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装备保障信息模型为研究对象,引入信息科学中的“本体论”,研究了本元、个体、共相、实体、契机等概念的定义和形式化表达,构建了面向业务建模的上层本体框架,依据该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上层本体建立装备保障信息模型的建模框架,给出了运用扩展后的领域特定建模语言进行保障业务建模的方法,并研究了其形式化规约的一致性检测方法。
装备保障信息化过程中,最为核心和基础的问题是如何尽可能准确地对现有装备保障系统进行描述,即保障系统模型的建立。建立保障系统模型,首先要明确保障系统的定义、外延和内涵,对于保障系统的组成和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对领域内的重要概念能加以识别和抽象;其次要采用规范的建模方法与技术,既适合装备保障领域本身的需求,又能和信息产业主流的技术规范体系兼容;最后,所建立的模型要能用于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工程实践,可以对其检测、扩展、修正和复用。
信息模型,是一种用来定义信息常规表示方式的方法。通过使用信息模型,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应用程序对所管理的数据进行重用、变更以及分享。使用信息模型的意义不仅存在于对象的建模,同时也在于对对象间相关性的描述。除此之外,建模的对象描述了系统中不同的实体和他们的行为以及系统间数据流动的方式。这些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哲学领域的本体概念被引入计算机科学,定义为“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并被广泛用于信息模型的建模,从信息化与业务建模的视角看,本体是一种明确表述的概念规范,是为某种目的而建立的、世界的简化和抽象的视图。
本书首先基于本体论中的基本哲学概念,提出了在信息建模领域中持续物与连续物的概念范畴,以及它们在装备保障信息模型建模中的作用,针对部分一整体理论用于概念建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适应性修正,引入了一些必要的次要特性的概念,并对部分整体关系体系进行了细化,运用形式化的表达方法,给出了本元、个体、共相、实体、契机等概念的定义和形式化表达,构建面向业务建模的上层本体框架。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本体论概述及上层本体
2.1 本体概念内涵
2.2 本体建模基元
2.3 本体形式化定义
2.4 本体类别
2.5 本体构建
2.5.1 本体构建原则
2.5.2 本体建模方法
2.5.3 本体建模工具
2.6 本体描述语言
2.7 上层本体
2.7.1 本体层级及上层本体
2.7.2 DOLCE本体
2.7.3 GOL本体
第3章 信息模型的本体基础
3.1 连续物与持续物
3.2 部分一整体关系
3.2.1 形式化部分一整体理论
3.2.2 部分一整体理论用于概念建模的问题
3.2.3 有机整体
3.2.4 部分一整体关系中的次要特性
3.3 本体论基本范畴
3.3.1 集合与本元
3.3.2 契机
3.3.3 实体
3.3.4 共相
3.4 面向动态建模的语义扩展
第4章 装备保障本体建模框架
4.1 装备保障系统组成要素分析
4.1.1 功能要素
4.1.2 资源要素
4.1.3 组织要素
4.2 实体类概念本体建模框架
4.2.1 本体元特性
4.2.2 实体概念基础类别体系
4.2.3 装备保障领域实体概念本体建模
4.3 契机类概念本体建模框架
4.3.1 特征、特征值、特征维和特征域
4.3.2 RMS参数的本体建模
4.3.3 关系与关系子
4.3.4 保障功能本体建模
4.4 连续物概念本体建模框架
4.5 部分一整体关系扩展分类结构
……
第5章 基于装备保障领域本体的领域特定建模语言
第6章 装备保障领域本体形式化规约及检验方法
第7章 案例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