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研究》主要探讨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问题,这里的“偏离义”包括“预设、预期、理想认知模式”的偏离,同时还包括句子隐含的“偏离义”,我们把“偏离义”上升为汉语被字句的高层构式义。最后,为了更好、更充分地分析汉语被字句对理想认知模式的“偏离”问题,《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研究》具体又以“事件类型”为起点,以“小句”为基本单位,对汉语被字句进行系统梳理,发现了汉语被字句六种主要的“事件类型”:“言说类”事件、“认识类”事件、“位移类”事件、“击打类”事件、“计量类”事件和“致使类”事件,我们发现它们在“偏离义”上各有不同的表现,从而补充了前期“理想认知模式”偏离义的研究。
本书缘起笔者一直以来对“汉语被字句”研究的关注,在早期对汉语被字句进行结构功能考察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博士在读期间对形式句法和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补充学习,尤其是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深受Lakoff、Talmy、Langacker认知语言学观点的影响,逐渐尝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思考汉语被字句问题。本书具体研究内容“偏离义”正是的缘起于对以上国外理论研究与反思所形成的初步判断。在研究方法上,当与博士生导师柳英绿教授讨论“饭被吃了”到底能否说的问题时,笔者深深地受到了启发:在进行语言研究时,我们通常习惯性地思考能说的例子,如“桌子被做成两条腿”为什么能说?但我们却很少思考“桌子被做成四条腿”这样的句子为什么就不能说?语言里不能说的例子要远远多于能说的例子,由此推演开来:我们从“不”中找问题,可能会找出更多的“真问题”!本书力求给“不能说的例子”以更多的关注,从而使研究进行得更充分、更深入。
本书的撰写不得不感谢2011年10月28日至31日张谊生教授用学科科研经费在“桂林”举办的“第一届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间歇时同各位专家与同行的交流。当时的讨论是围绕例句“饭被吃了”为什么成立上的疑问展开的这促使笔者最终下定决心用“偏离义”系统揭示汉语被字句在句法语义上的特点。后来,我们又以此为问题形成了两篇小文章(本书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在2012年8月10日至12日,由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主办、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协办的第五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和2012年10月19日至21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六届汉语语法专题“汉语语序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进行宣读,从“个案”分析人手,探讨了汉语被字句对理想认知模式的偏离问题,并听取了诸多专家学者的修改意见。以此为基础,笔者又进一步做了第一章与第二章有关“预设偏离”与“预期偏离”的研究。在此,我们对这两个比较有影响的国内汉语语法研讨会的倡导者上海师范大学的齐沪扬教授与华中师范大学的邢福义教授表示崇高的敬意!正是前辈学者打造的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才使得年轻学者有了更多提高与学习的机会。
笔者非常感谢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时(2014.5.26),刍5韶华教授、吕明臣教授、吴长安教授、岳辉教授、刘富华教授诸位专家学者所给予的很多批评意见,这些意见对笔者今后的研究启示良多,对此笔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博士论文的写作,还受到“吉林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杰出人才培育资助计划”的研究资助。另外,我在读博士期间主持结项的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复合被字句研究”(项目编号:11544009)、“大庆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SG01)、大庆师范学院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汉语被字小句研究”(项目编号:08SQ08)也都为本著的撰写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以上项目研究与资金的帮助与支持,才使得本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特此致谢!
我要感谢辽宁大学的唐厚广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的程邦雄教授、山西社会科学院的李小平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的谢晓明教授,正是前辈学者对新人的关注,才使得笔者得到更多的锻炼与成长、学习的机会。另外,我还要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禹平教授,是她在给予笔者论文指导的同时,又进一步完善了笔者的性格,让笔者能够更好地处理学问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时至今日,每当学业上有些成绩、家庭生活顺遂时,都能得到禹平老师的鼓励与支持,在此笔者也深表感谢。当然,我特别要感谢我的三位大学老师——杨波老师、王佳泉老师和王学谦老师,思辨能力的培养恰恰源于这三位长者的启发与一路提携!
颜力涛,1979年11月生。副教授,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现任教于辽宁大学文学院,主讲研究生语用学、语法学课程,本科生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课程。现为辽宁省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语文研究》《汉语学报》《汉语学习》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已结题),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一项、省教育厅项目一项及校级项目若干。论文获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一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佳作奖一项, “第五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香港)语法新秀二等奖一项。成果被TaiwanJournal of Linguistics、《中国社会科学报》《黑龙江日报》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索引或评论。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汉语被字句的“预设偏离”问题
第一节 “预设”的分类
第二节 语义预设问题
一 存在预设与事实预设问题
二 事实预设与非事实预设问题
三 过往经历预设问题
四 汉语被字句语义预设的偏离问题
第三节 语用预设问题
一 “被自杀”的个案分析
二 汉语“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的语用预设偏离问题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汉语被字句的“预期偏离”问题
第一节 “预期偏离”的类型
第二节 汉语被字句“预期偏离”现象的考察
一 目的预期偏离
二 情理预期偏离
三 背景预期偏离
四 心理倾向性预期偏离
五 满足性预期偏离
六 超预期量信息
七 负预期量信息
第三节 “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的重新阐释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汉语被字句“理想认知模式”偏离
第一节 “人对物”模式的偏离
一 “吃”与“饭”理想认知模式的建构
二 偏离理想认知模式的证明
三 理想认知模式与语境间的互动
四 汉语被字句的理论阐释
五 对“被自杀”类特殊被字结构研究的启示
六 小结
七 余论
第二节 “人对人”模式的偏离
一 人际关系的理想认知模式
二 偏离人际关系理想认知模式的证明
三 汉语被字句构式义的统一性解释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汉语被字句的事件类型
第一节 言说类事件
一 称呼类
二 表达类
三 传播类
四 指令类
五 评判类
六 哄骗类
四 关联致使事件
五 致使类事件的完形偏离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