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集体行动事件近年频繁发生,但无论延续多年的维稳体制还是目前进行的治理尝试其效果都不佳。有理由认为,农民工集体行动的频发和城镇化进程关联,并受到农民工代际分化的影响。本书拟从"社会现实-共同意识-集体行动"三环节解析农民工集体行动产生的动态机制,借助调研案例和调查数据,通过SEM方法和个人-集体认同模型,综合运用多种计量和博弈分析工具论证这一假设,进而提出着眼全局和长远的农民工集体行动事件治理思路。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现实背景与理论研究 1
1.2 本书的写作价值和主要内容 4
1.3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概念界定 6
第2章 动态视角的农民工集体行动产生 11
2.1 集体行动的社会认同模型 11
2.2 选择的次序:不行动、个人行动、集体行动和退出行动 12
2.3 基于集体行动的社会认同模型和行动选择的一个计量实证 16
2.4 扩展讨论:相机抉择和动态视角的农民工集体行动 21
2.5 本章小结 30
第3章 同期群效应下的农民工集体行动演变 33
3.1 集体行动模型的演进:动态模型和个人-集体综合模型 33
3.2 异质的个人特征和行为决策:第二代农民工及其集体行动的不同 38
3.3 变迁的社会与改变的个体 48
3.4 扩展讨论:同期群效应下的农民工集体行动 58
3.5 本章小结 62
第4章 策略与农民工集体行动的终结 64
4.1 不参与:参与的另一面 64
4.2 失败的集体行动和农民工的再次迁移流动 78
4.3 扩展讨论:城镇化进程中的有限理性经济人 84
4.4 本章小结 88
第5章 基于城镇化进程推进的农民工集体行动治理 89
5.1 基于城镇化进程推进的农民工集体行动治理的必要性 89
5.2 基于城镇化进程推进的农民工集体行动治理的障碍 91
5.3 基于城镇化进程推进的农民工集体行动治理的目标和原则 95
5.4 基于城镇化进程推进的农民工集体行动治理的政策措施 95
参考文献 104
后记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