师、副教授。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赴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8月以“人才引进”回校。 擅长对变应性鼻炎、鼻窦炎、听力重建、中耳炎、耳部先天畸形等疾病的诊治。现任职称: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任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青年委员,四川省听力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会员,国内外多家专业学术杂志编委、 审稿专家、 英文编辑。 科研成果:参加编写专著4本,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13篇。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研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及省科技厅基金2项。课题曾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多次受邀国际会议发言7次,其中2次作为国际特邀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