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草帽、打草鞋、摇煤球、穿牙刷、变戏法、拉洋片、吹糖人、弹棉花……代代相传的老行当,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留下了很多精湛的技艺传承。这些老行当,是为适应当时人们生活的需求而产生的,它们像历史发展长河中的美丽浪花,对社会发展和方便人们的生活起了一定
这是一本传统文化读本。本书所说的老行当,是指现在较难看见的行当,甚至有一部分是正在面临消失的行业。过去,老行当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如今,老行当已成为人们精神文明的调味剂。本书记录了许多行将成为历史的老行当,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示了众多老行当的历史渊源、流程和趣闻轶事,等等,供当今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研究之用,读者也能从中一览那些老行当的风采。
前 言
时间就像一列火车,车轮碾过了日日夜夜,碾过了春夏秋冬。高速发展的 社会,每个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前方到底在哪里。高楼大厦替代了 大街小巷,机器流水线代替了手工作坊,科技的发展在加快生活节奏的同时 却少了那份温润的心情……回想过去的悠悠岁月,在我们记忆深处渲染着儿 时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曾记否?春日的午后,卖小鸡的小贩的吆喝声回 荡在大街小巷;晚霞中,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伴随着袅袅的炊烟断断续续;炎炎夏日里,自行车载着装满冰棍儿的箱子,伴随着一声声悠远的“冰棍儿……冰 棍儿……”的叫唤;年关将至,各种售卖吃食玩意儿的小摊周围挤满了大人和 孩童……
对于过去的岁月来说,那些在百姓生活中广为流传的手工技艺、百业行 当,是一个个鲜活的文化符号,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心血,承载了太多人们难 以忘却的纪念,是人类精神的重要遗存。
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生活的巨变,时光深处的那些老工艺、老行 当、老字号,那些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老游戏、老物件等,正渐渐淡 出人们的视线;老艺人人衰艺绝、老工艺失传掺假、老字号生存艰难等现象层 出不穷。或许几十年后,我们只能在冰冷的文献资料中,寻找、追忆它们了。
古老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凝聚了无数匠人的坚持与守护,这里面有匠心,有文化意蕴。我们不该忘记,而是应该传承。如今,国家、社会和一些团体、个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这些传统工艺、行当、字号等。有感于此,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本人编写了这套“中华传统文化品读系列”丛书,从老工艺、老行当、老字号和老玩意儿四个方面,介绍了大量过去的民风民 俗、技艺传承等。
老工艺是我国自古至今传承不息的造物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 经验和对美的追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工艺从衣、食、住、行、用等生活舞台的中央走向边缘,工艺传承和工艺文脉逐渐模糊、零落,面临断层、流失的危机。
老行当,是对社会上正在消失的各行各业的总称。不同职业的分工称为“行”,行当中所做的事,称为“当”。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很多当年的老 行当都已渐渐没落,给我们留下难以忘却的日常生活场景。
老字号是当年商业才俊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家史才得以最终统领一方的行 业,其品牌也是为社会所公认的质量的同义语。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老字号 显得有些“失落”,目前,全国各行各业共有老字号商家约1万家,到今天仍 在经营的却不到千家。
老玩意儿包括民间游戏、民间娱乐项目、民间物件等,它主要流行于人们的娱乐生活之中。民间游戏里的打瓦、拔老根儿、火柴枪等,现在的小孩 子知道的很少了;民间使用的风箱、纸缸、煤油灯等,生活中也很少见了……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 民族的“根”与“魂”,是智慧的结晶,是时代的承载,也是民族性格、民族 精神、民族创造的标志,丧失了这些,就无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关系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关系着中国大国形象的展示。民间传统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宝藏。虽然时移世易,但值得永久保存、传承下去。
冯骥才提出:“我们的民间文化太博大、太深厚、太灿烂,任何个人都无法承担这一伟大又艰巨的使命,需 要我们联合起来,深入下去,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深入文化,深入时代。”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说过:“如果有一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最强国, 依赖的一定是我们的文化,而不是其他。”
这套“中华传统文化品读系列”丛书,不仅可供曾经经历过、见证过那段 载满历史记忆的岁月的过来人享受怀旧的乐趣,亦可以让没有经历过那段生活 的人们了解曾经长期存在过的那些传统文化和文明。
读者通过本套丛书可以知道,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明古国物产丰饶。中华传统文化是一 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是国之瑰宝。
由于老工艺、老行当、老字号和老玩意儿品类众多,限于字数和篇幅,本套丛书只选取了最精彩、最有趣、最贴近生活的部分,分门别类予以介绍,以飨读者。希望通过本套丛书,让更多的人关注民间传统文化,留住民族文化之根。
江涛,(1966— )男,浙江平阳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行社管理系教师。副教授。法学硕士。先后主编《旅游政策与法规》等教材五本,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已出版《老话说得好----不可不知的民言俗语》等著作多部。
第一章 生活服务类老行当... 3
接生婆:助产孕妇受尊敬... 4
奶妈:士夫之子有食母... 5
梳头婆:淡淡清香刨花水... 6
缝穷:拼接合理很耐用... 7
哭丧婆:涕泪直流假伤心... 8
媒人:牵线搭桥做月老... 9
修脚:肉上雕花刀尖舞... 11
剃头:理人间万缕青丝... 12
磨刀:磨剪子唻戗菜刀... 13
修洋伞:穿针引线接骨架... 15
锔瓷:一气呵成疤变花... 15
补锅匠:走街串巷游四方... 17
箍桶:坚固耐用木质品... 18
编草帽:轻盈透气好凉爽... 20
打草鞋:成本低廉耐穿用... 22
编蒲扇:纳凉驱蚊自然风... 23
摇煤球:大小匀称火力壮... 24
窝脖儿:最怕倾斜破碎声... 25
更夫:夜间巡逻与报时... 26
人力车夫:舒适便利价低廉... 27
第二章 文娱服务类老行当... 29
变戏法:平中求奇手法妙... 30
拉洋片:好听好看土电影... 31
卖估衣:衣裳颠倒半非新... 32
吹鼓手:吹吹打打添气氛... 33
木偶戏:悬丝傀儡题材广... 34
皮影:全凭十指逞诙谐... 35
吹糖人:一吹一捏见功夫... 38
私塾:习文练字有传统... 39
师爷:辅佐主官无官衔... 40
唱堂会:体面荣光待亲友... 42
茶馆:一盏清茗伴棋局... 43
大碗茶:凉棚板凳歇歇腿... 44
堂倌:嘴灵眼尖要勤快... 45
修钢笔:书写流畅字圆润... 46
修钟表:方寸世界艺术家... 47
穿牙刷:牛骨猪鬃毛不耐用... 49
抬滑竿:山路漫漫吱呀声... 51
第三章 店铺经商类老行当... 52
牙行:双方说合成交易... 52
编扫帚:扫尘除秽爱干净... 53
鸡毛掸:五颜六色不沾灰... 55
老虎灶:卖茶卖水兼浴室... 57
酸梅汤:盛暑期间渴生津... 58
豆腐脑:口感滑嫩润肠燥... 59
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宜... 60
馄饨摊:巧卖馄饨暖人心... 61
烤地瓜:营养价值很高... 62
卖凉粉:晶莹沁齿有余寒... 63
卖冰糕:风吹日晒游乡卖... 64
爆米花:味道微甜白如雪... 65
梨膏糖:三分卖糖七分唱... 66
货郎担:口齿伶俐嘴巴甜... 67
当铺:乘人之危假救济... 68
香蜡铺:生意红火物品多... 70
棚铺:扎彩牌楼搭席棚... 71
大车店:房屋简陋功能全... 72
第四章 农业农村类老行当... 74
弹棉花:声声弦响雪花飘... 75
锻磨:铁锤錾子响叮当... 76
放蜂:追着花儿收获蜜... 77
骟猪:一刀斩断“是非根”. 79
杀猪匠:经验老到年节忙... 80
赊小鸡:春赊秋收信用高... 82
阉鸡:肉质更嫩生长快... 83
鸬鹚捕鱼:矫健鱼鹰迅捷鱼... 84
拉纤:争牵百丈上岩谷... 86
砖窑工:古朴耐久用途广... 87
打胡基:砌墙盘炕耐寒热... 90
铁匠:火炉旺盛忙不停... 91
钉马掌:厚薄匀称没毛刺... 93
泥瓦匠:横平竖直经验丰... 95
捉漏:翻瓦找缝慢动手... 96
木匠:顺应纹理做家具... 97
制秤:不识秤花难当家... 99
银匠:雕花焊接技艺高... 101
皮匠:做鞋修鞋街头忙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