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史料丛书:校长信函卷(1922年-1949年)》为“云南大学史料丛书”之“校长信函卷”,收集了云南大学发展史上1922~1949年由私立东陆大学建立到国立云南大学的几十年中先后四位校长即董泽、华秀升、何瑶、熊庆来励精图治建设云南大学与外界及相关人员的往来信函。《云南大学史料丛书:校长信函卷(1922年-1949年)》为混合型文献编著,采用引言与史料相结合的形式编辑而成。
云南虽然地处边陲,但在近代教育的发展方面却不输内地。1922年12月,时任云南省都督的唐继尧出资创办的私立东陆大学宣布成立,校址位于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云南贡院。1923年4月23日学校正式开始招生。1930年学校由私立东陆大学改组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又进而改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学校由省立云南大学成为国立云南大学。16年里,从东陆到云大,从私立到公立,从省立到国立,学校几经改组变迁,先后有董泽、华秀升、何瑶、熊庆来4任校长,逐步发展,日臻成熟。
在云南大学的发展史上,最值得一书的是1937—1949年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熊庆来担任校长的12年。在此期间,学校进入了自己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熊庆来教授接受云南省主席龙云的聘请,出任云南大学校长。当时的云大,只有2个学院6个系,30多名教授,8名讲师,302个学生,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不高。熊庆来原在清华大学工作,他以清华为蓝本,从云南实际出发,利用抗战初期各方人士南下昆明的机会,广揽人才,延聘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如刘文典、顾颉刚、吴文藻、楚图南、陈省身、华罗庚、费孝通、庄圻泰、霍秉哲、华岗、尚钺、彭桓武等来校执教。当时云大师资阵容之强、水平之高,在全国大学中是少有的。熊庆来校长还亲自作了《云南大学校歌》,制定了“诚、正、敏、毅”的校训,要求学生具有诚实、正直、聪敏、坚毅的品格和精神。在熊校长的努力下,到1946年,云大已发展成为有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有5个学院18个系、3个专修科、1个先修班、3个研究室,在校学生达1100多人,图书馆藏书十余万册,理科各系有实验室或标本室,并有附属医院、附属中学、天文台、实习农场、实习工厂等设施较完备的综合性大学。到40年代,云南大学已成为美国国务院指定为中美交流留学生的5所大学之一。1946年,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熊庆来主校12年,云南大学蒸蒸日上,日新月异,被称为学校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云南大学又经过了新的调整组合,其发展也经历了诸多曲折起伏,一路走来,直到今天。随着历史的延伸,国家的发展,今日的云南大学,无论是院系设置、师生规模,还是校园环境、办学条件,与80年前或50年前相比,都已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学校的优良传统,却由一代又一代云大人传承下来,发扬光大。从私立东陆大学“发展东亚文化,研究西欧学术,造就专才”的办学宗旨,到今天“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从云大创始人唐继尧提出“自尊、致知、正义、力行”的老校训到今天“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的新校训,都昭示着云大一脉相承的光荣历史。正所谓“八十余载,弦歌不断,薪火相传”。
在80多年的岁月里,云南大学积累了大量的文书档案资料。这些史料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学校一步步走过的艰辛历程,其中包含着几代云大人的心血和汗水,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保贵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历史文档已开始变质损坏。尽快整理、编辑和出版这些珍贵的资料,不仅可以完整地反映学校发展的历程,真实地记录历代云大人为学校作出的贡献,而且有利于我们总结80多年的办学经验,把握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也有利于对师生员工进行爱国爱校的传统教育。这是一项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既是前辈师生校友的心愿,也是我们后来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学校1949年以前的档案资料均已移交云南省档案馆保存,为了更快捷有效地查找整理相关资料,我校与云南省档案馆携手合作,计划用几年的时间,共同编辑出版多卷本的《云南大学史料丛书》(1922一1949)。在《云南大学史料丛书》完成编辑出版之际,负责此项工作的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刘兴育索序于我。一方面因为我在学校分管档案和校史工作,另一方面也出于我个人对学校历史的热爱和兴趣,于是欣然从命,完成此序。
肖宪
2008年8月于云大会泽院
董泽
一、肇始之基艰苦卓绝
呈省长唐继尧(民国九年十一月)
致郭秉文、刘伯民等函(民国十一年六月十日、七月十一日)
请迅于筹给开办费拾万元呈(民国十一年八月十日)
为修建东陆大学校舍与省农业学校往来函(民国十一年八月十四日、八月十七日)
改总务科长为建筑事务所总理致杨克嵘函(民国十一年九月十八日)
聘萧杨勋为建筑事务所佐理函(民国十一年九月十八日)
致王九龄函(民国十一年九月二十日)
致杨子深函(民国十一年十月二十三日)
呈唐继尧(民国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十一月六日)
致王九龄函(民国十一年十一月九日)
唐继尧致董泽函(民国十一年十一月九日)
呈唐继尧(民国十一年十一月九日、十一月十日)
致王九龄函(民国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呈唐继尧函(民国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王九龄准再借五万元复董泽函(民国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致刘伯民函(民国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致市政公所张会办公室(民国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致蔡元培、熊庆来之函(民国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致谢无量、梅光迪函(民国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致黄冷观函(民国十二年四月四日)
刘沛泉致董泽等函(民国十二年四月二十日)
致袁观澜、黄炎培两先生函(民国十二年五月三十一日)
致陈均、徐养秋两先生函(民国十二年六月三日)
致徐养秋函
董泽致龚仲钧信函(民国十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致郑鹤声函(民国十六年三月五日)
二、严格招生整肃管理
请准予于东陆大学内招收女生呈唐继尧(民国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杨凤贞等及女师全体学生联名上书请求东陆大学开放女禁招收女生(民国十二年一月十日)
云南省教育司请办开放女禁(民国十二年二月十四日)
云南旅鄂学会请东陆大学校长收回成命招收女生函(民国十二年三月九日)
学生王燮和呈董泽函(民国十二年四月十九日)
李家昌致董泽信函(民国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
复省议会李家昌君函(民国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学生蒋玠呈董泽函(民国十三年七月口日)
学生马之骢致董泽信函(民国十三年八月四日)
学生张花君致董泽信函(民国十三年十月)
致萧敬业等七先生信函(民国十四年二月)
致江璨北信函(民国十四年三月十八日)
学生徐其相致董泽信函(民国十四年十一月二日)
请准收入预科随班旁听事函董泽(民国十六年三月九日)
呈请收作特别生致董泽函(民国十六年三月十七日)
陆军步兵第二旅旅长李永和致董泽函(民国十六年四月四日)
致张维翰关于张铭绶复学事函(民国十七年九月十九日)
致省政府函(民国十七年九月十九日、十一月九日)
廖伯民致董泽函(民国十九年)
复廖伯民函(民国十九年四月)
任斡材致董泽函(民国十九年四月四日)
赵炳金致董泽函(民国十九年七月三日)
三、惨淡经营环境改善
致黄炎培信函
致中基会董事丁文江、干事长范源濂、董事蒋梦麟和张伯苓信函
……
呈唐继尧
呈为呈请俯子就职并分别给委延聘事。窃查东陆大学自开始筹备以后,上之仰荷我钧座督饬提倡,下之深赖诸同事热心匡佐。四五月间,竞克大备端倪,已定明春开学。当此密迩开学期间,所有延聘师资,招致学子与夫一切应行公文在案,须用校长名誉,自应从速选定,然后纲举目张,办理有绪。特于本月四日召集各筹备员依据本校组织大纲第十四条规定开会,分别票选名誉校长及校长各职。开票以后,其名誉校长席皆属钧座及王财政司长九龄。票额足征众望所归,群心倾向。本校前途,为幸曷极。其校长席以职票数为多,殊觉惭惶无地。当即对众坚辞,迄未蒙允。窃职一介疏庸,学无端绪,此次奉令筹备,已属尸位滥竽,何敢一再蝉联,致滋折覆。知大学为最高文化枢计,校长一职,必得海内名流,仰承钧命,乃获措施裕如,名实相称。职何人斯,敢膺重寄。伏乞垂念下悃,另聘贤能,以免丛脞。并祈曲循众意,兼任名誉校长职务,一面加委王财政司长,俾克从速就职,以利进行,实沾德便。除先行函知王财政司长外,所有恳请俯予就职,分别委聘各缘由,是否有当,理合具文呈请钧座衡核示遵。谨呈云南省省长唐。
董泽
民国十一年十一月九日
呈为呈请拨给经费以资开办事。窃查东陆大学自办开始筹办至今已觉大备规模,决定明春开学,所有不敷经费业经呈请逐年按月拨助在案。惟查本大学组织大纲,一切经费设有特则,会计独立保管,与教育司所辖各省立学校性质不同,关于预算决算均对校董会负责。现开学在即,应需经费不得不从速筹措,以免临时参差。除由处拟具简章设法捐募并酌收学费外,应行续恳钧座令饬财政司列入预算,自民国十二年一月起,逐年按月拨给经费一万元,以资开用。其不敷之数,由处另行筹措。所有根据校纲请给经费各缘由,是否有当,理合具文呈请钧座衡核示遵。谨呈云南省省长唐。
东陆大学校长董泽
民国十一年十一月十日
附:云南省公署指令
呈一件为呈报被选为校长请另聘贤员并请省长就名誉校长职由。呈悉。查本省东陆大学纯系私立性质,该司长既被选任该校校长,应即承认,力谋进行, 以期早观厥成,勿得固辞,其余被选名誉校长应准备案,勿庸由政府加委,仰即知照。此令。
省长唐继尧
民国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