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堰商道地处重庆至贵州的必一经之路,是川黔古盐道上一个浓墨重彩的华彩片段。从晚清激荡传奇的青草坝,到今天神奇秀美的双胞胎村,古老的青堰见证了近代百风云际幻,是巴渝商业文明由传统走向现代沧桑历程的缩影。
一条石板铺成的古道,静静地沉睡在山间及膝的荒烟蔓草中,随着山势的起伏,错落绵延伸向远方。铺路的石板已经被岁月打磨成沧桑的模样,野草和青苔在石板上恣意攀爬,覆盖住一段尘封的历史。唯有石板上的裂纹和那破碎的边角,诉说着曾经的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在青堰附近的起伏群山中,时常能够看到这样沉睡的古道。阳光透过树荫聚散成模糊的光影,在古道间徘徊流转,如时光不息的沙漏。青堰沧海桑田的百年变迁,像一场经年迷醉的旧梦,和草木的枯荣、人世的兴衰一起,浮沉进亘古的地老天荒。
青堰近代风云变幻的百年历史,是古老的巴渝商业文明由传统走向现代沧桑历程的缩影。川黔盐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三大官道之一,“青堰商道”地处重庆至贵州的必经之路,是川黔盐道上一个无可替代的华彩片段。从旧社会激荡传奇的青草坝,到民国时动荡变迁的青堰场,从解放后蛰伏待发的青堰村,再到今天重获生机、焕然一新的双胞胎村,古老的青堰商道见证了兴衰,见证了成败,见证了繁荣与阵痛,见证了新老文明激烈碰撞中青堰的每一次蜕变。
悠长的马铃声再次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敲醒青堰的繁华往事。
清朝道光三年(1823),一群年轻人走出了环绕着青草坝的群山。
贵州素不产盐,历史上贵州人民所食之盐主要是川盐、淮盐、粤盐和滇盐,其中川盐所占的比重最大,川黔盐道途经江津、四面山、双凤至贵州,作为古代巴蜀地区对官道的重要补充,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黄金商业通道。当时各地运往贵州的盐、货物都要经长江、笋溪河水运达江津中山码头,之后再经由陆路转运。而从江津到贵州之间的道路遍布崇山峻岭和高峡深谷,盐道只能或铺石梯,或绕岩凿道,地势艰险,车马难行。以往行走于这条盐道的多是贵州的人力挑夫,他们随身带一根“T”字形的手杖,赶路时,这根手杖便是最大的助力,走累了,便坐在手杖上休息。
清朝道光年间,青草坝人开始成立马帮,以骡马为脚力,在陡峭的群山之间从中山码头到贵州转运盐和货物。
序:青堰往事
第一章 源
泉佑青堰,成双成对成好事
第二章 万物生
如梦青堰
岚霭
惊蛰
石中树
双碉楼
得胜铃
樱花祭
石林
野蜂
第三章 鸣蝉
鸣蝉
星空
求道
虎道
三王菩萨
大红岩洞
双生祭
曲拔庙
八卦山
蝙蝠洞
笋溪玉
迎亲
……
第四章 秋韵
第五章 冬藏
第六章 灵萃(重庆青年作家分作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