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之外,与《给孩子的阅读课(彩图注音版):带问号的童年》相遇,进入语文的、诗意的、开放的阅读课堂,把阅读变成一件美好的、快乐的、幸福的事情。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儿童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方卫平,以近四十年来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研究工作的专业积累为基础,精心选编。
《给孩子的阅读课(彩图注音版):带问号的童年》精选中外名篇佳作,给孩子提供优质的阅读范本。
《给孩子的阅读课(彩图注音版):带问号的童年》设置八个主题阅读单元,与“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设计思路相呼应,拓展出更丰富、更精彩的内容。
《给孩子的阅读课(彩图注音版):带问号的童年》每篇作品配以启发引导式的“牵手阅读”文字,引导小读者体悟童书阅读的独特乐趣。
“给孩子的阅读课”,是奉献给亲爱的孩子们和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大人们的一套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精选读本。我希望这套读本,能带给读者朋友们美好的文学阅读体验,并成为读者朋友们拓展课堂阅读,尤其是语文课堂阅读的良朋益友。
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十分奇妙的课程。它以语言为载体,连接着人的心灵和精神,连接着自然万物和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文学科本身就应该是开放的、发散的。但是,语文课程作为学校教学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又必须具有相对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范围限制。语文课程承担着识字教育、知识教育的任务,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文学审美和人文教育功能。不过我觉得,语文学习仅靠语文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课堂的基本姿态,除了讲授,还应该更加重视引导,从教材学习向课外书籍阅读拓展,从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延伸,从相对狭隘的知识获取进入更加广阔的语感培养、审美体验和文化吸收的自由空间。也许可以说,教材、课堂是起点,课外读物和课外阅读才是语文学习得以真正完成和提升的途径与空间。
对孩子们来说,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无疑是他们课外阅读的最好选择之一。长久以来,一些读者朋友对儿童文学抱有一种也许并无恶意的误解和偏见,对儿童文学的艺术和美学缺乏相应的体验与信任。这实在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还没有机缘亲近、认识、享受儿童文学。我相信,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构成了人类审美历史和文化的一个独特而巨大的“文本”,这个文本以其独特的文化积淀、人生蕴意、艺术魅力,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这套读本以我个人近四十年来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研究工作的专业积累为基础,以我多年来的儿童文学阅读和思考为基本支撑,收入了中外历史上一些优秀的或我个人相当珍爱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触及了童年、人生、人性、社会、命运等等最基本的价值命题,因而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我也希望借助这些作品来展现儿童文学的纯真和质朴,幻想和幽默,玄思和深邃,丰富和大气……我以为,读者朋友们既可以享受到这些文字的天真和趣味,也可以领略其间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学。
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著有《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展史》《儿童文学教程》《享受图画书》《童年写作的重量》《法国儿童文学史论》《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共4卷)等个人学术著作;获“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