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非常贴近生活,作者个人生活的丰富,表达得很精细,具有生活的质感。今天的时代有许多心灵的疼痛,人心之痛、人生之痛、人性之痛,是很敏感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老年人的生活,《夜半歌声》表现出丰厚的特点和美感。在读者的思想,情感上产生了震撼,作品意味深长,令人感动。
小说的要务是写人。单篇小小说,容易单调。作者采取系列小小说的方式,多层次,多侧面地塑造贯穿系列的主人公明人。感觉明人走进了四壁悬挂着各种镜子的房间,每一面镜子照出了不同的侧面,或夸张,或变形,或放大,或缩小。看过了,就有了明人一整体的形象——明白人,透明人。他人就是明人的镜子。
《全民微阅读系列:幸福的高度》: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讲这故事的,是一位美丽而端庄的姑娘。她说:大约是在杨柳吐绿,春风送暖的季节,我开始注意起他的微笑,并由微笑开始注意起他这个人。
那天,我从浦东陆家嘴摆渡回家,在船上,无意间发现他抿着嘴朝我微笑。我以为他是在向我身旁的熟人打招呼,可环顾左右无一人应答,显然,他的微笑是对着我来的。我有点纳闷:我好像并不认识他,也不大可能在哪种公众场合同他打过什么照面。于是,我没有理他。我毕竟是二十几岁的姑娘,而且长得不算难看,像这种带着微笑的注目礼,甚至比这热情得多的表示我见多了,它怎么会打动我的心……
但自此以后我就发觉,他的微笑差不多总是在每天的同一时刻出现在面前。有时是在渡轮上,有时是在候船室里。还有一次,他刚巧站在我身旁,我突然紧张起来,担心他会有什么不良的企图。然而,他只是一如既往地朝我微微一笑,没有任何其他表示。我开始注意起这个陌生的男子了。好几次,我故意做出一副严峻而冷漠的神态对待他那似乎含情脉脉的微笑,而这时,他就会凝视我一会儿,然后带着那极自然的微笑把目光移开。我于是偷偷地打量着他:眉清目秀,鼻梁上架着一副与他肤色并不相配且已不合潮流的秀琅架眼镜,完全是一介书生的模样,柔和的眼神,透露出几分灵秀之气,那随意的微笑,礼貌、亲切、极有分寸。我想,这样一个青年,决不会是轻浮之辈,过分的戒备看来是多余的。但我仍旧弄不清,他与我素昧平生,为什么对我的态度如此友好?
年底,单位发了好多年货,鱼呀肉呀什么的。一上码头,盛年货的袋子便彻底“罢工”了,东西撒了一地,我甚为狼狈。此时,他恰从后边赶了上来,抿着嘴朝我笑笑,从自己的皮包内取出一只塑料袋,将我撒落在地的东西一一拾起盛好,然后,朝我笑笑说:“还要帮什么忙吗?”见我迟迟没做出什么反应,便很和蔼地说道:“那我走了。”这时我才回过神来,想人家帮了自己的忙,自己却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很不好意思,刚想开口,晚了,人家已经踏着稳健的步伐走远了。
回家后,我便把有关这陌生男子的一切以及我的困惑告诉了母亲。母亲是大学教师,见多识广,听完后笑笑,宽慰我说:不必多心,看来小伙子是善意的。然而,我仍然有些紧张。不为别的,只因为对我来说他是个陌生人。陌生就好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死水,使我无法摆脱神秘与恐惧之感。于是,我开始逃避他的微笑。这种状况差不多持续了一个月。那天,我又在渡轮上与他不期而遇。这次,他的身边还依偎着一个姑娘。姑娘长得白皙、俏丽,他们低着头说笑,样子很亲热。看来姑娘准是他的女友,也许是新婚不久的妻子。这时他抬头看见了我,像往昔一样,仍然抿着嘴向我送来坦然的一笑。此时,我才发觉,原来他的微笑其实是很纯真,很澄澈,也是很矜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