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诞生自20世纪70年代,今天终成热门话题,此过程有其内在历史逻辑和历史必然。《虚拟现实:最后的传播》结合大众传播史、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合理地推演虚拟现实在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哲学诸领域的发展态势,对其在未来百年可能给人类社会各层面带来的影响进行预判,提出虚拟现实是人类的全媒介精神生活空间,即“最后的传播”。
《虚拟现实:最后的传播》跳开技术环节的讨论,从文化、传播和伦理等层面探讨虚拟现实的来龙去脉、未来发展及对我们的影响。让虚拟现实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
聂有兵,男,1978年生,重庆大学法学学士,南开大学传播学专业硕士,曾就职于多家互联网、金融、房地产上市公司,现为广西贺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及新媒体经济和文化,主持或参与多个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十余篇。
虚拟化生存时代来临
“虚拟”和虚拟化生存的概念
虚拟化生存的技术发展史
生活方式——分裂的人和派系
虚拟即真实
人类形态的变化
社会的分裂——《分歧者》
政治、集权和组织传播——消散的权威
最后的媒介
传者
受众
媒介、内容和传播效果
最后的媒介
大众媒体的变革
变革一:形态
变革二:速度和距离(广度)
变革三:权限和慢需求
变革四:功能
新闻的变革
新闻的定义和虚拟现实下的新闻:以人为信源
新闻与宣传、舆论:虚拟现实的效率与现实行动
新媒体和新闻
新闻媒介的性质
新闻的功能和效果
新闻市场运行
新闻的受众
新闻生产与新闻选择
沉浸式新闻
未来的虚拟现实新闻
广告/公关的变革
虚拟生存下的消费、生产和市场
虚拟生存之下的广告
虚拟现实广告:从企业的角度
虚拟现实下的广告创意
虚拟现实中的广告成本及预算
虚拟现实、电影和电视
电影和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和电视媒介
娱乐至上:虚拟现实和游戏/娱乐的变革
游戏的分类和电子游戏
虚拟现实:更高阶段的游戏体验
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的影响
伦理:人与机器的关系
虚拟现实的表现形式对伦理的影响
感情和性:人和人工智能之间的纠结
血缘关系的变迁
新的人际关系
旧的法律、道德体系与新伦理的冲突
虚拟现实带来的一些哲学问题与思考
自我意识——复制?剪切?转移?
脱离肉身及其后果——幸福感的消弭?
人类成为新世界的造物主即“神”
生存意义的终极拷问——从《黑客帝国》到《超体》
《黑客帝国》:划时代的科幻电影及其完整的未来体系
《超验骇客》——人的完全虚拟生存及其情感问题
《超体》:超级生命形式和虚拟现实
文明意义的终极拷问
后记
版权页:
插图:
虚拟现实中的受众在新闻获取能力上更依赖于个人信源,因为虚拟现实中的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都超越了现实世界,是基于系统瞬间传播到达的,因此,虚拟现实中专业的新闻机构在信息获取的效率方面与普通受众并无区别。试想,当一个新闻在虚拟现实中发生,其立刻通过虚拟个体传播到另一个虚拟个体,这个过程是完全数据化和电子化的,只相当于在虚拟现实的存储设备中进行了一次内部交换,传者和受众双方都是基于系统的结构化的个体,这种传播也是结构化的信息。这其中没有虚拟现实新闻机构的介入。在现实中,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新闻,要令身处上海的一个白领知悉,就要通过大众传媒或自媒体中的任何一个渠道,例如互联网站的头条刊登、晨报报道、微博转发等方式才能实现。虽然新闻本身发生了,但由于信息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本质差异,这种传播过程实质上是信息向现实进行编码、译码的转换过程。这一过程是:现实事件发生——由新闻机构报道为信息——转换为现实媒介——受众阅读媒介。而在虚拟现实中,这个过程则变为:事件发生——个体传播——另一个体接收。互联网中的“自媒体”虽然也是个体传播,但事件发生与个体传播之间仍然存在编码和媒体化的过程——个体在获取新闻信息后需要将其转换为网络微博、手机短信等其他媒体。在虚拟现实中,这个编码过程可以被忽略,只有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虚拟生存个体之间的数据化交换过程,这个过程是瞬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