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2010到2014年社会关注的大学热点问题60个,并对此逐一进行评论,以期引起大学对自身问题的反省与自新,唤起社会对大学存在问题的质疑与批评,让大学坚守“求真育人”的宗旨、满怀理想远离喧嚣与浮躁,成为每个人心中圣洁的精神殿堂。
序言 求真育人:大学不变的宗旨
2010年:大学彷徨的足迹
1月 杨元元之死折射大学管理“人文缺失”
2月 《教育规划纲要》制定开启问政于民先河
3月 大学“去行政化”改革之路布满荆棘
4月 专家怒焚“畅销书”,倡导“心灵富豪”
5月 “钱学森之问”是中国教育发展的艰深命题
6月 “根叔”式演讲是“以生为本”还是媚俗?
7月 唐骏“学历门”事件是对“学历社会”的讽刺
8月 一个导师带47名博士生是教育质量的隐患
9月 “肖传国雇凶伤人”拷问学术评议机制
10月 “我爸是李刚”暴露势利心态侵蚀校园
11月 大学招生“联盟”是教育资源优化还是垄断
12月 “干吗上大学”警示“学历福利”危及教育发展
2011年:大学彷徨的足迹
1月 南方科大“自主办学”的艰难探索
2月 “偏才怪才”是大学精神的一面镜子
3月 清华取消博导评聘制度,是耶?非耶?
4月 名教授违规兼职曝灰色利益链
5月 教授鼓吹“身价论”是励志还是拜金?
6月 《高招调查报告》预警大学倒闭
7月 最给力宿管阿姨拷问谁给学生爱的教育
8月 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9月 高职注册入学:圆学子大学梦
10月 名校教学质量报告要全面而真实
11月 人大“圆梦计划”圆了什么梦?
12月 大学校长缘何不带研究生了?
2012年:大学彷徨的足迹
1月 大学怎么开了“网络公开课”?
2月 五星级酒店难为大学“面子”
3月 异地高考的困境与路径
4月 中国大学教师薪酬透视
5月 让南方科大“宁静致远”吧
6月 怎样的大学校庆最靠谱?
7月 校长助理:背离“学本位”的不归路
8月 大学学术生态污染怪圈如何破解?
9月 大学校长如何实现职业化?
10月 大学“自主”而非“自由”设置专业
11月 大学后EMBA教育要突破舆论困境
12月 利益倾斜只是去行政化的权宜之计
2013年:大学彷徨的足迹
1月 大学博导选聘的立体透视
2月 正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怪象
3月 大学劝退学差生的隐忧
4月 生命:大学教育难以承受之重。
5月 从“穷人教育学”到“无忧教育”
6月 大学校长:从“教育官”到“教育家”
7月 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凝视
8月 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何落到“实处”
9月 大学生“超钱消费”需要正确引导
10月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与反思
11月 大学校园要抵御商业诱惑
12月 高考“去外语化”的前世今生
2014年:大学彷徨的足迹
1月 大学须多方营造“教学本位”氛围
2月 大学学费上涨的逻辑与影响
3月 防止科研经费“跑冒滴漏”要靠管理创新
4月 透视大学校长的离职“遗憾”
5月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凝视
6月 大学自主招生之路将通往何方?
7月 校长就餐特权背后的官本位解析
8月 大学治理:制度比校长更重要
9月 理性看待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
10月 大学内部治理的中国模式确定
11月 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状与治理
12月 “最美味论文”被围观的五大效应
求真育人:值得大学回味与反思
一、教育对人的价值是什么?
二、教育是教人向善的社会活动
三、教育现实需要教育理想洗礼
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大学
五、大学是什么?不是什么?
六、大学的禀性是什么?
七、大学的文化是什么?
八、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建设
九、大学内涵发展的背景与前景
十、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问题
十一、高等教育评估的十大关系
十二、培养杰出人才的困境与路径——从“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谈起
参考文献
附录 教育人生研究相伴——我的教育研究经历与经验
后记 学术评价应有学术争鸣境域
《彷徨的大学》:
深层思考
对于此举,有人认为,可悲的是作为社会精英分子的专家教授竟然成为炒作者手中的棋子,让人啼笑皆非。很多人由此想到当年秦始皇为了迫害知识分子,禁锢人们思想使出的暴行——焚书坑儒。有人认为,专家教授的“焚书”是思想界暴行的再次浮现——不喜欢别人的书,就将人家的书烧掉,既不环保,也不符合“百家齐放”的文化多元精神。
(一)“垃圾书”对人的毒害比毒品更严重
烧书专家之一苏华仁先生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我今天参与烧书,不仅因为现在社会上盗版书、假书和伪书屡禁不止,尤其表现在各种误导书横行。这些书抓住一点不顾其他,片面甚至错误地放大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毒害。可以说,这种毒害比毒品更厉害。毒品伤害的是身体,可以通过戒毒所医治,而图书伤害的是价值观,一旦形成,影响也许是一辈子的。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目前有戒毒所,却没有戒书机构。”在许多“烧书专家”看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的物质财富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心灵财富却不进反退。“焚书倡儒”是一次“宣言”,更是一个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