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
简单,是一种境界,是人生心境上的历练、豁达;
简单,是一种生活态度,是经历人生后的一份精髓。
《瓦尔登湖》人与自然和美共存的赞歌
十九世纪初叶,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刚摆脱战争创伤,元气得以恢复,国内经济有了迅速发展,跻身一流经济大国。日新月异的科学发明创造与大规模开发自然,一方面使美国人过上了空前富裕舒适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由于掠夺性开发自然,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原先淳朴恬淡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销声匿迹。这时候,有一位独具慧眼、颇有忧患意识的伟大思想先驱,切中时弊,大声疾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就是新英格兰著名作家、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始祖亨利?戴维?梭罗。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一个商人家庭。康科德四乡风景如画,梭罗喜欢经常到野外去,独自徘徊在树木花草、鸟兽鱼虫间,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1833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好学不倦,是班级里的优等生;1837年毕业后返回故乡任教两年(18381840),还当过乡村土地测量员。他毕生酷爱漫步、观察与思考,写下了大量日记,积累了日后进行创作的丰富素材。他与大作家、誉称美国文明之父爱默生(RalphWaldo
Emerson,18031882)投契,于18411843年住在爱默生家里,成为后者的门生兼助手。于是,他弃教从文,在爱默生的激励下开始写诗与论说文,起初给超验主义杂志《日晷(guǐ)》撰稿,随后也给其他报刊撰稿。
1845年,他在离康科德两英里远的瓦尔登湖畔(爱默生的地块上,事前征得门师同意)亲手搭建一间小木屋,在那里度过了两年多的岁月,完成了两部作品《康科德河与梅里麦克河上一周》和《瓦尔登湖,或林居纪事》(均在他生前出版)。1847年梭罗返回康科德居住,其后从事写作、讲学及观察、研究当地动植物,偶尔也出门做短程旅行,以广见闻,为日后创作打下坚实基础。有时,他还得到父亲的铅笔工厂去挣点钱维持生活。1862年5月6日,梭罗因患肺结核不幸去世,年仅四十四岁。他生前一直默默无闻,并不为同时代人所赏识。直到二十世纪,人们才从他的不朽杰作中普遍地认识了他。实际上,他真正声名日隆,还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
1846年2月4日,梭罗在独居瓦尔登湖畔期间,曾经给康科德乡民们做过一次学术性的演讲,题为《托马斯?卡莱尔及其作品》。演讲结束后,乡友们如实相告,对于这个不可理喻的苏格兰诗人其人其事,他们压根儿不爱听。说真的,他们很想听听梭罗谈谈个人湖畔林居的所见所闻。对于乡友们的这一要求,梭罗倒是心领神会。于是,在1847年2月10日,他以《我的个人经历》为题,在康科德再次登台演讲,结果令他喜出望外,他受到听众们空前热烈的欢迎。听众们甚至劳驾他在一周后再演讲一遍,希望他的讲稿还可以进一步增补内容。
是故,此次以及后来类似的演讲成为《瓦尔登湖》一书的雏形,并于1847年9月完成初稿,1849年打算出书,可万万没想到会受到出版遭拒的挫折。因此,他不得不历时五载,将此书反复修改、增补、润饰,前后计有八次之多,终于使它成为一部结构紧凑、文采斐然的文学作品。《瓦尔登湖》在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迄今已有二百种以上不同的版本,同时在国外也有不计其数的各种不同语言的译本。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 美国作家。哈佛学院(今哈佛大学)毕业。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成为超验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写过许多政论,反对美国侵略墨西哥,支持废奴运动,曾发表演说为起义失败的约翰·布朗申辩。主张人类回归自然,曾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体验简朴生活,并以此为题材著有散文作品《瓦尔登,或林中生活》。还写有散文《郊游》《缅因森林》等。
《瓦尔登湖》人与自然和美共存的赞歌
省俭有方
我的住地;我的生活探索
阅读
闻籁
离群索居
来客
种豆
村子
湖
贝克农场
更高的法则
鸟兽若比邻
室内取暖
原住民;冬日来客
越冬鸟兽
冬日瓦尔登湖
春
结束语
附录:
新的桃源是耶?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