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在梳理社会学理论研究传统基础上,对社会认同的理论视域和学科视角予以明确。同时,结合动态的历史变迁过程,将社会认同及其整合机制的研究置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围绕互联网时代社会认同的发展变化,通过对一些典型的网络现象和网络事件的研究,进而辩证分析互联网时代社会认同及其整合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后对互联网时代社会认同的整合机制和重构路向进行了构建和探索。 具体而言,互联网时代中社会认同的整合机制包括多重身份的协商机制、多元利益的协调机制、文化观念的凝聚机制、认同信息的互动机制、社会情绪的安全阀机制。与此同时,也需要对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认同进行引导和重构,以提高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度。其中,重构理念即“以文化为核心、以信息为资源、以身份为动力、以社群为归属”,重构资源则包括传统文化资源、中华民族的族群文化等社会认同的基础性资源,同时,还要在外在条件上给予一定的推动,这些外在条件主要包括:网络认同平台的建构、网络舆论现实化的促进条件、网络信息的过滤机制以及多元网络协商机制的建立。
张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吉林大学社会学学士、硕士。现任济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校聘“学术新秀岗”。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社会学、社会学理论、青少年发展。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社科项目总计9项;参著教材2部;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国青年研究》、《人文杂志》、《兰州学刊》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有1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各类科研、教学奖励18项,其中,首位获奖10项,包括济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协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等,参与获奖8项,包括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一等奖等。2010年获得“济南大学青年教学能手”光荣称号。
前言
第一章 社会认同研究进路
第一节 社会认同的学术史
第二节 当下“认同”研究述评
第二章 社会学视域下的时代变迁与社会认同
第一节 社会认同的社会学研究
一、认同、自我与身份
二、社会认同中的社会秩序与变迁
三、社会认同研究传统的开启
第二节 社会认同的基础
一、社会认同的结构基础、观念框架与关系根基
二、社会认同的建构逻辑、资源与动力
第三节 网络空间的社会认同
一、文化:身份认同的主维度
二、公众、信息、社会生活:社会认同的重要标志
三、网络空间中文化认同的重要特征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社会认同的分化和冲突
第一节 虚实结合的认同主体
一、现实与虚拟:两种身份
二、两种身份下的认同过程
三、两种身份下的认同冲突
四、两种身份下的认同结果
第二节 传统社会认同基础的分裂
一、时空基础的变迁
二、国家、市场与社会的新格局
三、身份认同基础的虚拟化和碎片化
第三节 社会认同过程的主动性和建构性
一、主动性认同的增强
二、建构性认同的增强
三、网络社会认同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第四节 社会认同机制的多元化与动态化
一、从单一到多元: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认同机制
二、从静态到动态: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认同基础
第四章 网络空间中社会认同的动力和资源
第一节 网络认同:网络空间里的社会认同
一、网络认同界定与识别
二、网络认同的主动性、建构性、流动性
三、网络认同的力量
第二节 网络空间中社会认同的动力结构
一、社会生活:认同内容的源动力
二、媒介空间:认同环境的推动力
三、公共交往:认同主体的内驱力
第三节 信息:网络空间中社会认同的资源
一、信息即资源
二、社会记忆与社会认知
三、信息对公共空间的整合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社会认同的整合机制
第一节 多重身份的协商机制
一、身份协商理论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多重身份
三、建构互联网时代的多重身份协商机制
第二节 多元利益的协调机制
一、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利益格局
二、多元利益格局中的社会认同
三、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利益协调机制
第三节 文化观念的凝聚机制
一、文化与信息
二、互联网时代社会认同的文化转向
三、网络共同体的文化基础
四、文化观念凝聚机制的构成
第四节 认同信息的互动机制
一、媒介即信息
二、信息与认同
三、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认同
四、认同信息的互动机制
第五节 社会情绪的安全阀机制
一、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情绪及其表达
二、安全阀机制及其构成
三、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阀”
四、社会情绪“安全阀”机制的建立
第六章 互联网时代社会认同的重构路向
第一节 重构理念
一、以文化为核心
二、以信息为资源
三、以身份为动力
四、以社群为归属
第二节 基础性资源的运用
一、传统文化资源
二、中华民族的族群文化
第三节 外在条件的供给
一、网络认同平台的建构
二、网络舆论现实化的促进条件
三、多元网络协商机制的建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