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古人说“文以载道”。本人写书,倒不见得是为了承载人生的什么大道理,只不过在自己的心中,始终有种想写一本书留住世间一些东西的冲动。虽然自己还算年轻,但或许,这就是自己心底最原始的梦想吧!
想法如果不去实现,也许永远只是一种想法。可喜的是,在想法之后,自己终于行动了。但写书,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从想至写,经历了数年的时间。其间不是时间不允许,就是金钱不允许,要么是自己的心情不允许。但在数年之后,自己终于克服了种种制约,这确实是可喜的,喜在了自己的心里。
“四十而不惑。”但作为一个生活在都市的女人,孔夫子所说的“不惑”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为了琐碎而繁杂的生活,为了最大可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惑”便常常现在我的眼前,袭上我的心头。
还好,心底的梦想总能支撑自己,这梦想便是拨开云雾、拨散不惑的剑。
抑或说“四十而不惑”该是针对男人的吧。因为孔夫子就是男人,那时的他必是不了解女人的。
现时的女人需要承载的太多。她们除了要承载工作、梦想,还要承载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以及来自他处的种种烦恼。所以,这种“不惑”,便也更重些。
不过还好,女人的独立与坚强,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把锋利的剑,剑指何方,自己做主。
本书中的女主人公便是这样的。她独立、坚强、隐忍与不屈的品格,深深地感染了我,相信也能感染你。虽然主人公在奋斗之后,没有留下她想要的,并为之付出了生命,但她奋斗的历程却是芬芳四溢的。
主人公人性中的闪光点由此而更加绚丽夺目。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章 母爱如织
第二章 这山这水
第三章 降生之后
第四章 盈盈情愫
第五章 悄悄出走
第六章 初涉世外
第七章 回村之后
第八章 走出家门
第九章 一缕情丝
第十章 初心如月
第十一章 岁月如歌
第十二章 友情年岁
第十三章 悠悠往事
第十四章 事儿不大
第十五章 隐于起点
第十六章 铺垫人生
第十七章 低飞亦是飞
第一章 母爱如织
黑漆漆的天空乌云翻卷,闷雷阵阵,风发狂似的从四面八方涌来。整个城市顿时沉浸在黑暗与风雨飘摇的气氛中。不一会儿,豆大的雨滴从天而降,噼里啪啦地拍打着偌大的玻璃窗。在整个的风云变幻中,程灵燕一直盯着玻璃窗,观看着外面的云卷云舒。风由狂怒至极静,回忆,使她仿佛在时空交错中经历着自己的一世。
一
风雨过后,城市像洗过似的洁静,点点阳光洒向窗际,为空寂的办公室平添了一丝柔和与宁静。
此时,程灵燕仍凭窗而立,只不过她的手指间不知在什么时候多了一支“摩卡”香烟。烟雾缭绕中,她的思绪又慢慢地飞向远方,飞到一个凄迷而痛楚的“沼泽地”。
“知了,知了”的蝉鸣,为夏日农村的傍晚平添了一份宁静。此时正是麦收季节,一畦畦的麦田金浪翻滚,灼人的骄阳退去后,似乎仍然不减它的威力。此时的热中夹杂一股焦躁的闷,三十岁出头的王婶和她的男人挥汗如雨,一镰镰地收割金黄的麦子,刺人的麦芒铺了一地金黄。
在曼陀村三间低矮的青砖瓦房里,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此刻正睡得香甜,她似乎完全感觉不到房间的闷热。
这是一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厦房,地面是略有坑洼的泥土地,黄白色的地面上裸露着原始的黄土气息。一张一米多宽的小木床靠墙东西而放,外侧是一张八仙桌,桌上散乱地放着杂物以及一双未纳完的鞋底。北面的墙角,则散乱地堆着麦子、玉米等。
小女孩睡醒后,先自个儿在床上玩了一会儿。约是超过了她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依然未有一个人进来哄抱她,她意识到这个房间里只剩下自己,就哇哇地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