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山水动人心。两年多时光,张鑫华见证了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变化,为自己增长了一份弥足珍贵的阅历和见识。那些朴实得如山野中的土块般的农民,他们是大地的主人,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让他看到了活生生的人间百态,比直线加方块的军营要丰富多少倍。于是,张鑫华心里涌起一个念头,把村里发生的这些故事,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本简单的驻村日记,不仅记录着张鑫华两年来的工作经历,也记载了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芳华岁月,一段亲近山水大自然的生命旅程。
本书是一部以“日记体”形式撰写的反映当前“三农”问题的作品集。
全书分为感悟篇、村事篇、人物篇、政论篇、故事篇、回忆篇,内容包括村民小传、村事风云、时政评论、个人感悟等。重点突出了人民主体地位和乡村大美,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古老的农耕传统与当前土地利用的多元化,以及广大农民在摆脱贫困、迈向小康社会中的铿锵足音。
走向广阔天地
今天是冬至。古人说“冬至一阳始”,是说这一天阴至极,阳始生,数九开始,意味着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2017年的冬天不冷,气候比较干燥,至今未像模像样地飘上一阵雪花,太阳暖洋洋地照着,炉火点燃后只需一袋烟的工夫,屋子就暖意融融了。窗外,那两只花喜鹊站在栅栏上叽叽喳喳地问候个不停,村里不时传出玉米脱粒机的轰鸣声,秋收的喜悦还在村庄上空弥漫。让人感觉冬天远未到来。
刚刚接受了市委组织部对派驻“第一书记”的考核,我知道,我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南倒拉板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父老乡亲的喜怒哀乐,都将化为我人生中的美好回忆。
不知谁传递了我要离开的消息,这几天来办公室的村民明显多了起来。他们有事没事就来坐一会儿,说不上几句话就走了,来了就是问候,他们不会说那些场面上的客套话。
64岁的五保户郭根元,早上就喝了几杯酒,在我屋里来回走了好几圈,粗糙的大手梳拢着头上几根稀疏的头发,微醺醉眼,看着我嘿嘿嘿地笑半天不说话,小黑狗伸出右腿和我握手,似乎也有告别之意。两年多来,我已然和郭根元成了朋友,他进我的办公室很随意,凑到窗前看我在屋,推门就进来了。一小袋新摘下的白里透红的沙果,几个熟透了的带着阳光和泥土味道的西红柿,一把丁香树下的野蒲公英。总之,他会时不时地把菜园里新长成的时令瓜果送到我的办公桌上,并用含混不清的语言赞美这些绿色食品,我也送他点儿茶叶、酒或者从市里带来的东西,他从不推辞,也不说感谢之类的客套话,可能认为朋友之间就应该坦诚相见。收拾东西时,我把一些衣物都送给了他。他问我:“你真的要走吗?”我说:“真的走。”他问:‘‘还回来吗?”我说:“会经常回来看大家的。”他又不解地说:“回去做甚,在哪干活还不是一样!”我就说了几句工作分工不同的话,不知道他是否听得明白。他不再问了,环视四周,似乎想帮我做点什么,又不知道该干啥。于是,转身去外面提了满满一桶煤块,把屋内的炉火捅旺,带着小黑狗走了。我心知他有情感,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
毛泽东曾说过,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大有可为的。当初选择来农村任职,不过是想长点见识,了解一下那座山,那条河,那些人,那些事。真正住下来,耳濡目染、亲身经历的故事比想象中的要多很多。
2015年,移民新村办公室和卫生室新建了7间房子,我住进来时,屋内墙壁的白灰尚未干透,我便成了这里的第一个“土著居民”。就在这间狭小的办公室兼卧室兼锅炉房内,我开启了两年半的驻村工作之旅。
20多年的军旅生涯,在紧张忙碌的军营里,多忙于事务性工作,对读书“先天不足”,总想找时间弥补。这回终于有了时间,白天在鸡呜犬吠声中工作,行走在绿野平畴,与村民百姓交流,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处理村内事务。晚上伴着无边的星光夜色秉烛夜读,听窗外北风呼啸,白杨树高调喧哗,徜徉于无涯的书海之中。
两年多时间,我先后读了上百册书籍,一开始漫无目的地读,喜欢什么就读什么,手上有什么书就读什么书,时间久了,开始找到点感觉。比如读《老子》,初读觉得晦涩难懂,然后又不满意通行版本的译注,遂四处查找词典,断句排列并标注解释,查询老子生卒年代的历史,站在更广阔的空间内看《老子》的成书背景,用心体悟老子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以及玄奥无极的修身治国之道。后来读《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读来读去,越读越感觉自己没文化,最后还得从《尔雅》开始学习,像小学生学字母和生字一样,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办公桌上一盆郁郁葱葱的文竹,一盆舒展着墨绿叶片的君子兰,还有一个小院第一次开荒长出的迷彩南瓜,黄绿色的斑纹对称分布,秋天时我摘下并放置在桌子右侧靠墙的一摞书上,不知是书香浸染还是其他什么缘故,一年多了,这个普通的南瓜竞没有枯萎腐败的迹象,像是昨天刚刚从灰白色的瓜秧上摘下来一般,引得很多来办公室的村民啧啧称奇。
门外的两只花喜鹊,每天在太阳升起的时候飞来与我见面,站在栅栏或窗台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就在我这间屋子西侧30米外路边高高的白杨树上搭窝居住。我想,它们一定非常熟悉屋内发生的一切,听我对窗诵读经典,与村民煮茶交谈,看我在星光月色下读书写日记,第一缕晨曦到来时叫我起床。我深信,喜鹊是有灵性的鸟,喜欢和人类居住在一起,不然它在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中飞来飞去的,怎么只会报喜不报忧呢?
新营子村所属4个自然村均以传统农业为主,水浇地不多,大多数村民们的收入虽在贫困线以上,但生活并不富裕。村委会是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空间狭小,格局不合理。夏天还好说,冬天党员开会只能挤在两间连着的小屋子里,靠一个小火炉和两片电暖气取暖。全村56名党员中,常住党员就有35人,队伍虽然庞大,但作用发挥很不理想,加上阵地设施陈旧,也拿不出特色工作和亮点工作示人。驻村以后,我首先从党支部抓起,因为这是村子全面建设的“龙头”,龙头不抬,龙身难动,龙尾更摆不起来。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给大家传递负能量。我在讲党课时就给大家动员鼓劲,干工作和外在条件关系不大,江湖人称,剑不如人,但剑法要胜于人,我们的设施越陈旧,条件越差,就越要把工作抓好。当年毛主席住在西柏坡农家土院,照样指挥“三大战役”,共产党靠小米加步枪,还不是把飞机加大炮的国民党赶到了台湾!舒舒服服的环境未必就能干成事,艰苦的条件反倒更能激发人的潜能和斗志。
2016年春天,盛乐镇要在盛乐新村东侧102省道以南的400多亩地植树,分配给村里的任务是确定树苗的行距和株距,用木棍和白灰做出标记,然后镇里调用机器循着标记挖树坑。如果找村民干活,工钱也解决不了,村里一年只有5万元办公经费(2017年增加到8万元),本身就入不敷出。我们党支部和村委会几个人一商议,干脆自己干。地已经被拖拉机翻过了,脚踩进去,沙土顿时没过鞋面,春天本就风大,这又是一片开阔地,风一起,漫天黄沙,从头到脚全是土,总让我联想到在阿拉善边防遇到的沙尘暴。村支书王巧兰找了根百十米长的量地尼龙绳,村主任许峰从家里抱来几捆高梁秸秆,大家分成两组,量距的量距,扯绳的扯绳,做标记的做标记,一天下来,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说心里话,这些年久在机关,基本上没干过这样的体力活。干到第三天的时候,大家连话都不想说,一个个拖着沉重的脚步在沙土里机械地劳动,最终如期完成了任务。
老子云: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两年多时间如过眼云烟般逝去了,看似没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留下的果实是沉甸甸的。我们带领村“三委”成员,抓党建,抓学习,抓扶贫,抓治理,感觉都是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不知不觉间,变化自在其中。首先是工作标准提高了,来村检查的各级领导多了,奖牌和荣誉也多了,在盛乐镇2015、2016、2017年连续3年年终考评中,新营子村的全面建设在全镇29个行政村中一直名列前茅。2017年7月,村党支部被中共和林格尔县委组织部授予“全县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红彤彤的证书成了新营子村党支部的醒目标牌和鲜艳旗帜。
从一开始我就想,在驻村工作结束时,要把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调动起来,把他们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出来,这才是长久之策。所以在工作中无论大小事,都是大家一起商量着办,整理党务和村务工作资料,也是集中组织进行,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工作流程和标准。到了后半年,大家已经配合得十分默契了,每项工作我只提标准要求,解决疑难问题,检查工作成果,大家对程序已经轻车熟路了。孟子说,集义养气。“气”是靠养的,一个集体的自信心也要积小胜为大成。随着一个个成绩的取得,村“三委”成员的工作热情日渐高涨,党支部的凝聚力也空前提高。现在有事需要召集人时,马上就可以集合起一二十名党员,不用说干的质量怎样,这种团结干事听招呼的氛围,就让许多外村的村干部们羡慕不已。
2017年“十一”长假期间,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要求各行政村在10月20日前,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地再次组织精准扶贫入户普查摸底工作。10月4日是中秋节,我们一商议,就是要抓住村民在家过节人员比较集中的时机,组织入户普查。村“三委”成员全部上阵,又临时动员了几名能写会算的老党员参加摸底工作,组成了四个小组入户普查,村民确认签字并现场拍照。大家分头行动,第一天就走完了77户,全村300多常住农户,只用了4天时间全部走完。在别的村子还在开会动员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集中核算并装订整理归档了。
当然,村里的工作也不是完美的,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一个有着2000多常住人口的大村子,一点事没有是不正常的,上访告状、打闹纠纷、扯皮推诿的事时有发生。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问题,回避问题。两年多时间,我曾苦口婆心地劝阻不明原委执意上访告状的村民,和十几个气势汹汹的村民针锋相对地拍桌子,与蛮不讲理的“钉子户”和告状户斗智斗勇,想方设法平息各种纠纷,协助受伤害的村民讨回公道,为特困村民和孤儿申请待遇,四处寻求社会救助等等。百姓无小事,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心目中,家里的毛驴生病了,远比联合国召开大会要重要得多,因为他看不到后者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而毛驴却是占据心头的重要财产。说到底,是贫穷和文化素质低压缩了他们的眼界和人生格局。
在基层工作,只要你没有私心,把一碗水端平,凡事全力以赴,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没有个人恩怨,也就不存在解不开的疙瘩。正是在帮助村民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也锻炼和成长了自己。
有些收获是无形的,汗水浇灌出的阅历和经验未必能说出来,但必将影响我一生的选择和决策,在生命中的重大关头,一定给予我一个清晰明了的答案。
如果你认真对待,生活中的美好无处不在。我在2015年9月住到移民新村这个小院后不久,白副支书夫妇也把医务室从家里搬过来,于是小院开始热闹起来。白天买药看病的村民人来人往,晚上我一个人守着7间房子读书写日记,累了就到院子里看星光月色。万亩滩的星星和城市的星星相比,又大又亮,特别抢眼,很多星座呈规则性分布,像数学老师在新黑板上用白粉笔勾画出的几何图形,让你怀疑在浩瀚苍穹中,是否有人在用星星摆下一盘大棋对弈。我留意过,一年四季中,入夜、子夜和黎明前的星光月色各有千秋,我试图用手机拍下这些美景,但一次也没有成功过,看来智能科技的产物,最终还是抵不过人的眼睛和心灵。
驻村工作非常清苦,住所虽差点儿但好适应,只是一日三餐却成了负担,白副支书夫妇给予我非常多的关照。白副支书夫人王美云,原本只有小学文化,婚后凭着要强不服输的性格,在不耽误地里农活的情况下,竞把公公白俊杰身上祖传的医术绝活学来十之八九,成了村卫生室的医生。自己还通过自学拿到了医学院的中专文凭,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去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白副支书在东面的屋子安置了一个简易的液化气灶,王美云在小院的两块空地种了些蔬菜,我们3个人搭伙做饭,颇有田园生活的感觉。一场春雨落下来,翠绿的羊角葱、鲜嫩的水萝卜、飘香的韭菜、带着露水的小白菜、丁香树丛下面野生的苦菜和蒲公英,都陆续上了餐桌。到了夏天,瓜果蔬菜长得蓬蓬勃勃,一派生机盎然,餐桌上的菜品非常丰盛,我们几个人吃不完还送给来买药的村民。到了秋风起舞的时候,硕大的南瓜从灰白的枯叶下骄傲地伸出头来,胡萝卜叶子绿绿的,依然在顽强生长,这些都是冬天餐桌上的上等食品。虽少有大鱼大肉,但不失绿色健康。《论语》记载,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日:“贤哉回也。”用好的心态把清苦的日子过出诗意,我想,这也算是一种智慧。
生活总是富有戏剧性。就在我结束驻村工作的时候,村党支部、村委会和白副支书夫妇的卫生室,搬迁至原镇卫生院有集中供暖的宽敞明亮的二层楼内办公。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只为我设置了两年多的艰苦环境让我体验。我回城了,这个有着7间房子、2块菜地和丁香花丛的小院开始闲置起来,那花喜鹊是否也一起跟着住到楼房,就不得而知了。
天地有大美,山水动人心。两年多时光,我见证了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变化,为自己增长了一份弥足珍贵的阅历和见识。那些朴实得如山野中的土块般的农民,他们是大地的主人,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让我看到了活生生的人间百态,比直线加方块的军营要丰富许多倍。于是,我心里涌起一个念头,把村里发生的这些故事,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本简单的驻村日记,不仅记录着我两年来的工作经历,也记载了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芳华岁月,一段亲近山水大自然的生命旅程。
文字是有生命的,政研室领导如是对我说。我也曾试图理解过“形、事、情、理、典”文章的“五诀”,也看过名家大师谈怎样写文章,读着感觉朦朦胧胧的似懂非懂,更别说运用到文章中了。说实话,别人都是在象牙塔内练就独门绝技之后,开始衣袂飘飘,仗剑天涯,而我却恰恰相反。对于行伍出身的我来说,舞枪弄棒、标图演习还略通一二,动起笔来是何其艰难,心中纵有千山万壑,笔下却难以酣畅淋漓。有人说写文章事:“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与我而言,哪一条都是仰望的一座高峰,如乡野夜空中的星星,看似触手可及,实则遥不可及。
办公桌上的书籍越堆越高,最后只容下一台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的位置,工作之余,我便沉浸在文字大师构建的精彩世界中。沈从文偶然看见一个小溪边提水的少女,便由此引发联想,创作出轰动中外文坛的《边城》,把湘西迷人的风土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迟子建看见家里香炉边的一只小虫,写出了散文《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把一只米粒大小的虫子爬上爬下的过程演绎得惊心动魄;阿来生病住了几天医院,还写了几篇病中读书随笔,其思想和见解独树一帜。合上书本。在叹服名家锤炼的神来之笔的同时,我便没了写下去的信心。但过段时El,感觉自己置身轰轰烈烈的变革时代,尤其是面对近几年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农耕传统与当前土地利用的多元化、沉睡千年的荒山与日益萌动的大规模深度开发、出生于五六十年代连名字都写不上来的农民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等等。农民、农村、农业,从价值观念到实质内容,无不经受着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冲击,思来想去。又不甘心留不下一点笔墨。有人说:“伟大的热情能战胜一切。”打仗讲究的是攻城略地,权当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堡垒来攻克。于是,我硬着头皮把见闻和所感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输进电脑。
2年4个月共800余天,让我重新认识了“人民”二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200余次提到了“人民”。每天工作在这些面孔黑红、尘土挂满衣衫的百姓中间,我切身感受到什么是大众苍生,他们如山一样厚重、水一样绵长,构成了社会上一个巍峨的群体。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古老的乡村必将日渐振兴。多年之后,当人人山上遍开芳香的花朵,贫困和疾病不再困扰村民,农户饲养的六畜兴旺发达,贫瘠的土地生出茁壮的五谷,现代化的高智能产品走进农家小院,今天的幸与不幸,欢笑和泪水,都将随风远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感谢市委政研室领导的安排,任驻村第一书记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得的历练,尤其是对我这样一直成长在军营,对社会情况了解不多的人来说,这种经历弥足珍贵。两年多时间,我工作在党的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了解村情民意,尽好应尽职责,并最终懂得,只有读懂“人民”这部厚重的大书,才能更好地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培养了自己亲近百姓、热爱基层的家国情怀。
感谢那些默默耕耘在广阔天地一线的村干部,他们本身就是农民,一个月只有千八百元的微薄工资,工作却非常辛苦。有时不被人理解,忍辱负重;有时难免吵吵闹闹,发几句牢骚,但冷静下来该怎么干还得怎么干,因为很多工作耽误不得,如同种庄稼一样,时令不等人。
感谢那些朴实无华如漫山无名小草的农民,他们教会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地皮连着肚皮,春耕夏耘决定着秋收冬藏,人生其实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感谢那些有意或无意中给我出了很多难题的村民百姓,他们让我认识到了农村工作的复杂性,教会我坚持原则、坚定信仰,锻炼我遇到难题积极找办法,有矛必有盾,只要勇于面对,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感谢市委政研室李抚沧主任,从我选择驻村任职开始,他就指点我,要用文字给自己的人生履历留下一点“痕迹”,并多次到乡下看望慰问,给予我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感谢我的妻子陈宁,是她的鼓励和督促,才使我一次次鼓起勇气写下去。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上大一国画班的女儿张译丹,用她自己的视角为我写下后记,用文字为我的前半生画像。
尼采说,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经历过军队、农村的历练,感谢自己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果断选择,每一次都让我勇气倍增。生命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去,时间都去了哪里?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却又搞不清楚。草木皆有轮回,生命周而复始,用老子的话说,“大日逝,逝日远,远日返”,这就是人人置身其中又四处寻觅的“道”。既如此,生命应该越来越精彩。每一次选择,既是一种觉醒,也是新生命的开始,不敢试怎知自己能不能办到。如不然,岂不辜负了短短的几十年光阴。
若干年之后,如果厌倦了波澜不惊的工作和生活,我或许会再一次人随心走,如悠悠白云般,去开辟人生更广阔的天地,看生命旅程中更美的风景。
张鑫华,曾在内蒙古军区服役23载,2015年1月转业至中共呼和浩特市委政策研究室。同年9月至2017年12月派任和林格尔县盛乐镇新营子村第1书记。
感悟篇
选择的魅力
报到万亩滩
路上风景
诵读经典
大美乡野
大地秋歌
取舍之道
在乡间修行
清晨之约
村事篇
一堵墙的风波
年画
毁林事件
环保风暴
承诺之重
物资文化交流大会
快乐的“御风”
“舞”动村庄
玉米补贴
南倒拉板申拾遗
再访黑浪壕
指尖上的大爱
瓜香瓜亦愁
脱贫攻坚再人户
百姓热议“十九大”
人物篇
老焦其人
王狗狗要地
二满奎的婚事
闲不住的郭根元
兼职医生白永平
王思平的荒山开发梦
政论篇
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让党旗高高飘扬
学会用“势”
老子的爱民之道
农村工作“关系学”
吵出来的民主
孝道之思
贫困之殇
“大扶贫格局”之浅见
故事篇
纱帽翅子
回忆篇
遥想当年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