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系一部当代原创长篇小说。小说以一所职工医院——金冶医院脱离原有企业,融入社会的过程为线索,叙述了这所医院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求得自身生存并逐渐发展壮大的故事。小说着重塑造了以高院长为代表的医护群体在工作中克服重重阻碍、谋求医院发展的经历,展示了当代医护人员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部系统描写职工医院发展历史的长篇小说,一部深度涉及精神病患者医疗的长篇小说。小说着重塑造了以高院长为代表的医护群体在工作中克服重重阻碍、谋求医院发展的经历,展示了当代医护人员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内容简介
《喧溪》:
2007年1月18日早晨,雨过天晴的天空呈现着冬日特有的灰蓝色,刚刚升起的暖阳给地面和建筑物都涂上了一层淡淡的橘红。湿润而寒冷的空气吸入鼻腔格外清新,几乎没有一丝风,这样的好天气在桂原市的冬季里十分难得。
金冶医院新建成的住院大楼前,彩旗招展,人头攒动,四个巨大的氢气球在大楼前面高高悬停着。氢气球下悬挂的条幅上分别写着“热烈庆祝金冶医院住院部大楼竣工投用”“预祝金冶医院住院部大楼竣工典礼圆满成功”等标语。大楼正门外安置了一扇巨大的电动充气彩虹门,彩虹门下的红地毯一直铺到医院大门外。请来的专业锣鼓队身着统一的黄色演出服,头戴红色花巾,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现场。鼓手和号手正认真地调试着自己的乐器,不时发出杂乱的声音。虽然是隆冬季节,医院护士担任的礼仪小姐却衣着单薄,外罩统一的白色护士服,斜披着红色绶带,笑容满面地站在台阶下准备迎接客人们的到。医院院长高汇泉西装革履地站在院子里,微笑着与大家打着招呼。离仪式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领导和嘉宾还未到来,高院长不放心地在现场一处处查看,生怕有什么疏忽。
这里即将举行的是桂原市一所职工医院——金冶医院住院大楼竣工投用典礼。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高院长和他的前任可是操碎了心。
桂原市是金安省省会,地处长江与安河之间,北部是广阔的平原,南部是丘陵和山区。发源于安西山脉的桂河行至桂原市西北方向分成两支,一支叫东桂河,一支叫西桂河,东西桂河包绕市区东西两边,蜿蜒南下,□终注入长江。城市因地处两条桂河之间的平原而得名。桂原市地处中国大陆气候南北分界线上,是个典型的四季分明的中部城市。据考证,桂河流域夏商时期即有部落群居,秦朝时设县,三国时期曾为魏国重镇。2000多年的城市文化底蕴赋予了这里的人们极强的地域自豪感,当地至今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方言。这里的人还十分喜欢一种叫桂琴戏的地方戏,说唱都是方言,外地人一句听不懂。
职工医院这个名称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老辈人来说并不新鲜,年轻人知道的不多,细讲起来却是应了一句老话——孩子没娘,说来话长!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制度,工矿企业都是全民所有制。工厂是国家的,职工是工厂的,工厂就是职工的家。职工生老病死工厂都得管,因此工厂必须有相应的机构承担职工的一切生活服务,宿舍、食堂、幼儿园、学校、医院、澡堂、电影院,样样齐全。一些大型的工厂还有自己的火葬场,有些特殊的军工厂还有自己的法院、□□局、民政局。一个规模大一点的工厂简直就是一座小城市,而不少城市都是先有工厂后有城市的。很多国有企业都有自己办的医院,因为这些医院只对本单位职工开放,也不收费,所以叫作职工医院。计划经济不算经济账,单位领导为了职工利益,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利益,舍得给职工医院投入,因此职工医院的医疗条件并不比□□办的医院差,一些大企业的职工医院规模甚至比省、市医院都大。即使是桂原市这样一座非工业城市,鼎盛时期,职工医院的整体实力都能占据全市医疗资源的半壁江山。
后来国家搞市场经济,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就成了一个包袱。背着这样沉重的包袱怎么参与市场竞争?从20世纪末开始,国家提出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实施主辅分离,医院、学校等生活福利性辅业要与企业主体分离。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一些较大的职工医院交给地方□□改为了公立医院,一些较小的职工医院随着企业的破产或撤销或自生自灭。那些不大不小的职工医院就不那么容易剥离了:交给□□吧,□□嫌负担重不愿要;撤销吧,那么多职工又无法安置。而且有些企业比如铁路系统、化工系统,由于行业特点,自己办医院能解决诸如工伤事故救援、职工家属医疗救助等很多难题,企业自身也不想剥离医院,因此这类职工医院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也就暂时保留了下来。像金冶医院这样躲过□□轮剥离大潮而幸存下来的职工医院,桂原目前还有二十多家。
这几年,金冶医院的主办单位也就是金安冶金集团公司也在积极推进主辅分离工作。集团办学校已经于五年前移交给了桂原市□□,幼儿园也通过托管形式交由街道管理。企业领导也多次要求医院与企业剥离,并逐步减少对医院的拨款。高院长的前任冯院长这些年也一直在为医院剥离做准备。原来的医院紧邻企业生产区,交通不便,房屋简陋,周边环境差,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剥离,医院就是死路一条,因此冯院长把医院迁址重建作为头等大事在谋划。冯院长带领医院班子共同努力,三年前终于从小王岗村买下了今天建设住院部大楼的这块土地,后期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办理立项、科研、环评和规划等手续。建筑总平面图和单体规划图都设计好了,万事俱备却无钱开工。因为□□对职工医院的出路已经明确,就是要尽快与企业剥离,企业领导再傻也不会往即将分道扬镳的医院里砸钱,何况金冶集团当时经营也十分困难。就在这当口,市里调整了金冶集团的领导班子。新来的董事长目光远大,对一般事情的看法与众不同,在集团公司办公会议上力排众议,□终决定由企业出资建设医院。这可高兴坏了医院领导班子,他们立即趁热打铁,全力配合集团公司启动了医院迁址的□□期工程——住院部大楼建设,并且终于在冯院长退休前建成了住院部大楼。
冯院长正式退休那天动情地对高院长说:“我的历史任务结束了,今后就看你们年轻人的了!”
高院长心里明白,大楼的竣工只是金冶医院发展的开始,更多的挑战还在后面。遗憾的是冯院长刚刚把大事做成,就要离开大家,大家心里都有几分不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