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故事:一座城市温暖的记忆》精选自上海音像资料馆《上海故事》栏目开播以来的300余期节目,所收文章系对节目的故事化改写,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史话故事。全书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为讲述对象,通过讲述个人命运和社会生活变迁,以水滴汇成洪流,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历史见证人的真实讲述和影像图片资料有机结合,寻找历史记忆,挖掘精神宝藏,凸显价值导向,描摹出上海具人文关怀的集体人格。
如书中收录的《我在人民公园》《少年宫的记忆》和《记忆里的体育场馆》等有着丰富民间记忆,传播着可阅读的建筑;而《告别蜗居年代》《公交变奏曲》《记忆中的年味》等,则呈现着城市的沧桑变迁,留住了上海人的乡愁记忆。
对于老年人来说,《上海故事》是真切的回忆;对于年轻人来说,《上海故事》是历史的传承。本书是上海当代社会生活史的生动而真实的写照。
序:呵护城市的集体记忆 塑造城市的集体人格
2011年元旦,上海音像资料馆立足于为上海这座城市挖掘弥足珍贵的记忆,策划开办了电视周播节目上海故事。节目开播以来,秉承贴近百姓、抚今追昔、继往开来的原则,讲述上海故事、传承上海文化、弘扬上海精神,唤醒了无数沉睡于泛黄胶片中的声光色影,撰写了一部活色生香的上海影像志。
上海音像资料馆作为上海唯一的专业音像档案馆,收藏管理着超过100万小时的音像资料,其中包括拍摄于1898年的外滩活动影像、大量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有关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影像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全部广播电视音视频资料。这些宝贵的历史人文遗产,犹如童话中的睡美人,等待着王子将之唤醒。
而上海故事栏目的王子之吻,为睡美人重拾了生命的体温。就如同家庭会通过影集留住共同的生活记忆,上海故事通过回顾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化身承载集体记忆的上海城市影集。例如:本书中收录的《我在人民公园》《少年宫的记忆》和《记忆里的体育场馆》等一系列既有丰富历史影像资料,又有丰富民间记忆的文章,传播着可阅读的建筑,连接起了历史与现实;而《告别蜗居年代》《公交变奏曲》《记忆中的年味》和《情洒小三线》等,则呈现着城市的沧桑变迁,留住了上海人的乡愁记忆。
记得曾有人对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上海故事正是通过讲述个人命运,以小见大、以水滴汇成洪流,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节目通过历史见证人的真实讲述和珍贵影像资料有机结合,寻找历史记忆,挖掘精神宝藏,凸显价值导向,描摹出这座城市最具人文关怀的集体人格。历史岁月在这里成了将历史影像资料点石成金的魔法棒。
对于老年人来说,上海故事是真切的回忆;对于年轻人来说,上海故事是历史的传承;正是通过极具地方特色的史话故事,上海故事传承着上海的城市精神风貌,彰显着上海城市气质特征。例如:以上海品牌和中华老字号为主题的《屋里厢的三大件》系列、《海鸥照相机的故事》和《我爱星广会》等,就蕴含了太多的上海城市精神与城市荣耀。
从音像资料馆的专业角度来说,上海故事电视节目的播出推动了音像资料的编研与开发,赋予了历史影像二次生命。但我以为,唤起和守护人们对上海这座城市温暖的集体记忆,塑造起城市集体人格的文化意义更为重要。
上海音像资料馆馆长 乐建强
2018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