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调适与成长/中国当代心理科学文库》包括三部分内容,第壹部分概述了自我的相关研究,“自我”曾以灵魂、理念、实体、主体、客体等诸多形态出现过,通过对“自我”不同形态和不同理论背景的分析,揭示其背后的思想前提、思想基础,找出人们对“自我”认识及理解不断推进的内在机制。最后从各角度阐释人生伤痛处处有的观念。《自我心理调适与成长/中国当代心理科学文库》的第二部分将从儿童自我、阴影和身体认知三个视角深入无意识领域来洞悉自我、认识自我。这里有童年受伤的经历,有我们不想看到并且压抑的消极特质,更有不为人知的身体的认知,这三个视角犹如三束意识之光,分别从纵向、横两个视角带领读者进入内心世界,洞察黑暗中的部分自我,发现封尘已久的内在宝藏,从而为现在的自我服务。第三部分重点在于意识的心理调适,包括思维和自我叙事两方面。《自我心理调适与成长/中国当代心理科学文库》结合后现代思想另辟蹊径,通过思维的表述和讲故事等方式,增强思维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扩宽思维的视角。结合自我叙事,厘清自我意识的细节,进一步掌握和调节思维,完善自我功能。
张绣蕊,女,在读博士讲师。2005年6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主要主要研究方向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从2013年开始攻读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认知哲学;2005年至今在山西大学学生工作部任职心理咨询专职教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两方面工作。对自我的研究情有独钟,写有《大学生自信的调查研究》《初中生的自卑感认知干预研究》,并发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自我宽恕的内涵及临床心理学意义探讨》一文,获山西省心理学会一等奖。主持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课题“自我宽恕的心理干预研究”,主持2012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学生心理问题预防、症状处理及危机干预研究”。
第一部分 理论与背景
第一章 自我及自我的发展
一、“我”是什么?
二、自我的相关研究
三、自我的发展
第二章 人生伤痛处处有
一、痛苦的普遍性
二、痛苦的来源
三、澄清痛苦
四、痛苦的意义
第二部分 洞悉自我
第三章 寻找儿童自我
一、儿童自我的隐喻
二、儿童自我的特征
三、寻找儿童自我
四、接纳儿童自我
五、整合自我
六、案例
第四章 接纳人格阴影
一、人格面具和阴影普遍性
二、人格面具和阴影的涵义
三、认识阴影
四、接纳和整合阴影
五、案例
第五章 理解与体会身体
一、身体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身体的主要特征
三、身体与心理健康
四、身心调适方法
五、案例
第三部分 调节自我
第六章 厘清与掌握思维
一、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思维的哲学思考
三、不良思维与心理困惑
四、表达思维与心理调节
五、立足当下与内心和谐
第七章 自我叙事调节
一、自我叙事的理论背景
二、叙事中的自我
三、自我叙事与心理调节
四、写作与心理调节
五、案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