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套利定价与风险控制》是作者从事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20多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微观结构与套利定价共6章,第1章~第3章是作者在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理论、证券市场交易机制、流动性风险度量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第4章~第6章主要是套利定价方法在期权定价、期货定价与存款保险定价方面的研究;下篇交易策略与风险控制共7章,主要是在消费投资模型、证券投资决策、风险控制问题、微分对策方法、流动性风险控制和基于风险预算的资产配置策略方面的研究。《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套利定价与风险控制》可供金融专业相关研究人员、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教师与研究生以及从事量化投资与风险管理的实际工作者阅读参考。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全球经济向一体化迈进,金融市场日趋国际化。金融工程学的诞生和发展为现代金融理论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研究对象更加贴近金融实践。现代金融理论为金融工程学奠定了更为广泛的理论基础,特别是理性预期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汇率理论、利率理论、无套利原理和估值理论等,现代金融理论在传统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1世纪初,中国大多数学者认为,金融理论研究主要有三块:第一是宏观方面的金融框架体系问题,是否有最优的模式,以及各体系之间怎样比较;第二是微观方面,主要讨论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两大问题;第三是在过去30年研究非常活跃的公司理财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默顿(Robert C.Merton)认为现代金融理论的三大支柱为:货币的时间价值、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可见,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金融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无论是历史悠久、比较成熟的证券市场,还是当下新兴、不够成熟的证券市场,都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像虚假报表、内幕信息、市场波动过于剧烈、证券价格人为操纵现象严重和一些证券流动性差等,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市场发展的痼疾。综观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通过证券交易机制的创新,建立透明、稳定、高效和活跃的金融市场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是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监管的本质在于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一个信息对称、交易公平的环境,相关政策制定应当从具体市场环境着手,规范证券市场的发展。科创板的建立,交易机制的创新,都说明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书将从证券市场的微观经济理论、套利定价理论、交易策略分析和风险控制理论方面给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
本书核心观点认为无论是研究宏观经济还是研究微观经济,无论是研究套期保值、套利策略还是研究风险控制都与定价有关,仅仅是出发点、落脚点和侧重点不同,因此定价是金融理论核心问题,而根据影响价格的因素又形成了现在的三大主流金融理论:第一是传统金融理论的价值确定,即价格应该是多少;第二是微观结构理论的价格形成,即实际价格是多少;第三是行为金融理论的价格预期,即价格锁定是多少。当然本书的内容不涉及行为金融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这样表达价值规律的: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着价值自发上下波动。这表明了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在资本资产市场,遛狗理论认为:股票投资中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就像遛狗时人和狗的关系,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价格高于价值,有时候价格低于价值,但终究围绕价值波动。就好像遛狗的时候,狗总是前后左右围着人转,而且经常跑在人的前面,既不会跑得太远,最后又都会回到主人的身边,正如股价的波动,常常远大于基本面的波动,最终会回到基本面一样。传统金融理论研究“人”的定位与方向,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狗”的定位与方向,微观结构理论研究“人”是否牵着遛狗,怎样牵着遛狗绳以及遛狗绳的弹性与长短。比如假设某金融资产当天的收盘价格是10元,反映了该资产的所有信息是合理的;如果当天晚上或第二天早上有新的信息到达市场,市场反应信息的合理价格是20元,就是传统金融理论定价是20元。那么即使是市场定价效率相当快,第二天开盘也只能是11元,因为有涨跌幅10%的限制,至少7个一字板也只能达到19. 48元。行为金融研究如果市场过热,预期过高,或许还会多几个涨板,反之,预期过低,或许还少几个涨板。2019年推出的科创板涨跌幅限制是20%,这就是遛狗绳的弹性与长短问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这种表达价值规律的关系,在众多的社会经济关系现象中普遍存在,比如股市是否是经济的晴雨表,期货与现货的关系,某公司的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互换)与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关系等。
不足是:
刘海龙,男,1959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99年7月在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先后主要负责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2项,重点课题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英文期刊论文5篇。出版专著4部,编写教材3本。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信用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金融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
上篇 微观结构与套利定价
第1章 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1.1 德姆塞茨的主要思想
1.2 现代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1.3 未知情的噪声交易
1.4 中国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重大实践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证券市场交易机制
2.1 概述
2.2 证券市场质量指标体系
2.3 证券市场质量指标比较
2.4 中国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研究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证券市场流动性度量
3.1 传统流动性度量方法
3.2 流动性度量方法的新思考
3.3 实证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衍生资产及其定价
4.1 现代金融理论的主要成果
4.2 期权定价方法综述
4.3 非完全市场套利定价方法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摩擦期货市场的套利定价方法
5.1 引言
5.2 无套利定价区间
5.3 上海期铜定价的实证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银行监管资本的存款保险定价
6.1 引言
6.2 存款保险定价模型
6.3 模型估计方法
6.4 实证研究
6.5 存款保险定价
6.6 算例分析
6.7 本章小结
下篇 交易策略与风险控制
第7章 非完全市场最优消费投资问题
7.1 基于最差情况最优消费投资策略
7.2 考虑随机方差的最优消费投资策略
7.3 算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随机控制的证券投资决策问题
8.1 随机最优控制理论
8.2 模型描述
8.3 交易速率有限情况下的投资策略
8.4 交易速率无限情况下的投资策略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金融风险控制的一类自由边界问题
9.1 普利斯卡和塞尔比的模型描述
9.2 普利斯卡和塞尔比的主要结论
9.3 普利斯卡和塞尔比结论的进一步推广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考虑风险规避的证券投资策略
10.1 模型描述
10.2 带有风险规避系数的HJB偏微分方程
10.3 最优投资策略
10.4 算例分析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证券投资决策的微分对策方法
11.1 微分对策理论
11.2 只有一种风险证券的微分对策模型描述
11.3 只有一种风险证券的投资策略
11.4 多种风险证券的微分对策模型描述
11.5 多种风险证券的投资策略
11.6 本章小结
第12章 流动性风险度量与控制策略
12.1 连续时间框架下流动性风险的度量
12.2 基于LrVaR的风险控制策略
12.3 基于均值方差效用的风险控制策略
12.4 本章小结
第13章 基于风险预算的资产配置策略
13.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未来研究方向
13.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