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使用经济学理论对自然灾害详细的研究: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自然灾害的损失评估,灾害管理与灾害救助,灾害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灾害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保险对自然灾害救助发挥的作用等等。本书资料详实,论证清楚,对灾害经济学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是一本优秀的研究专著。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全国各地受到多种自然灾害的危险:人口集中的东部与南部常年受到洪水和台风的影响;西部和北部则多受地震威胁。灾害损失逐年递增不仅困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研究自然灾害,不仅可以推动灾害经济学科的发展,也为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灾害经济学的其研究可追溯至古典经济学发展形成阶段,而且随着近年来气候变暖和灾害频发等现象而备受学者关注。于光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发展我国灾害经济学的思考,并有部分学者在此领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然而相对经济学的产业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其他分支,我国灾害经济学研究基础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灾害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经济学其他学科一般都是考虑到财富的直接增加,又不考虑到防范财富的一些损失,因此灾害经济学素有负经济学之称。灾害经济学背后的逻辑源自于自然灾害宏观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灾害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
不同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影响,而且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下表现也不一样。台风、洪涝灾害等财产损失超过人员伤亡的灾害,其发生在短期内会因人均资本占有量暂时下降造成社会产出水平的下降,而长期产出水平能调整到灾前水平,对于瘟疫和传染病等人身伤亡多于财产损失的灾害而言,自然灾害的发生在短期内受益于人均资本占有量暂时上升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而长期社会产出值仍将恢复至灾害发生前的均衡水平。在引入自然灾害发生影响个人储蓄行为的变量后发现,如果由于捐款或其他社会救济造成居民储蓄增加时,自然灾害在长期会促进投资从而使社会产出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经济均衡值,而如果灾害引发个人及时行乐思想而导致消费增加和储蓄减少时,自然灾害对经济具有长期的抑制作用,使国民经济水平因为灾害的爆发而产生倒退。
灾害损失评估是衡量经济影响的关键指标,也是防灾减灾的直接对象,通过研究建立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的快速方法和精准方法,可以为国家与社会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和帮助。因此,灾害损失评估的作用不仅在于掌握灾害损失评估的原理,对灾害损失进行全盘估计,更在于利用超概率曲线、SIM模型、I-O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等方法来确定灾害损失的分布影响,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风险预防及灾后救助,使得灾后救助效应最大化,实现区域乃至社会整体的公平。
自然灾害经济学的研究,目的进行有效的灾害管理,其中包括对自然灾害进行灾前防御或者灾后救助。尽管在灾害管理中普遍对灾后救助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合理的灾前防御有时更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实现最优的成本收益。不过,个人在面对自然灾害这种小概率高损失的风险时,灾前防御的态度表现有所不同,往往容易因为小概率而给予低估和忽视。因此,政府需要在灾前防御中开展风险识别、风险减少、风险转移和灾害防备等各项工作。
灾害救助主要通过政府救助、慈善捐赠、保险和灾民互助等方式进行。采用怎样的灾害救助方式,对灾害救助的效率、灾后重建和灾后经济发展均会产生影响。我国目前的灾害救助仍然是以直接发放救济金和社会捐赠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灾害对劳动供给的负面影响,阻碍经济的快速恢复。因此,有效的灾害救助必须利用经济学理论予以指导,比如通过创造更多的就业、进行必要基础设施建设等来提高灾害救助的效率。
自然灾害与政治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不同的政治体制和要素通过灾害防御与救灾体制影响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大小,自然灾害也影响了政局的稳定和政府财政的收支。相对稳定、民主的政治体制和财产所有权的保证等好的政治制度会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国应当从激励理论的视角,通过建立合理的奖惩和问责制度,来提升官员防灾减灾的积极性,降低自然灾害对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同时,这也响应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精神。
自然灾害的发生影响到教育、价值取向、人口结构等多个方面,甚至容易造成社会冲突。以婚姻结构为例,自然灾害对婚姻结构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社会问题,它所折射出来的是突发灾难对人们心理的冲击和生活态度的改变。自然灾害的发生会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婚姻幸福,提高人们对婚姻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自然灾害也会使原先打算忍受不和谐婚姻的人果断选择离婚,提高离婚率。婚姻结构的变化会进而影响到人口结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因此,在灾害救助中除了对经济补偿以外,关注灾害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同样重要。
面对逐年递增的自然灾害损失,国际上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保险机制转移灾害风险。然而,我国目前保险业承担的自然灾害损失比例相当有限。保险的社会管理性体现在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到承保标的的风险管理中,通过预先采用科学手段防灾、灾情发生后积极参与救灾和灾后的保险赔付,最低程度地降低灾害引起的损失,发挥社会管理的功能。我国应该进行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制度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发挥商业保险赔付在灾害救济中的重要作用。政府也可以利用保险机制,转移巨灾风险,实现社会稳定。
构建我国灾害管理体系,包括有效地预防自然灾害(灾前)、及时救助(灾中)和减少灾害损失及消除自然灾害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灾后)。自然灾害的有效管理是一个综合工程,涉及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多方主体。自然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论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我们层层剥开自然灾害影响的微观机理,构建科学的灾害管理体系,指导和服务于我国的经济转型发展、地区社会和谐、以及国家稳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