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3章:第1章对管理会计进行概述,包括管理会计的概念、发展、与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和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等内容;第2章至第4章介绍了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的内容;第5章至第12章介绍了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及新方法,包括预测分析、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成本与存货控制、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平衡计分卡和责任会计的内容;第13章阐述了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战略管理会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管理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会计人员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会计分支,是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综合性边缘学科。管理会计自20世纪20年代产生至今,已经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方法。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基本上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逐步深入和发展密切相关。如果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在于推动经济转型,那么打造中国会计工作升级版的重点就在于大力培育和发展管理会计在2014年2月20日召开的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其发表的书面讲话中进行了这样的类比。这足以说明培育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2016年6月财政部制定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效益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管理工具,不仅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本书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编写,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及专门方法,对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广泛借鉴了国内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本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通俗性。教材内容逻辑严密,概念准确,条理有序;语言表述简明、通俗易懂,读者容易理解掌握。
2.新颖性。本书既涵盖了传统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又大量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以说是传统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会计的较好结合。
3.实用性。本书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管理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观念,以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书每章后附有习题,便于学生实际操作,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既有理论的概括和解释,又运用基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由隋静教授和高樱副教授主编,并负责全书大纲、初稿的拟定、撰写及定稿。全书的编写分工是:第1、12章由隋静执笔;第2、3、4章由徐琪霞执笔;第5、6章由裴雪执笔;第7章由卢霞执笔;第8章和第9章的存货控制部分由李娜执笔;第9章的成本控制部分和第10、11、13章由高樱执笔。
本书配有教学课件和相关的教学资源,有需要的读者可以从网站http://www.bjtup. com.cn下载,或者与cbsld@jg.bjtu.edu.cn联系。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专家的相关论著,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限于编者的学识水平,本书难免存在不足甚至谬误之处,诚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授,管理学硕士,会计学院教师,山西省会计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主要从事《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和《财务会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省级精品课程《财务管理基础》的主讲教师、省级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重要成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出版著作2部,主编专业教材4部,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并获得十几万元的课题经费支持。主编的《财务管理学》一书获得山西省社科联百部(篇)工程三等奖、全国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山西省第四届"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金奖;全国"商科"会计知识竞赛,最佳辅导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