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哲学家。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瓦尔登湖边林中建起一座木屋,从此日出而作——耕作,日落也作——写作。1847年,完成了《瓦尔登湖》的初稿,后又历经五年的反复修改、增补、润饰,终于向世人奉献出这部不朽之作《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作者在书中详尽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畔林中度过的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他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一次尝试。
作者根据自己深信的超验主义观点,在书中就自然界四季更迭和精神复苏作出了极其精彩的描述。
《瓦尔登湖》以春天开始,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
《瓦尔登湖》作者在书中谈天说地,纵古揽今,赞颂自然美景,痛斥社会时弊。其行文之精妙,剖析之深刻,令几代读者叹为观止,作为19世纪美国文学中很受欢迎的非虚构作品,堪称名副其实。
毕业留言
亨利·戴维·梭罗
自我介绍
(毕业留言,1837年6月)
我的祖籍是法国。1685年,路易十四废止“南特赦令”(editdeNantes),我的祖辈不得不避难到了泽西岛。我祖父于1773年左右来到美国。当时他是船上一名前桅水手,“无牵无挂,身无分文”,恰好可以投身革命。
1817年7月12日这天,在康科德镇一座幽静的村庄里,我来到了这个世界,那里保留着独立战争的记忆。
我会一直为我的出生地而自豪——愿她永远也不会因为她儿子而感到羞愧。如果我忘记了你——康科德,你就让我忘记我右手的灵巧。你的名字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的通行证,无论流浪到哪个角落,我都会欣慰地想到,我来自康科德的北桥。
十六岁时,我走进这座庄严的学院,记住了(至今仍然记得)我有两只耳朵、一张嘴。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但征服并不那么容易,如果再来这么一次,我会被毁掉。这里我借用昆西先生的一句话:“再多一科,你就会玩完。你只是勉强进的门。”但“大丈夫是大丈夫,才不管他们那套”,我既然进来了,那就不要去问我是怎样进来的。
我现在看到了两个选择:写一页或一本。为我,也为你们,我想还是省了写一本的麻烦吧。
我只想说,尽管我人在哈佛,但心灵早已飞向少年时所在的那些地方。本该用来学习的时光,我却在森林里到处游荡着搜寻,在家乡的溪流、湖泊里探险。我经常跟那些诗人一起吟诵这样的诗句——
这儿没有我的心,我的心在高原。
我的心在高原追逐鹿群,
追赶着獐子,跟踪着一头野鹿。
无论身在何处,我的心都在高原。
偶尔做做白日梦,是学生时代的一个亮点,是白天的天空中飘过的一朵云,是黑夜里的一根火柱,给经年累月的苦读带来一些欢愉的亮光,鼓舞人走向朝圣之旅的尽头。那些苦读的人疲倦而犹豫的灵魂,被禁锢在了斯托顿或霍利斯潮湿的围墙内,渴望着自己就要遗忘的老朋友——大自然的怜悯。但没法得到时,他们就不得不求助永不会干涸的心灵的渴望,以免忘记了大自然的容颜、教诲以及那触及灵魂的启示。别以为我心中没有我那些同学,只是这个话题即使对一大本毕业纪念册来说,都有些过于神圣。
朋友们,请留住离别的泪,
尽管它对我来说无比珍贵!
假如能自认为当之无愧,
我将务必会快乐欣慰。
至于我的愿望——满足当下,必有后患。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极具世界影响力的美国思想家,美国精神和传统的奠基者之一,十九世纪中期美国文坛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瓦尔登湖》是美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1845年7月4日,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他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零两个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这是一本让人心归宁静、充满希望的智慧大作。当人们逐渐失去田园的宁静,它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
毕业留言
1.简朴之生活
2.我之所在所求
3.阅读
4.声音
5.独居
6.来访者
7.豆田
8.乡村
9.池塘
10.贝克农场
11.最高法则
12.与动物为邻
13.室内取暖
14.早先的居民与冬天的访客
15.冬天那些野生动物
16.冬天的湖
17.春天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