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原著全译本:家庭中的儿童》由意大利作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编著,讲述了孩子一早醒来,爱的不仅是亮丽的早晨,他们爱的还有老是睡着、一辈子不怎么清醒的爸爸妈妈。我们总有睡过头的倾向,但是孩子的到来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开始。孩子用我们不懂的方法叫醒我们,唤醒我们的感觉,并让我们保持清醒……
《蒙台梭利教育原著全译本:家庭中的儿童》的编写是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与境外幼儿教育同行的交流日益课入的背景下,拉开了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幼儿园中应用的序幕,实验进展的成效渐渐影响开来。目前已遍及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的二十几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蒙台梭利教育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而在我国真正开始传播与推广,不过二十余年。在这短短的二十年中,尽管对蒙台梭利方法的理解仍有很多困难、矛盾,尽管已成立的蒙台梭利学校存在诸多问题,蒙台梭利教育却广泛流传并遍及全国。正像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人的成长》中所言:“蒙台梭利方法的传播比任何一种现代教育方法都快。……蒙台梭利方法就像是不断酝酿的酵母,又像是随风播撒的种子一样,在世界各地安家落户。”
蒙台梭利教育的秘密到底在哪里?要想彻底弄清楚,除了去追随她的原著,恐怕没有更简捷的路可走。而在我国,自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卢乐山教授编著的《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一书出版至今,翻译引进的蒙台梭利原著仍极不完整。此番中国发展出版社联合中国蒙台梭利国际教育培训中心(MTC),基于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的授权与严谨审核,推出“蒙台梭利教育原著全译本”丛书,即是希望从基础的工作做起,帮助读者接触到真正的、完整的蒙台梭利原著;并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实践者从基础的工作做起,懂得真正的蒙台梭利教育,传播、实践真正的蒙台梭利教育,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己。
2012年3月
作者:(意大利)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译者:郭景皓 郑艳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年,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基亚拉瓦莱小镇。她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是著名的科学家、女权主义者,现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她是儿童的拥护孝。她关于儿童成长与发展方面的发现,以及后来依据这些发现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教育体系极具革命性。即使到今天,距蒙台梭利博士所创建的第一个儿童之家的成立已经一百多年了,她有关教育方面的理念仍具有独特的价值,鼓励着很多人去关注儿童,积极地为社会改革提供意见、方向和机会。1952年,玛丽亚•蒙台梭利于荷兰逝世,但是通过其一手创建的圈际蒙台梭利协会(AMI),她的事业得以延续。无数孩子从蒙台梭利教育中受益,而蒙台梭利方法也成为世界上最普及的教学法。
郭景皓,曾旅居海外,在澳大利亚接触蒙台梭利教育,之后辞职,投身教育事业。历经多年不懈努力,于2007年将AMI的事业引入中国,现任AMI在华机构--中国蒙台梭利国际教育培训中心(MTC)主任,组织AMI0-3岁、3-6岁、6-12岁等年龄阶段的职业教师国际认证培训。2010年出版“蒙台梭利致家长”系列丛书之《让孩子事有家》(中国发展出版社),获得广泛关注及好评。
Part 1 空白
Part 2 新生儿
Part 3 心理胚胎
Part 4 爱的教师
Part 5 新式教育
Part 6 蒙台梭利方法概述
Part 7 儿童的人格特质
Part 8 儿童的环境
Part 9 家中儿童
Part 10 新的教师
Part 11 成人和儿童
版权页:
然而,对人类的新生儿而言,不论是自然还是文明,都不曾为减轻他们适应环境的困难提供足够的帮助。有人说,孩子能存活下来就已经足够了。他们判断孩子是否成功适应环境的标准,只在于孩子能不能平安地活着。我们应该允许新生儿在刚出生的时候继续维持他的胎位;可是,现实情况是新生儿一落地,马上就被穿上衣服,甚至有一段时间被成人包得紧紧的,柔弱的四肢都被强行限制住了。
过去人们常说:“健康的孩子绝对能够抵御并逐渐适应环境,自然界的万物不都是这样吗?”既然如此,为什么冬天的时候我们还要拼命保暖,还要全身裹着柔软的毛毯舒服地坐在椅子上享受闲适的生活呢?难道我们还不如一个新生儿强壮吗?如果人类真的如此强大的话,为什么不干脆自由自在地住在树林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