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书名,或许会有很多人以为这是一本营销书籍。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企业家、公务人员、工程师,当然也包括推销员,从中汲取了巨大的能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那么,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神奇效果?
事实上,《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英文版一经面世,当年销量便接近百万册,并被迅速翻译成十几种文字,短短几年间,全球销量达到近千万册,给无数有志者带来成功的福音。
本书在美国获得广泛的赞誉,有人认为它是一本“最鼓舞士气、最振奋人心、最激励斗志”的书,有人认为它是一本“最值得一读、最有建设性、最有实用价值”的书,可以作为“指导推销员工作的zuijia范本”。
还有人认为它是一本“应该随身携带”的好书,可以“在道德上、精神上、行为准则上指导你”,给你安慰与鼓舞,让你立于不败之地。美国很多人士一致认为:“无论什么人,只要遵循这本书中的原则行事,就不可能遭遇失败;如果有谁无视这些原则,就不可能成就人生伟业。”
本书自从在世界范围传播以来,已经形成一种理念,即这本书是送给自己、朋友、同事、家人……一件很好的礼物。它具备的神奇力量,可以为每一个人带来一生的好运。
是的,这本书记载了耶稣时代一个手牵骆驼推销商品的男孩,如何依靠自己的善良和勤奋,通过十道羊皮卷的启示,打通了幸福之路。我相信,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渴望解开人生中的诸多疑问,希望获得有益于身心成长的答案;我相信,每个人都渴望获得一个成功的人生,并希望找到切实可行的成功方法。
其实,你所拥有的zui大资源便是你自己。如何开启自己奔向成功的引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潜能,这将决定你的生活品质与人生高度。
朋友,你希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吗?你希望拥有数目不菲的存款、舒适的住宅、豪华的座驾吗?你希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受到人们的尊重与喜爱吗?你希望拥有完美而有魅力的个性吗?
只要你用心阅读本书,上述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可以为你所有。在你阅读本书的同时,你将和全世界数千万甚至geng多追求幸福生活的人一道,不断明确人生的方向,持续实现自己的价值,让你在人生大道上走得更加精彩!
在这里,朋友,我由衷地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你带来快来与幸福!
编译者/李一凡
对于那些刚刚步入推销行业的人来说,机会仿佛对自己是那么吝啬,为什么自己辛苦了很长时间,仍没有看到机会的影子呢?在这方面,曾经有一个年轻的推销员来向我倾诉。
他是推销一种照明灯具的,见到我后,他沮丧地说:“我几乎走遍了这个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我的手里拎着待售的灯具,我的胳膊累得快要麻木,我的身体快要累垮。可是,人们见到我后,总是一句不冷不热的拒绝。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机会到底在哪里?”
“我的孩子,不要灰心,告诉我,你在每条街道上拜访了几个陌生的客户?”看着这个疲惫的推销员,我真的希望能帮他做些什么,从而减轻他的痛苦。
“我在每条街道上拜访一个客户,被拒绝后,便去了下一条街道。我以为机会就会在下一条街道上。可是,我奔波了一天,仍然没有将产品销售出去。或许,我真的不适合做推销员吧,我发现人们都不接受我。”这个年轻的推销员有些落魄地说。
“孩子,我告诉你,从现在开始,你一定要认识到,你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你现在就到曾经去过的第一条街道,每家每户地拜访,我相信在这条街道上,应该至少有10个客户会购买你的灯具!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就像保罗当年传播福音一样自信!去吧,孩子,祝你好运!”
在我的鼓励下,这个年轻的推销员迈向了他去过的第一条街道。3个小时后,这个年轻的推销员回来了,就像一个凯旋的骑士,他脸上先前的沮丧早已不见踪影,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采。而且,他手里原先拎着的灯具不见了,变成了一兜水果与点心。
“真的很奇怪!我竟然没有发现,这条街上会有这么多销售机会!按照您刚才说的方法,我带来的13套灯具在那条街道上全部销售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年轻的推销员一边主动拿出水果和点心递给我,一边兴奋地说。
“是这样的,孩子。机会不在遥远的地方,而是就在你的身边。”在我的鼓励下,年轻的推销员表示一定要做得更好。我想,他一定会的。
我们的生活真是奇怪,那些期待的机会,总是在不经意间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留意了呢?我想起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的话,那就是:智者总是从容的,而愚者却总是匆匆忙忙的。是的,我们需要速度,但是速度一定要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上。
我还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好像是在19世纪50年代的加利福尼亚,一个住在加利福尼亚中部的农场主听说在加州南部发现了金矿,于是他决定去那儿淘金。为此,他把自己的农场卖给了布朗上校,然后用这笔卖掉农场换来的钱做路费去南部淘金。结果,这个农场主一去不复返,生死不明。
布朗上校很喜欢这个农场。而且,这个农场里还有一条小溪,上校的女儿常喜欢到小溪边玩儿。有一天傍晚,上校的女儿带回来一些沙子,并和小伙伴们筛沙子玩。这时,上校和一位朋友经过,天哪,那些沙子中绽放着金色光芒的小块块是什么呢?黄金!于是,一个很大的金矿就这样被发现了。
在这个面积仅有几英亩的农场里,已经有价值近4000万美元的黄金被挖了出来!原来,金矿就在我们的脚下,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很多人没有留意罢了。
朋友,读了这个故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你还在为缺乏机会抱怨吗?不,这世界并不缺乏机会,缺乏的只是你的洞察力!在这世界上,财富总是裸露在拥有卓越思考力的人眼下。而那些缺乏洞察力的人,总是对财富视而不见。
在这里,朋友,我们一定要懂得,那些没有抓住的机会,并不属于我们。只有把握住的机会,才真正地属于我们。如果你还在为过去没有把握住机会而哀叹,那么,赶紧行动起来,收拾自己的心情,在新的机会被发现时,果断地去把握住!
总之,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抱怨没有机会。因为上帝不会冷遇任何时代的人,不管你生活在哪个时代,机遇都是存在的。当你羡慕过去某个时间的生意是多么好做、产品是多么好销售、钱是多么地好赚时,其实,只要假以时日,后人中或许也会有不少人羡慕我们所处的时代。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机遇,没有把握住机遇,往往是个人的原因。
朋友,有个秘密我该告诉你了,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潜藏着一个巨人。不幸的是,很多人内心里的这个巨人都在酣然大睡。当这个巨人苏醒时,你就会发现自己不再渺小,这个世界在你面前也不再那么举步维艰,未来的大门也向你豁然打开。这个时候,你会真切地感受到,原来世界就在你的脚下,生活就在你的手中。
任何期望成功的人,都要想办法将这个内心的巨人唤醒,也可以说,这是开发自身潜能的需要。我们内心的这个巨人实在太贪睡,以至于我们对他稍有松懈,他就会睡着。很多时候,你感觉迷茫、感觉孤立无助的时候,正是这个巨人睡着的时候。
我们内心中这个巨人需要我们经常性地刺激和催醒。我们在事业上的成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雄心壮志固然重要,但若仅过一天就熄灭了的话,并不能让我们获得想要的成功。这就如同雄伟的罗马城不是一天就能建好的。一个人如果渴望成功,就应该把这种渴望深埋在心底,让它在心底生根发芽,我们的这种渴望一定要持之以恒。
我们或许不会忘记富兰克林——这个美利坚合众国伟大的缔造者之一。当年轻的富兰克林在费城找到了一份业余印刷员的工作时,他总算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有了一处立足之地。他接下来是怎么做的呢?除了勤奋地工作,其他时间甚至包括他吃饭时和睡觉前的一段时间,都不曾忘记读书学习。
当印刷作坊的老板看到富兰克林这种工作与学习状态时,不由感慨:这个年轻人一定会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后来的确如此。富兰克林不仅拥有伟大的抱负,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求自己凡事尽善尽美,从不敷衍了事。尽管他当时只是个业余印刷员,但他比很多专业印刷员做得还要好。
是啊,我们确实要感谢富兰克林这位曾经勤奋而伟大的印刷工人,无论他做什么样的工作,都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雄心壮志。正因为这样,他对电的研究才让我们在自然科学领域有了更高水平的认识,我们尤其要感谢他那庄严的文笔,为我们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开启了美利坚伟大的征程。
每一项了不起的伟业,总是凝结于点滴的事情当中。我的朋友,或许你现在只是个推销员,但你一定要坚信,你或许将是某个商业王国的缔造者。所以,我的朋友,从现在开始就告别平庸,找回属于自己的信心和庄严!
好吧,朋友,我们接下来就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让自己立即行动起来。上帝是仁慈的,每个人都获得了成功的潜力,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去开发这种潜力,从而让自己有形的躯体和无形的精神来享受这份荣耀。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这来自于造物主对我们人类专有的恩赐。所以,一定不要浪费这种恩赐,要将这种恩赐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们所听说过的每一个优秀的人,几乎都与学习结下了不解之缘。确实如此,只有学习,才能让一个人摆脱无知与乏味;只有学习,才能让我们的大脑更加精密与发达,让我们的内心才能更加强大。既然谈到学习,就一定不会离开读书。
客观地说,我们真要感谢书籍,它让那些前人的宝贵探索保留了下来,从而让我们的知识有如台阶一样,一节节地铺向更高的地方。据说,书籍的物理载体——纸张是由东方的中国人发明的。单凭这一点,我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向那些古老而富有智慧的中国人致敬。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真不知道知识能否如此快速地传播。
好了,说到读书,首先,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有益的书来阅读。这是我们读书学习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因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略加留意的话就会发现,我们的周围并不缺乏书,甚至有太多的书。这些众多的书内容繁杂,有些书甚至会使读者误入歧途。但我相信,我的朋友,凭着你的睿智,你一定可以发现哪些是真正有益的,哪些是无益的。
此外,我们不仅要自己喜欢阅读和学习,还要带动起自己的家人、身边的朋友,一起来学习,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作为一个推销员,我认为更需要的是不断地学习,因为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们要接触不同的客户,我们要能够和几乎每一个客户都谈得很好,这与我们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和素养是分不开的。
因此,对于书中的道理,一定要活学活用、用心领会,多用感官去实践。如果你能坚持这样做三个月,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得很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