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兼容并蓄的名家胸怀,深入浅出的百姓角度,目光犀利的藏家见解,晓畅通俗的作家笔触,向读者集中介绍了古端名坑的采石情况、端砚琢制的千年历史、端砚名品的鉴定特征以及现代端砚的琢制特色,并结合实例逐一指出历代诸坑端砚的鉴藏要点与市场走向,可谓是一本短小精悍的古端砚集大成之作。
谢明先生是作家,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著名的端砚理论家与古端砚鉴赏家。他走遍了肇庆的山山水水,考察了端砚的古今砚坑,拍摄了许多难得的砚坑资料,还收藏了许多古代名端砚,对端砚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作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谢明先生的古端砚研究文章,不断见诸《中国文物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西江日报》、《中国文房四宝》、《文物天地》、《收藏·拍卖》等几十家报刊。
本书是收录了谢明先生关于古端砚研究的文章。本书以兼容并蓄的名家胸怀,深入浅出的百姓角度,目光犀利的藏家见解,晓畅通俗的作家笔触,向读者集中介绍了古端名坑的采石情况、端砚琢制的千年历史、端砚名品的鉴定特征以及现代端砚的琢制特色,并结合实例逐一指出历代诸坑端砚的鉴藏要点与市场走向。
谢明,广东肇庆端州人。现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高级顾问、特聘古端砚专家、肇庆市端砚协会顾问、肇庆市博物馆端砚鉴定专家组成员、肇庆市作家协会理事。20多年来收藏研究古今端砚,收藏历代古端砚300多方。多年来在《中国文物报》《文物天地》发表古端砚鉴赏文章20多篇,在《中国文房四宝》、《收藏》、《人居》、《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报刊发表古端砚鉴赏文章30多篇。2004年谢明获“肇庆市端砚事业贡献奖”与“端砚论著奖”。
序
壹 市场投资取舍
稳中益旺有千年(1)
古端砚投资的价格评估(9)
在平凡古砚中“淘金”(16)
并非“越古越值钱”(19)
古砚的残缺美与投资取舍(21)
不必名坑话“古端”(23)
端砚的仿古与伪古(25)
伪古端砚的辨伪要点(26)
古端砚鉴伪二例(27)
古端砚的“假眼”(29)
“假眼”的鉴别(31)
伪古的旧砚后刻铭(32)
贰 珍同拱璧唐端砚
端砚产生的年代考证(33)
第一名坑老坑(水岩)(34)
湮没的名坑——龙岩(37)
雄风大气的主流砚式(38)
简朴而有变的形制(40)
不事雕饰深藏玄机(42)
下岩罕品“黑端”(44)
造型独特的屐形砚(45)
附:寻访端砚名坑——水岩洞(46)
叁 中国砚高峰宋端砚
第二名坑“坑仔岩”(49)
位列四大名坑的宋坑(50)
有种无坑的绿端(51)
老苏坑的传说(52)
从端砚文化鉴端砚(53)
丰富多姿的形制样式(54)
山水雕饰之祖兰亭砚(56)
独创经典砚式抄手砚(58)
宋端砚的盛世之风(59)
南宋闺阁砚(60)
牡丹朵花砚赏析(61)
思古悠悠圭样砚(62)
素朴的砚砖与砚板(63)
“错版”古端子石砚(65)
佳人芳泽润古端(66)
“千里之行”古履砚(68)
岳飞砚的流传与散失(70)
附:端山上的古砚坑群(73)
肆 雄浑粗放元明砚
端砚文化留痕为镜(75)
雄豪稀有元端砚(76)
元端砚的特殊纹饰(77)
磨穿砚堂难得一见(78)
西江“佳肴”嘉鱼砚(79)
绝产之珍宣德岩(80)
价值不菲白端砚(82)
“天砚”与“随形”(84)
诗情画意之特写雕饰(86)
古端奇品——砚山(87)
墨海与墨注(89)
刮目相看绿端砚(92)
不见美人见丑蟾(93)
小鸾砚、二乔砚与脂砚(94)
附:如雪如玉的“白海棠”(96)
附:白端寻踪画图中(97)
伍 精湛绝伦清端砚
盛世端砚再耸高峰(101)
高档名坑麻子坑(102)
砚坑多达七十种(104)
“斧柯东”之崛起与特征(105)
白端石与白锦石(106)
两种美妙的白端石(107)
非粉非晶与形制雕饰(109)
老坑佳石越出越奇(111)
时代风格与自我风格(112)
曼妙联翩的题材内容(113)
鉴砚须循端砚学(116)
砚铭共赏之开辟(117)
最是销魂闺秀砚(118)
寻觅古端人物砚(120)
相思一夜梅花发(122)
古端“状元砚”(123)
儒家大雅“书卷砚”(124)
清莲砚高且洁(125)
关于白端砚石“有两种”的探讨(127)
附:文房异宝“白端笔掭”(133)
附 现代端砚投资收藏
谈谈现代端砚的收藏(135)
多色端砚鉴赏(136)
特色端砚的收藏(139)
大砚、小砚与“反派砚”(142)
稀缺坑种简介(143)
端砚石质石品的鉴赏(149)
端砚收藏新宠“斧柯东”(151)
老坑大西洞“春水荷塘砚”(155)
典水梅花坑星辉龙潭笔洗(156)
附:“金包翠”端溪子石大水丞(157)
附:天然水晶墨池端砚(158)
附:珍罕奇石作镇纸(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