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她:『真羡慕全世界你都几乎跑遍,什么地方最难忘?』
不为笑笑:『你喜欢的人在哪里,哪里最可爱。』他一怔。
不为说:『以此类推,凡是与好友一齐喝的,即是好酒;吃得开心,就是好菜;一家人共聚一堂,就是好屋,你说是不是?』
亦舒
生于上海。
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记者和编辑。
后赴英国留学,任职酒店公关部。
进入香港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七年后辞职。
现为全职作家及家庭主妇,并移居加拿大。
伍不为在做模拟攀山运动。 这间健身室有一面20多尺高的墙壁,专人设计,布满凹凸点,运动员 可以利用凹凸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到了顶点。如果有能力,可以打横爬过 天花板,像壁虎一般,自另一边落地。 不为十分喜欢这一面墙,开头的时候,她只能爬上十步八步,用尽力 气,汗流浃背,却不得不松手,半途而废。 教练一边陪她爬一边说:“为,你的身体应当与臂力合作,一耸而上 ,不要拉扯。” 但是不为做不到,手臂几乎拉断,自腋下脱落,身躯还无动于衷。 真吃苦。 不为狠狠骂自己:“笨。” 因为酸痛,手臂贴满膏药,一走近就闻到一阵薄荷味。 教练怕她放弃,送她一块瓷砖,上面写着“天才只不过是最大毅力” 。 不为当座右铭放在案头。 朋友劝她说:“为,这是为什么呢?有许多舒服的运动,像游泳或是 打高球。” 不为不理,咬紧牙关上,一个月后,已可爬到半山。 逐渐一日比一日进步,现在她在十分钟内便似猿猴一般爬上顶点,第 一次成功时她哈哈大笑,声震全场。 教练在地面鼓掌。 有人问那教练:“为什么那样用心教她?” 教练笑答:“美女。” 伍不为长得美?见仁见智啦,浓眉大眼的她有极细长的手臂与腿,一 头长卷发束在脑后,时时穿着深蓝色外套长裤。 运动后出汗,卷发反弹,像一只只小弹簧挂在鬓角,十分可爱。可是 一定会有男生嫌她太高太倔,不够女性化。 一个美女够不够美,是十分主观的一件事。 今日,她尝试爬天花板。 不为腰间佩戴着滑石粉袋,她伸手进袋沾粉,纤长手指轻巧地伸进凹 位,穿着软皮鞋的脚跟住移位,她又进多一步。 自从做这个运动以后,她练得一身肌肉,手脚轻快,平时弯腰走路提 物,不费吹灰之力,神采奕奕,皮肤光洁,好处明显。 教练就在她身边。 “用左手,这一着左手可以帮你。” 来不及了。 不为的手一松,整个人掉下来,安全带把她带到地面,若在真实世界 ,已经粉身碎骨。 她还要再上去,教练说:“下次再试。” 不为一脸是汗,她点点头。 她立刻套上大汗衫免着凉。 教练想邀请她喝杯咖啡,终于忍住。 一开口,也许吓怕了她,从此换教练。 不为笑着向他道别。 她开着一辆四驱车回家。 第一件事是淋浴洗头,她不喜欢在公众场所梳洗,每次都回家才冲身 。 换上便服,她做了红茶喝,在工作桌前坐下来。 她的书桌是一张铝制的乒乓球台,硕大宽敞,舒适无比。 既有这样现成的桌子,为什么还有人用别种婆妈小书桌?真叫不为诧 异。 不为做什么工作,需要这样大的桌子? 她是一个未成名的作家。 写作是一门非常奇怪的职业,成名之前,不是常常叫人看得起。 不为现阶段身份有点尴尬。 她住在一间旧货仓改建的公寓里,除了浴室,没有间隔,晚上,把沙 发拉开来,就是一张大床,简单衣物挂在架子上,厨房靠近大门。 她在这里住了三年。 今年一月她得到转机,寄到出版社的原稿第一次没被退回,并且有一 封信这样说:“我们急需新作家,请于某月某日下午三时到本出版社一晤 。” 不为像拣到金矿一样高兴,到了晚上睡不着,才发觉一整天都没吃过 东西。 出版社叫哈拉昆——那个穿菱形格子衣裤的小丑,往往面孔画得雪白 ,眼角挂一颗眼泪,就叫哈拉昆。 哈拉昆出版社有点名气,它专门出版言情小说,努力宣传,使书畅销 ,旗下有好几位女作家。 不为到出版社时仍然穿海军蓝套装,白衬衫、平跟鞋,卷发扎在颈后 。 还没成名,她已经有一股特别的气质。 约见她的编辑一见面便在心底喝声彩。 那个端庄的年轻女士笑说:“你是伍不为?叫我莉莉得了。” 她可能是俄裔移民,姓苏比耶斯基,莉莉·苏比耶斯基,不为觉得这 姓名轻快地读出来像一句音乐。 她问不为:“你是华裔?” 不为点点头。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