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宋八大家”这一重要的古代散文创作集体中,三苏父子在古文创作上取得不凡成就的文学家族。当初苏洵携苏轼、苏辙来到东京开封,凭借着张方平等的推荐、欧阳修等的揄扬,加上次年苏轼、苏辙在科举考试中双双高中,一时三苏父子“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并序》)。特别是苏轼,当时欧阳修就发出了“老夫须放他出一头地”的感叹,欧阳修晚年更是带点伤感地说:“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也!”(朱弁《曲洧旧闻》卷八)而在南宋时期,苏文代替《文选》,成为士子争相效法的榜样。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就记载了这样的谚语,北宋时是“《文选》烂,秀才半”,而南宋时却说“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不过,这些历史故事多多少少显得好像苏洵和苏辙沾了苏轼的光似的,是也?非也?
在“唐宋八大家”这一重要的古代散文创作集体中,三苏父子是唯一的在古文创作上取得不凡成就的文学家族。当初苏洵携苏轼、苏辙来到东京开封,凭借着张方平等的推荐、欧阳修等的揄扬,加上次年苏轼、苏辙在科举考试中双双高中,一时三苏父子“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并序》)。特别是苏轼,当时欧阳修就发出了“老夫须放他出一头地”的感叹,欧阳修晚年更是带点伤感地说:“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也!”(朱弁《曲洧旧闻》卷八)而在南宋时期,苏文代替《文选》,成为士子争相效法的榜样。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就记载了这样的谚语,北宋时是“《文选》烂,秀才半”,而南宋时却说“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不过,这些历史故事多多少少显得好像苏洵和苏辙沾了苏轼的光似的,是也?非也?
下面我们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苏辙的生平经历及其散文艺术。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蜀地苏氏家族是初唐著名诗人苏味道(648-705)的后裔,苏味道在唐中宗神龙初年被贬为眉州刺史,其一子留在眉州,成为蜀地苏氏家族的始祖。
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
再论分别邪正札子
上枢密韩太尉书
上两制诸公书
上刘长安书
上昭文富丞相书
答黄庭坚书
贺文太师致仕启
六国论
三国论
隋论
唐论
管仲
唐太宗
史官助赏罚论
君术策五
臣事策上一
臣事策上四
民政策上二
古今家诫叙
元祐会计录叙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巢谷传
王氏清虚堂记
南康直节堂记
武昌九曲亭记
他站立在朝廷之上,皇帝面对他也会恭敬谨慎,有所畏惧;士大夫们也不敢在他旁边安适放纵,懈怠偷懒了。对于功名利禄赏赐之事,他能够议论那是否可行,但不求把这当做自己个人的恩惠;对于刑罚处分,他能够参验其轻重是否得当,但不求把这当做自己个人的权势。他们的目的,关键是要使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百官臣僚都能有所畏惧,而自己却并不谋求什么私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做重臣的,用不着天下的人都归顺自己;而那做权臣的,也不需要让皇帝惧怕自己。所以,只要根据权臣、重臣的所作所为来观察他们的意图所在,那天下人有谁是可以欺骗的呢?所以臣说:治理国家,哪里可以一天没有重臣呢?况且假使如今治理国家却没有重臣,那么,朝廷里的事情,就只能是皇帝为所欲为,却不会有人来支持或反对。即使皇帝有采纳建议规劝的贤明之心,但百官心里畏惧,战战兢兢,没有重臣那种平时受尊重的威严和权势,谁愿意触犯忌讳、冒着罪责而为国家的利害说话呢?只有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上,才敢呈上奏章,无所顾忌地喧哗吵闹一番。至于面对关系到国家安危存亡的大事,则都将闭口远离,谁敢站出来讲话而遭受灾祸呢?这才是皇帝最大的隐患啊。可悲啊!后代的帝王,只看到天下那些权臣进进出出都唯唯诺诺,以为恭顺有礼,却不知道这正是他们用来无形中破坏国家的伎俩;后代的帝王,只看到天下那些重臣刚毅果敢,总喜欢违背皇帝的意志,就认为他们桀骜不驯,却不知道他们正是为国家社稷考虑。这两者使帝王心里迷惑混淆,不能够分辨哪是邪佞的、哪是刚正的,因此亡国丧权的事情接连不断,却始终不能觉悟,哪里值得悲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