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的任务在于尝试弥补一般美学原理与艺术设计的分裂,揭示艺术设计与中外经典美学之间的关联,实现艺术设计学术领域从原理到原则再到技术层面的沟通。将一般美学,经典思想与设计原则、设计作品努力地贯穿融会起来,让学习者形成设计学中美学、美感、美育的概念。同时,尽可能地适应高校艺术类学生的需求,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了解中外思想史上的主要美学思潮对于艺术设计思想以及创作的影响,展现艺术设计作品打动普遍人心的美学意蕴之所在。
《全国高校艺术设计规划教材:艺术设计美学教程》:
设计草图是设计者同设计伙伴和设计委托人之间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传达设计9币思想的工具。其绘制要求能够较为准确清晰地表达概念和重要部分,不追求细节的完善和完整,它的表达大多是片断式的,显得随意而轻松。设计草图的绘制无论在方法和尺度上都是多种多样的,往往同一画面里即有透视图、平面图、剖面图,又有细部图,甚至有结构图。设计草图是设计师将自己的想法由抽象变为具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创造过程。在设计草图的画面上往往会出现文字的注示、尺寸的标定、颜色的推敲、结构的展示等。这种理解和推敲的过程是设计草图的主要功能,它实现了抽象思考到图解思考的过渡。设计草图在工业设计领域、建筑、机械设计、大生产工艺等领域里也都是必需的技术。
其次是设计定案。设计定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构思阶段的多个方案经优化选择,评估比较后得到一个最佳方案和备选方案;二是将该方案运用精确合理的表现手法使之得以完美体现。
方案草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须对所有的设计想法进行筛选。初步筛选的目的是去掉一些明显没有发展前途的设计概念,这样可以使设计师集中精力对一些较有价值的设计概念作进一步的深入设计。设计概念通过筛选后,设计师就可在较小的范围内将一些概念进一步深化、发展,可通过草图细分、绘制效果图、制作草模等形式来进行。
然后是设计的定型阶段,即对确定的最终设计方案进一步具体化和完善,可以用较为正式的设计效果图予以表达,目的是直观地表现设计结果。最终的结果一般以包括设计效果图、工程设计图、设计模型、设计说明等在内的完整设计报告的形式出现。其中效果图是速度最快、表达程度近乎真实和完善的一种方法。根据大致类别和设计要求可分为方案效果图、展示性效果图和三视效果图。
方案效果图:这一阶段是以启发、诱导设计,提供交流,研讨方案为目的。此时,设计方案尚未完全成熟,还处于有待进一步推敲斟酌的阶段。这时也往往需要画较多的图来进行比较、选优、综合。在色彩上也要基本准确地表现出构想产品的色彩关系。
展示性效果图:这类效果图表现的设计已较为成熟、完善。作图的目的大多在于供决策者审定,实施生产时作为依据,同时也可用于新产品的宣传、介绍、推广。这类图对表现技巧要求最高,对设计的内容要作较为全面、细致的表现。色彩方面不仅要对环境色、条件色作进一步表现,有时还需描绘出特定的环境,以加强真实感和感染力。
三视效果图:这类效果图是直接利用三视图来制作的,特点是作图较为简便,不需另用透视图,对立面的视觉效果反映最直接,尺寸、比例没有任何透视误差、变形。缺点是表现面较窄,难以显示前几类效果图所表现的立体感和空间视觉形态。
模型是三维过程展开、决定设计、综合结果、研究评价阶段的有效设计技术。模型与草图一样,由设计者提供,起着设计者和第三者共同研究的桥梁作用。模型是设计对象的形象化的表现,无论是手绘还是计算机绘制的效果图,由于是用二维来反映三维立体内容,因此都不能全面反映出产品的真实面貌。在现实中,由于人们从平面到立体之间的错觉造成平面图形与立体实物之间存在差别,这就需要通过模型来真实地表达设计意图。
草模也称粗模,即设计展开前的初创模型,一般用于构思方案的早期阶段,其主要功能是推敲产品的形态关系、大体比例、尺度及基本的造型结构。对于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等专业来说,草模能帮助设计师进行结构与合理性的论证。草模一般不要求细部,制作模型的材料尽可能采用容易加工的材料,如纸制品、油泥、PU(发泡氨基甲酸乙酯)、质地较松易加工的木材等。如今虽然是3D模拟设计的盛行时期,但是草模的制作及讨论这种边动手边构想的设计手段仍然非常重要的,这种设计手段和过程对于摆脱固有概念极具效果。
(3)辅助生产和销售。设计展开阶段的完成并不是设计工作的最终完成,设计人员还需在辅助生产过程中跟踪把握有关工艺、技术调整和生产质量检查环节。产品的市场传播也需要设计师对包装、运输和传播工作做指导性或辅助性设计、规划,这样才能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辅助生产和销售阶段的工作,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是设计审核。设计的审核是已完成的设计构思在实现其物化存在的实体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参与的内容。设计师的方案移交生产部门进行生产,并不意味着设计的结束,虽然在方案进行阶段已充分考虑到生产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具体实施中还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状况,需要设计师及时调整,协同生产部门共同完成设计的成品化过程。一般来说,这个过程要经过试产和批量生产两个阶段。
试产:为防止设计失败,避免大的损失,在正式投产前往往进行试产,这是对设计的一个检验和评估。如现有的技术条件达不到设计的效果,或者设计的参数出现了错误等,需要进行试产。同样,设计师对试产品也要给予相应的审核、评价和修正,使其更符合并达到方案的原创效果,或者根据生产的情况做出修正,如生产人员的素质、理解力、经验与习惯,可能会导致试制的样品与设计方案有较大出入,等等。为此,设计师必须对样品生产进行合理审核,找出问题,并与技术人员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从而使设计与生产技术一致,使设计及成品更趋于完美。
批量生产:通过试产解决生产与设计的矛盾之后,就可以进行正式生产。正式投产往往是批量生产,与试产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其中还可能出现问题,仍然需要设计师对产品进行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的完美实现。
第二是销售与反馈。从上述过程看出,从信息准备到设计方案的确定,其过程上的反复是不可避免的,这是设计程序的一大特点。其中试销和销售调查,是在生产展开的基础上,通向市场的过程。通过试销和市场调查后,必须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并从市场试销信息的反馈中,确定正式投产的展开规模和方式。
第三是设计管理。将反馈的信息整理、分析,从中找出原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发现具有潜在价值的新的需求内容。一方面作总结反思,建立完备的资料档案,为以后的改进、调整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新的需求信息必将引发新的设计目标和方向,以成为新的设计开发的基础。
以上就是我们总结的设计程序的三大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是设计的核心阶段。根据企业营运架构和规模的不同,上述设计程序不一定全面实施,因此我们在从事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