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口才系列丛书”从语言艺术的基本规律入手,从人类交往活动的心理分析着眼,为青少年进入社会后交际语言的培养、性格培养等提出了有益的方法。
《机智口才》是《好口才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主要培养人的语言能力。
跨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活动空间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频繁、更紧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输入和输出信息。人际交流和沟通,已经成为每个人须臾不可或缺的阳光、空气和水。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们在工作中交谈,在政治上辩论,在经济战场上驰骋,在生活中尽情地挥洒和展现自己的才华,离不开口才这个“好风”,口才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从木桶理论考量,光是“酒好”还不行,满腹经纶而木讷寡言,很难在现代社会进退自如。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可以决定一切。
口才是人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通行证。戴尔·卡耐基说:
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人际沟通和口才等综合素质。
这个成功学的公式已经为大多数人所认可,而这举足轻重的85%,恰恰是很多人成功的绊脚石。这个比例虽然有些夸大,但俗话说“成败是说出来的,机遇是听出来的”,并非空穴来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人将舌头和原子弹、金钱并提,称之为征服世界的“三大威胁力量”。这里的舌头代表口才,原子弹代表科技水平,金钱代表经济基础。发展到当下,口才与美元、互联网也可视为人们在职场赖以生存和竞争的“三大战略武器”。
口才好不一定是人才,但要成为人才不能没有好口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那些能在各种场合充分展示自己才智、才学、才华的人,那些自然而然成为“意见领袖”的人,恰恰都思维敏捷、思路清晰、能言善辩、出口成章。拿破仑曾说过:“我们用语言来统治世界。”这里的语言不是一般的语言,而是口才。以政治人物为例,他们往往具有口才非凡的特点,像马克思、列宁、林肯、丘吉尔、罗斯福、戴高乐、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鲁迅、闻一多等杰出人物都口才超群,留下了许多令后人反复传诵的佳话。可以说,没有良好的口才,就不可能成就这些伟大人物。今天,虽然有了大众媒介、移动终端、微信微博等传播工具,但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还是决定一个人综合能力高低的极重要因素。
这套《好口才系列丛书》,分为处世、社交、演讲、幽默、机智、辩论六个方面。他们有共性,又各有其特点。共性如都要表达自己的思维和观点,要掌握丰富的语言词汇,语言具备严密的逻辑结构,要有一定的节奏和语气。不同之处如演讲就需要话语的形象感,并让这些形象在听众的脑海中流淌,深深地影响听众,如电视片“动物世界”中的台词:“夕阳西下的非洲大草原,富饶辽阔美丽多姿,碧绿的青草散发着迷人的幽香,各种动物在尽情地奔跑着,跳跃着,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没有形象感的讲话,很难在演讲中吸引听众。其他如处世口才、社交口才、幽默口才、机智口才、辩论口才,亦各具特点,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学习并掌握其要诀。
为了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培养良好的口才,我们组织一些作者,编写了这套《好口才系列丛书》。口才类书既可结合语言学、信息科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写得很深奥,也可以写成一部以理论为主的教材,还可以结合实际的例子写成通俗读物,而这套丛书属于第三类,可以作为课程教学的课外读物,对培养好口才具有助益。书稿的编写,由众多作者完成,我看过全书稿件,提了些修改意见。由于出于众手,错误之处敬请谅解,写作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同类著作,在此一并谢过。
汪启明,西南交大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导,教授委员会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中方言资料整理、辑录及数字化工程”首席专家,四川省第十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主持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出版著作《先秦两汉齐语研究》《考据学论稿》《中上古蜀语考论》《推十书·已刊稿》等34部。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
彼得大帝的信使
——虚张声势法
王顾左右而言他
——难得糊涂法
不传为传的学问
——故作神秘法
上帝创造的最完美的驼背
——借用诡辩法
白乌鸦和黑天鹅
——假话不假法
如果狗单独坐车,即可视为乘客
——矛盾妙用法
成熟与世故的距离
——化朽为奇法
谁能分开河水和海水
——精确诡辩法
一加一到底等于多少
——利害相陈法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巧钻空子法
抗清少年巧骂洪承畴
——迂回制胜法
罗斯福借说笑话解窘境
——以柔克刚法
一副寿联带来官运
——巧用恭维法
马克·吐温的窃窃私语
——环境控制法
罗斯福决定制造原子弹
——以史为鉴法
丘吉尔一丝不挂对总统
——自我解嘲法
刘绍棠巧释文学的真实
——把握时机法
安徒生针锋相对反击对手
——如法炮制法
把握脉络循序渐进
——层层剥笋法
纪晓岚智释“老头子
——将错就错法
叶剑英巧借钢盔比警卫
——设喻类比法
黄兴智脱虎口
——刚柔相济法
尼克松的“棋盘演说
——巧拉家常法
梁晓声智答记者问
——话题转移法
“上帝能创造一块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吗
——陷敌两难法
东方朔智救乳母
——正话反说法
“皮箱”与“金表
——诱人入套法
潜水艇被画成钢铁棺材
——危言耸听法
球王贝利的戒烟
——晓以利害法
孙膑装疯免祸殃
——假痴不癫法
平原君取悦食客
——收揽人心法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投石击浪法
日颂千遍观世音,菩萨烦不烦
——巧创氛围法
“坡”是“土之皮”,“滑”为“水之骨
——旁敲侧击法
“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遥
——以毒攻毒法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借古讽今法
爱迪生与他的发报机
——火线侦察法
见仁见智妙趣横生
——巫婆魔窗法
发明家莱特的演讲
——一语惊人法
李自成与陈圆圆的对白
——就实回话法
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解释
——仿照讽喻法
来俊臣依样画葫芦
——请君入瓮法
罗伯斯庇尔勇救少女
——强势进剿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移形换位法
卡耐基巧言说服饭店经理
——欲擒故纵法
烤肉上哪来的头发
——揭露马脚法
“女人最合适的场所是在卧房
——以退为进法
周恩来的机辩谈锋
——妙语巧辩法
旁敲侧击投其所好
——敲山震虎法
谐趣婉拒抢机截答
——以变应变法
一滴水中也能看见太阳
——小中见大法
一个鸡蛋能作为家当吗
——以虚掩实法
林肯智救朋友的儿子
——腹背夹击法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指桑骂槐法
书法竞赛中的巧问妙答
——出其不意法
“谐音”词语的妙用
——一语双关法
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
——举例反诘法
马戏团的丑角
——迂回论证法
天子之怒与士人之怒
——软硬兼施法
古人偷窃后人诗
——移花接木法
“你为什么不到地狱去
——以谬制谬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