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全集》由茅盾之子韦韬先生授权,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茅盾研究会理事钟桂松主编。全集共41卷,再加一卷附集。1至9卷为小说;10卷为剧本、诗词、童话;11至17卷为散文,其中13卷为“游苏见闻”专集;18至27卷为中国文论;28卷为中外神话研究专集;29至33卷为外国文论;34卷为“古诗文注解”;35至36卷为回忆录;37至39卷为书信;40至41卷为日记;附集卷收有关资料。这是规模大、收集*全的总集,是研究茅盾著作的十分完备的参考材料。
《茅盾全集27:中国文论十集》收作者茅盾于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八一年问所作论文、短评、序跋、讲话等共八十三篇。其中不少文章曾由作者分别编入《鼓吹续集》(一九六二年十月作家出版社出版)、《读书杂记》(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作家出版社出版)、《茅盾评论文集》(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茅盾短篇小说集》(一九八〇年四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茅盾近作》(一九八〇年五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茅盾论创作》(一九八〇年五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茅盾散文速写集》(一九八〇年十二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茅盾文艺评论集》(一九八一年二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茅盾文艺杂论集》(一九八一年六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和《茅盾译文选集》(一九八一年九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等书,其余文章除少数几篇从未发表外,均散见于国内多种报刊,现编集出版。
篇目的排列基本上按发表或写作时间的先后为序。
如果我们承认革命的浪漫主义有多种多样的境界,那么,似乎也不能否认《渴》所表现的境界也是其中之一。
《给孩子命名》,第一人称,一九五七年,万一千余字。此篇的“我”只是串连故事的线索,不作为一个人物而成存。也可以说,作者在这个长达一万多字的作品中,本来就不打算塑造任何人物的形象,而只是打算通过四个孩子的命名,反映解放战争(一九四五年)到一九五七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通篇用的是那四个孩子的父亲对“我”讲述四个孩子命名的故事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这很容易使得结构单调,情节枯燥,然而作者却指挥若定,逸趣横生。从构思的出奇制胜这点看来,这篇小说不能不引起我们很大的注意。我们不是在要求小说的题材和体制的多样化么?
开头一段议论:“给小孩儿起名字,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又要好叫,又要好听,有时还想表明某种意义。”随后讲到旧时代有为小孩子命名为狼、虎、豹、彪的,其邻居晚年得子,即取名为“鸟枪”,以示能克住那些早早晚晚要遇见的“虎、狼、豹、彪”,使孩子得以养大。接着又讲到新时代为孩子命名都从政治意义上着想,例如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日“胜利”!纪念抗美援朝,日“抗援”等等。然后转入正文,说“我们工程局张局长的几个男孩子的名字却另是一样,日草原、日高山、日森林、日大海”。这样的名字是否仅仅从其“气魄的壮阔”来考虑呢,还是另有原因?作者借张局长的嘴巴讲了四个故事。一九四五年八月,一批干部从延安出发,经过张家口、承德,东进到了内蒙古的科尔沁中旗。阳历十二月底,大风大雪的一天,在路上遭遇到五、六十个国民党武装匪徒,通讯班(有几枝长枪)掩护干部大队撤走,现在的张局长指挥战斗,打退了匪徒后,张的第一个孩子也在牛车上生下来了。这就是草原。一九四六年春,东北的困难形势是:在前线,面临着优势敌人的猖狂进攻;在后方到处是国民党组织的武装匪徒、地下军。草原的父亲奉命带队伍剿匪,到八月中旬,队伍休整,草原的妈妈来到她丈夫部队驻地——高山丛中探望丈夫;不料只过一夜,队伍奉到新任务,立即出发,草原的妈妈匆匆回去,但已怀了孕,因是在高山上怀孕,孩子生下来后,就取名“高山”。至于“森林”是他的父亲在小兴安岭开伐森林、建设林业城市伊春(一九四八年冬)和妻子短暂同居时有的;“大海”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正在海港工程上,那是一九五三年。
《鼓吹续集》后记
《渴》及其它
关于创作和评论问题——一九六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在全国文化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短篇创作三题——与青年作者的一次谈话
读书杂记
关于曹雪芹——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
《关于曹雪芹》第三次修改后的几点说明
《红楼梦》笔记三则
举一个例子
读书笔记二则
读了《火种》以后的点滴感想
为发展社会主义新戏剧而奋斗——在一九六三年以来优秀话剧创作及演出授奖大会上的讲话
读《儿童文学》
读陆文夫的作品
一九六四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开幕词
读《冰消春暖》
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笔记
接见苏丹大使的谈话纪要
关于“中国的一日”的补充介绍
杂感一则
我和鲁迅的接触
敬爱的周总理给予我的教诲的片断回忆
毛主席的文艺路线万古长青
学习鲁迅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精神
老兵的希望
贯彻“双百”方针,砸碎精神枷锁
在《人民文学》编辑部召开的在京文学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
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白成》的访谈录
《李自成》杂感
漫谈文艺创作
外行人的祝贺
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上的开幕词
化悲痛为力量
关于培养新生力量
驳斥“四人帮”在文艺创作上的谬论并揭露其罪恶阴谋
《茅盾评论文集》前言
作家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白居易及其同时代的诗人——为路易·艾黎英译《白居易诗选》而作
需要澄清一些事实
中国儿童文学是大有希望的——对参加“儿童文学创作学习会”的青年作者的谈话
在一九七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发奖大会上的讲话
对于儿童诗的期望
在中、长篇小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介绍及研究外国文学进一解
再说几句
沉痛哀悼邵荃麟同志
温故以知新
答《鲁迅研究年刊》记者的访问
祝《地平线》出版一周年
马伶(抄自旧札记)
解放思想,发扬文艺民主——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及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少儿文学的春天到来了!——为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作
两本书的序
外国戏剧在中国
“左联”五十周年题词
关于《彩毫记》及其它
答北京语言学院留学生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序
关于选编《草鞋脚》的一点说明
《茅盾论创作》序
追念吴恩裕同志
在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书面发言
《小说选刊》发刊词
与巴西驻京记者莫隆的谈话
《柳亚子诗选》序
魔术万岁
读茹志鹃小说稿的笔记
写在《给初学写作者的信》前面
一点希望
茅盾自传
与爱尔兰留学生房义安的谈话纪要
梦回琐记
欢迎《中国通俗文艺》
《茅盾译文选集》序
《茅盾文艺评论集》序
欢迎《文学报》的创刊
《茅盾文艺杂论集》序
《张闻天早期文学作品选》序
外文版《茅盾选集》序
重印《小说月报》序
《草原上的小路》序
《谈生活、创作和艺术规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