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剪辑技巧与艺术》的论述和讲解多以当代电影为例,选择的是人们所熟悉和了解的影片。随着技术的进步,过去不常用到的剪辑方法在今天已司空见惯,《影视剪辑技巧与艺术》一改过去的教材在技术介绍方面的滞后性,介绍了很多剪辑方面的新方法、新理论,对于当代电影研究者、工作者来说,显得尤有意义。
剪辑在影视创作中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剪辑有着自身发展的历程,逐渐从技术形态走向艺术形态,并形成技术与艺术的合流。作为一名剪辑工作者,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也要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创作出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影视作品来。只注重理论,不会实际操作,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而只会熟练地操作,不明白其中的审美内涵,就无法提高艺术品位。因此,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既有翔实的理论意义上的指导,同时又安排有大量的科学的分步骤实训。
本书围绕着镜头中的形象、光线、色彩、构图、声音五大元素,以及时间、空间、节奏等问题进行理论论证和实际训练。从镜头与镜头之间、镜头句子之间、镜头段落之间三个层次讲述镜头的剪裁和排列。而同样的镜头通过不同的裁剪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从而形成不同的影视类型。由于受内容差异、受众差异的影响,剪辑的方式和风格也有所区别。
一方面,本书对影视剪辑艺术的原理、方法、技巧进行阐释,力求做到严密精细、具体深刻,同时还选取大量经典案例进行生动翔实的论证,做到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并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俱进,显示时代特色。另一方面,本书安排了大量的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动手进行剪辑。让学生在掌握影视剪辑的技能、技巧的基础上,有步骤、成系统地进行影视剪辑的实训练习。
本书既是一部具有总结性、时代性的专门论著,又是一部具有系统性、实用性的专业教材,适合各影视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级电视台的制作、编导人员以及各影视制作公司的制作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书中既有影视剪辑的系统理论阐述,又有具体的剪辑技巧训练的实训方案,真正做到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本书的第一、二、三、四章内容由武昌理工学院屈定琴老师编写,第五章由武汉传媒学院王露老师编写,并在部分案例视频剪辑上做了大量工作。同时,感谢武汉东湖学院的刘晗老师的支持,也感谢武汉传媒学院的邓瑜老师,左佳和刘彦两位同学精心绘图,使本书得以顺利完成。
屈定琴,武昌理工学院副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编著教材《影视赏析》,在《中国电视》《电视研究》《电影文学》《电影评介》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参与多个省级科研课题。参与多部电视剧编剧工作,代表作品《仙剑奇侠传3》《追鱼传奇》《哎呀妈妈》等,在中央电视台及各地方卫视播出。主授课程:剧本写作、影视剪辑、电视节目导播等。
第一章 影视剪辑发展综述
第一节 剪辑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影视剪辑技术与流程
第三节 影视剪辑艺术与蒙太奇
第二章 影视画面的剪辑
第一节 影视剪辑中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第二节 镜头的剪裁
第三节 景别的剪辑
第四节 光线的剪辑
第五节 影调色彩的剪辑
第六节 镜头运动的剪辑
第七节 剪辑中的轴线
第三章 影视声音的剪辑
第一节 对话的剪辑
第二节 音乐的剪辑
第三节 音响的剪辑
第四章 影视剪辑的技巧
第一节 用剪辑控制影视时间
第二节 用剪辑创造影视空间
第三节 各种时空的镜头剪辑
第四节 影视节奏的剪辑
第五节 利用剪辑实现转场
第五章 各类影视作品剪辑
第一节 电视新闻的剪辑
第二节 影视预告片的剪辑
第三节 影视广告的剪辑
第四节 音乐电视的剪辑
第五节 纪录片的剪辑
第六节 故事片的剪辑
参考文献
《影视剪辑技巧与艺术》:
总而言之,拍摄什么样的镜头,将什么样的镜头排列在一起,用什么样的方法连接排列在一起的镜头,影片摄制者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就是蒙太奇。如果说画面和音响是电影导演与观众交流的“语汇”,那么,把画面、音响构成镜头和用镜头的组接来构成影片的规律所运用的蒙太奇手段,那就是导演的“语法”了o对于一个电影导演来说,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并不等于精通了“语法”,蒙太奇在每一部影片中的特定内容和美学追求中往往呈现着千姿百态的面貌。蒙太奇对于观众来说,是从分到分。对于导演来说,蒙太奇则先是由合到分,即分切,然后又由分到合,即组合。分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因此,导演应写出分镜头剧本。作为观众,应当怎样从蒙太奇的角度来鉴赏导演的艺术呢?说到底,蒙太奇是导演用来讲故事的一种方法。听的人总希望故事讲得顺畅、生动,富有感染力又能调动起观众的联想,引起观众的兴趣,这些要求完全适用于蒙太奇。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弄清剧情梗概,或一般地领悟到影片的思想意念,而是要求清晰而流畅地感知影片叙述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和细部,一部影片的蒙太奇首先应让观众看懂。
在格里菲斯时代就是如此,强调蒙太奇的组接的是连续性。一般情况下是根据省略的原则,选择事件和动作的若干要点,以中景、全景、远景展现空间关系,以近景、特写强调视觉细节和重点,然后将这些镜头按连贯性和同时性加以剪辑,省略的部分由观众的经验得到补充。
格里菲斯之后,电影语言发展的火炬又重新传回到了欧洲大陆,这是剪辑理论第一个真正高峰的到来——苏联蒙太奇学派。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工作在格里菲斯等人实践的基础上展开,进行了剪辑理论的构建和总结,同时又在实践上拓展了剪辑的可能性,他们的工作使得苏联的电影理论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并且其电影创作的实践也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一、库里肖夫效应
十月革命后,库里肖夫在莫斯科电影学校建立了一个库里肖夫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他们看了上千遍的《党同伐异》,将这部影片的上千个镜头拆开、分解,并重新进行各种组接,从而掌握了剪辑的不少奥秘。
库里肖夫认为,电影的意义并不产生于演员的表演,也不产生于单个的镜头,而产生于上下两个镜头的联系中,在实际生活中互不关联的场景可以化作局部的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影片过程,并从中产生影片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