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鱼类多样性与资源保护》在对珠江口水域鱼类资源调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实地考察及对比过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编撰完成。内容包括珠江口浮游生物与底栖生物概况、鱼类多样性、常见鱼类的遗传分析与资源评估等多个方面。书中内容综合反映了近一个时期有关珠江口鱼类多样性及保护的研究成果,对开展珠江口鱼类多样性与鱼类资源的保护具有科学参考价值。《珠江口鱼类多样性与资源保护》适合水产养殖、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鱼类资源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与管理工作者阅读参考。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度居世界前列,约18000km,其间分布着众多具全球代表性的河口和海湾。河口和海湾蕴藏丰富的资源,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独特,是联系陆地和海洋的纽带,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全球生态平衡和调节气候变化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口海湾也是人们认识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和管理海洋的前沿,是当今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以河口海湾为核心构成的海岸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广袤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既承担了“地球之肾,,的角色,分解和转化了由陆地转移来的巨量污染物质,也起到了“缓冲器”的作用,抵御和消减了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内陆的影响。河口海湾还是我们建设海洋强国的前哨和起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均位于河口海湾,这里同样也是当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要地。加强对河口海湾区域的研究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行动。
最近20多年是我国社会经济空前高速发展的时期,河口海湾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亟待深入研究河口海湾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现状,摸清家底,制定可持续发展对策。庄平研究员任主编的“中国河口海湾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出版工程,,经过多年酝酿和专家论证‘被遴选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并且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是我国河口海湾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进展的最新展示。
该出版工程组织了全国20余家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一批长期从事河口海湾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的专家学者,编撰专著28部,系统总结了我国最近20多年来在河口海湾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北起辽河口,南至珠江口,选取了代表性强、生态价值高、对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的10余个典型河口和海湾,论述了这些水域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总结了资源养护和环境修复的技术进展,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这些著作填补了河口海湾研究基础数据资料的一些空白,丰富了科学知识,促进了文化传承,将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资料,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广大读者提供科普知识,具有学术和实用双重价值。
李桂峰,男,搏士,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珠江及其河口渔业资源评价和增殖养护技术研究与示范”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河口与内陆水域鱼类资源与利用研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珠江口概况
一、珠江口地理位置与基本特征
二、珠江口水环境概况
第二节 饵料生物
一、浮游植物概况
二、浮游动物概况
三、底栖动物概况
第二章 珠江口鱼类组成与资源现状
第一节 鱼类组成与特点
一、种类组成
二、分类组成与特点
三、鱼类生态类群组成
四、鱼类种类数的时空分布格局
第二节 鱼类资源现状
一、丰度组成特点
二、生物量组成特点
三、主要优势种及其时空差异
第三节 珠江口外来鱼类
一、外来鱼类及其入侵机制
二、珠江口外来鱼类组成与生物学特性
三、外来鱼类进入对河口生态系统影响初步分析
四、外来鱼类管理建议
第四节 珠江口鱼类组成与资源现状评价
一、珠江口鱼类组成特点与历史变化
二、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
三、珠江口鱼类优势群体
四、珠江口鱼类组成与资源变化的主要胁迫因素
第三章 珠江口鱼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第一节 珠江口鱼类群落结构分析
一、群落相似性
二、群落扰动状况
第二节 珠江口鱼类群落多样性的时空分布
一、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分布格局
二、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分布格局
三、功能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分布格局
第三节 珠江口鱼类群落与多样性评价
一、珠江口鱼类群落时空差异
二、珠江口鱼类多样性
三、珠江口鱼类群落受扰动状况
第四节 珠江口鱼类多样性与资源保护措施建议
一、减少污染,加强鱼类关键生境保护
二、合理捕捞,适当延长休渔期,增设禁渔区
三、增殖放流,补充和恢复特定鱼类种群资源
四、建设人工鱼礁,为鱼类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
五、控制外来物种,保护土著鱼类
六、开展生态调度,减小水利工程对河口生态系统影响
……
第四章 珠江口几种常见鱼类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