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智谈十二篇》以问题为导向,从顶层设计的高度阐发旅游政策,从理论思辨视角探究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从中西方对比研究中找出问题症结及解决思路。对于十二个主题,作者提出了富有创见性的实践指导。
《文旅智谈十二篇》可丰富读者思考维度,准确把握旅游业发展大势,助力文旅方案落地执行。
自2000年进入旅游圈子,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旅游,旅游是什么”,每每看似找到“答案”的时候,又马上涌现“新的内涵”。尤其是最近十数年,旅游在由市场驱动转向投资驱动、创新驱动的过程中,“区域旅游”“国家公园”“红色旅游”“旅游综合体”“大众旅游”“全域旅游”“旅游外交”“文旅融合”等高潮迭起,“旅游”不断充实内容,一次次华丽转身成就一个景区、带火一座城市、兴业一方天地。我自己亲身经历旅游的风云迭起,渴望把文旅融合带来的震撼和快感传递出来。
旅游之所以有魅力,归因于“文化”的优质基底、“创意”的有效变现、产业的良性互动。我一贯坚持“文化一创意一旅游一产业”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即文化为基础,创意是核心,旅游为载体,产业是目的。从旅游事业到大文旅产业,旅游一步步从国民经济的边沿走向核心,“旅游+”正在撬动一二三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从“景区景点”到全域旅游,旅游冲破低端同质走向高质量高品质发展,“旅游+”推动全产业链价值实现。
.随着“一带一路”和“文化自信”的提出和落实,旅游“走出去,引进来”分量日益加重。旅游促进国际间人文交流和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东方文明,提升中国“大国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认同感。然而,诸多的旅游城市都提出了“国际”目标。一座座“名城”充斥耳畔,而又找不到“自我”,经不起细致地琢磨,最终流于浮夸。
这本书的目标很简单,无论你是否以旅游为职业,也能拥有“旅游+”的智慧。从“有没有、缺不缺”到“好不好、精不精”的思维跨度值得你反复揣摩、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这本书给你一个全新的体系——
博雅方略研究院,是博雅方略文旅集团旗下专业研究机构。研究院拥有经验丰富、高水平的专家智库,以“传正通兴业之方,授持续发展之略”为使命,致力于文旅产业前沿研究,已承担多项政府、企业涉及文旅融合、文旅产业持续发展、文旅项目开发运营等广泛领域的课题研究任务。
第一篇 宏观经济视角下的旅游
从增长到发展:发展“品质旅游”正当时
宏观经济新常态下的旅游新业态
世界的中国和中国的世界——“十三五”旅游的展望
新消费驱动的旅游优质时代
第二篇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旅游
“16+1”旅游——跨越两大洲的握手
从亨利护照指数来看我国旅游发展的任重道远
上合组织推动下的旅游发展回顾与畅想
旅游浇灌巴尔干的和平发展繁荣
第三篇 “一带一路”与旅游
“一带一路”旅游外交概述
低空旅游、通用航空、特色小镇为“一带一路”插上腾飞翅膀
“一带一路”上的山地旅游
“一带一路”上的世界遗产与旅游
第四篇 文化与旅游融合
新时代的诗和远方——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新时代文化旅游的经济价值和产业推动
文化消费实体化之主题公园研究
美食祈祷和恋爱——浅议旅游的细化和文化
第五篇 区域旅游产业经济
国家级新区建设与旅游发展
旅游生态足迹促进区域的绿色发展和竞争
我国的自贸区建设与旅游发展
边境旅游区的国外借鉴和发展建议
第六篇 遗产、文物与旅游
建设旅游大国的遗产保护和遗产大国的旅游之路
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的工业遗产旅游
世界遗产保护和可持续旅游的欧洲经验借鉴和启示——写在“中欧旅游年”
历史大视角: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生态文明修复来谈中国当代的水利风景区建设——以京杭大运河为例
第七篇 都市旅游与特色小镇
小镇故事多——特色小镇旅游发展的“脱虚向实”
全域旅游推动下的新型城镇化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特色小镇旅游面面观
城市有机更新与旅游发展的共建共享
第八篇 旅游新业态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医疗旅游发展
消费升级下的我国体育旅游
森林旅游新业态之过去、现在和未来
游学旅游之前世今生
第九篇 绿色生态可持续与旅游
创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坚持生态红线下的旅游开发
国家公园——环境费用效益理论的中国实践
绿色共享:可持续旅游年的乐活旅游
全球气候变化与旅游应对
……
第十篇 乡村旅游与扶贫致富
第十一篇 公共治理
第十二篇 品质旅游(厕所、民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