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26 元
丛书名:西华大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西华大学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 作者:潘殊闲著
- 出版时间:2010/7/1
- ISBN:9787807526186
- 出 版 社:巴蜀书社
- 中图法分类:I206.2
- 页码:334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本书内容包括:李白及其诗歌的最大标志、李白的独酌与后世文人的独酌情怀、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叶梦得与杜甫等。
“气”:李白及其诗歌的标志
一、仙风道骨萃仙气
二、傲岸狂放露狂气
三、行侠仗义表义气
四、兀傲不驯有骨气
五、奇思异想孕奇气
六、嗜酒沉醉散酒气
七、壮浪恣肆逞豪气
八、飘逸淡荡显逸气
九、愤世嫉俗吐怨气
十、余论:气与李白的性、神异性和不可再生性
李白的独酌与后世文人的独酌情怀
一、热闹背后的孤独
二、孤独的心境
三、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四、孤独的背影与文人的共鸣
杜甫的“安得”情怀
一、杜甫的“安得”情结
二、杜甫的“安得”情怀
三、杜甫“安得”情怀的意义和影响
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
一、刘长卿诗歌艺术风格概观
二、刘长卿诗歌艺术风格的成因
三、刘长卿诗歌在文学的地位、价值和影响
刘长卿及其诗歌的宗教情怀
一、刘长卿的儒家思想
二、刘长卿的释、道情怀
三、刘长卿的宗教情怀对其诗歌艺术的影响
刘长卿“五言长城”新解
入神:文学的超审美境界——以李杜诗歌为例
一、入神:严羽的超审美批评
二、神与道:共入玄妙的人生、人性与人心之境
三、李杜诗歌:文学的伟大性的典范
刘长卿与杜甫
叶梦得与杜甫
苏洵大器晚成的启示
宋代苏轼文化现象
宋人的苏轼心理情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至于是否由此而评断刘长卿“思锐才窄”,这恐怕倒不一定。所谓“思锐才窄”,大概就是说他思想敏锐,但却才能狭小①。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知道,刘长卿思想既单一而又复杂。儒家思想是他的根底,释、道(道教和道家)哲学是他的辅佐。如果说他一味沉浸在自我的失意挫折之中而不能高扬雄心或解脱,那我们再把目光扩大一点,便会发现,这种矛盾、苦闷、彷徨不独刘长卿有,可以说整个中国士大夫,尤其是失意不幸的士大夫,都和他有着或深或浅的相似性。从刘长卿诗歌本身来说,重复的现象是很普遍,但这似乎与他的才能并无多大关系。从表面看,他的诗歌缺少变化,题材狭窄,表现手法单调,简单重复的地方并非仅有,由此得出他才能狭窄的结论好像并不过分。但如果我们不就诗论诗,而是深入涉及他所处的社会、时代、人生,他特殊的个性气质,特殊的心境,那我们便会发现不少底蕴。艺术并非仅仅只有才能就能创造的;有才能的人多得很,但并非人人能诗,亦并非能诗就尽是好诗。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更是文学家自我人生的反映。刘长卿一生多坎坷,这坎坷的一生使他长期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包袱,他已处于一种难以扭转的郁郁伤痛的心境之中。这使他的审美情趣、艺术思维带有很大的性,这种性反映在诗歌中,便不可避免地给人一种重复、简单的印象。当然,这不能说和才能的大小没有丝毫关系,但能否由此说这就是才能狭小的结果呢?恐怕不能这样简单下结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