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与模式研究
定 价:58 元
丛书名: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学者文库
- 作者:林寿富 著
- 出版时间:2020/4/1
- ISBN:9787521814675
-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426.4
- 页码:222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绿色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与模式研究》以绿色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与模式选择为主题,以实现制造业绿色转型为主要目标,遵循“理论演进分析一作用机理研究一绿色度定量评价一转型模式和路径选择一转型障碍和预期收益分析一国外经验借鉴一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首先系统梳理绿色创新驱动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理论演进脉络,接着构建绿色创新驱动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模型,深入研究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内在作用机理、关键影响要素及其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制造业绿色度”概念,构建制造业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对2004.2016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绿色度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提炼其动态趋势特征和要素特征。基于各行业的绿色度状况和水平,对各行业的发展阶段进行定量判别,将它们分为五个发展时期——传统发展阶段、绿色转型初期、绿色转型中期、绿色转型后期和绿色发展阶段。接着,构建“绿色度一行业特征一转型模式一转型路径”的绿色转型匹配模型,有效指导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绿色转型模式和路径的选择,并客观分析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可能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实现绿色转型可能带来的预期收益。进一步地,深入总结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为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参考借鉴。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目标的实现。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和核心,也是财富的真正来源和保障,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水平。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中国制造”成为享誉世界的名片,在世界制造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深刻认识到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不可替代,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实施再工业化,掀起了新一轮制造强国的竞争热潮。但中国制造业依然“大而不强”,而且带有明显的资源要素驱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特征,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若要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快绿色转型升级。
此外,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也是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应对危机、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从历史经验来看,要走出危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科技创新。因此,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纷纷把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以创新驱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为把握和应对全球产业变革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对“中国制造”带来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201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和绿色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主题。同年,我国正式印发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明确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2025年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中国制造2025》旨在转变制造业传统发展模式、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明确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基本方针,提出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重点推进绿色制造工程,确立了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等行动。可以看出,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基调。而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也成为解决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基础性产业,有很强的自身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而制造业绿色转型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正确把握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发展规律和内在作用机理,厘清推动绿色转型的关键要素,探究符合产业自身发展实际的绿色转型之路。因此,研究绿色创新与制造业绿色转型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究绿色创新驱动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和关键影响要素,对于正确认识制造业发展规律,探索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模式和现实路径,推动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林寿富,男,1981年生,福建连城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培育计划获得者,福建师范大学“宝琛计划”青年英才,福建师范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兼任福建省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生态文明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电子商务促进会高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福建省中青年经济发展研究会理事、福建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环境经济、创新管理、产业经济、国际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福建省社科重大项目等十余项课题,先后在《经济研究》、《Energy Policy》(SSCI和SCI双检索,中科院SCI一区,管理科学大类Top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SCI和SCI双检索,中科院SCI一区)、《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SSCI检索)、《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SSCI检索)、《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SSCI和EI双检索)、《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SSCI和SCI双检索)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4部。指导的研究生连续两年获得福建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价值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学术史梳理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学术史梳理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章 绿色创新驱动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理论演进脉络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内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绿色创新驱动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理论分析
第四章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五章 我国制造业发展效率和绿色创新效率的实证评价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发展效率评价分析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评价分析
第六章 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制造业绿色转型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制造业绿色转型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第七章 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模型的实证检验
第二节 制造业绿色转型成效的动态评价
第八章 我国制造业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制造业绿色度的内涵及要素构成
第二节 制造业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九章 我国制造业绿色度的实证评价分析
第一节 制造业绿色度的动态评价
第二节 制造业绿色度的特征分析
第十章 基于绿色度的我国制造业发展阶段识别
第一节 制造业发展阶段的定量识别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第十一章 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模式和路径选择
第一节 “黑色”和“深褐色”行业绿色转型的模式和路径分析
第二节 “褐绿色”行业绿色转型的模式和路径分析
第三节 “浅绿色”行业绿色转型的模式和路径分析
第四节 “绿色”行业的特征分析与未来发展策略
第十二章 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主要障碍与预期收益分析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障碍分析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预期收益分析
第十三章 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第三节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十四章 促进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