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故事是民问知识的读本。它告诉你,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理解宇宙的构造、人类的起源、万物生成的来历、人和人之问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把民问历史知识如数家珍地演述出来。这种叙说,虽然没有历史学家所表述的那么公允,但是却更明晰地体现了民众最朴实的评价。为人民做了好事的,就应该受到褒奖和称赞,为非作歹、迫害人民的,就应该受到讽刺和鞭挞。这些故事也许不是真实发生的,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更高层次的“真实”。
春梅、秋菊哪敢不听。春梅把漱口水吐进碗里,碗里水仍是清亮亮的;秋菊把漱口水吐进碗里,碗里水马上变浑了,碗底还有糕饼渣呢。秋菊一看水碗就哭了,承认是自己一时嘴馋偷吃了糕饼。夫人念她年纪小,也没怪罪,说了几句就算了。
两个丫鬟退下,嫂子笑了,说:“真看不出我这兄弟还有两下子。行,你够当官的材料。”当晚,嫂子就去找娘家爹举荐。吏部侍郎大人查一查官簿子,恰好发现关外辽阳缺个知州,就给章举子发了印信。章举子谢过嫂子她老爹,高高兴兴到辽阳赴任了。
章举子出任辽阳知州后,治理有方,断案公正,当地的百姓都称他“章青天”。闲暇时,他经常微服外出私访,体察民情,还别说,哪回都能访出点儿事儿来。
有一天傍晚,章知州带着一个衙役,穿着便装,到街面上闲遛。逛完了头趟街、二趟街,天就黑了。他们转到一家木匠铺门前,借着灯光,看见铺子里有几个学徒的在打夜作。这些人手里忙活着,嘴里也不闲着,七嘴八舌地不知在唠啥,热热闹闹的。章知州拉着衙役往暗处一躲,听了起来。
你说巧不巧,这几个学徒的正在议论章知州。章知州姓的不是弓长张,人们背地里都叫他“立早章”。就听有个人说:“立早章断案有两手,断得公正,穷富他都一碗水端平,是个好官儿!”
另一个人接话茬:“当官儿就得像他这样,要不,咋叫百姓的父母官儿!”
章知州在暗处听了心里不免有点儿得意。他再听听,屋里的话却被一个憨气的声音打断了,那个人说:
“什么父母官儿,你们替他穷吹乎什么,我看他就不是个好官!”
章知州一惊,忙往里探探头,看清了说这话的是个红脸膛的小伙子。这小伙子话音一住,好像油锅里扔了把成盐,众人七嘴八舌地都冲小伙子来了:“你凭什么说人家不是好官?你说呀。”
小伙子不紧不慢地说:“他是父母官儿,怎不管管我的事?我都二十五了,还穷得光棍儿一条,他咋不帮我娶个媳妇儿?”
大伙儿一听都乐了。一个小木匠说:“想媳妇儿就说想媳妇儿,也怨不上人家立早章啊。人家是管断案的,还管你打不打光棍儿?我看你是娶不上媳妇儿急得满嘴胡咧咧。”
红脸膛小伙儿还是梗着脖子认准这个理儿,说:“反正他不是个好官,除非他能断好我这个光棍儿案。”
这帮学徒的听了直起哄,嚷嚷说:“什么光棍儿案,别胡搅蛮缠了。要是传到立早章耳朵里,打你一顿棍子,你就不光棍儿了。”
章知州在门外听罢真是哭笑不得。他是暗访,也不能出面说什么,只得带着衙役悄悄回府了。
第二天升堂,章知州马上命人传讯这家木匠铺的掌柜和学徒的。掌柜的吓坏了,寻思他的这帮徒弟在外面闯了祸,麻溜儿带着徒弟们来到大堂上。章知州问:“你们昨天晚上是不是打夜作了?”这帮学徒的连忙点头说:“是。”章知州又说:“你们干活儿时都唠了些什么嗑?”掌柜的和学徒的一听都放心了,抢着说:“我们昨晚碰巧唠大人您来着,我们都夸您断案清明如水,是个好官儿。”
章知州微微一笑,又问:“你们之中谁还没娶媳妇呀?”那个红脸膛小伙子往外一站,说:“只有我一个了。”章知州看了看他,突然把脸一沉,“啪”地一拍惊堂木,说:“你昨晚上说本官什么了,从实招来!”
红脸膛小伙子当时就冒汗了,知道昨晚说的话走漏了风声,瞒也没用了,他就吭吭哧哧地说:“我说大人不是个好官,要不怎不给我娶个媳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