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本名雷正兴,乳名庚伢子,1940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简家塘村。他只有几岁的时候,父亲死于日本人毒打,母亲死于地主迫害,哥哥因机器轧断一根手指而死,弟弟未出满月便饥饿而死。他背后有生大背疮留下的疤,腕上有三道刀疤,身高只有一米五四。他是旧社会的弃儿,新时代的榜样。为了感念新时代的救命之恩,他心甘情愿做一个为社会“补漏”的人,一个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的螺丝钉。
本书是wei一一部反映雷锋事迹的长篇小说,细腻生动地再现了雷锋从一个乞儿成为时代楷模的全部历程,真实展现了他作为一个高智商、高情商的普通人的成长轨迹,以及他立足平凡、不怕苦累、凡事力求尽善尽美,充满热忱与理想主义的内在逻辑。他的卓越才艺、善美心灵、纯真情感,以及他年轻生命戛然而止的遗憾都给人以极大的冲击。这本书足以让我们摆脱对他的僵化印象,重识真实的雷锋。他做人的智慧、做工作的方式,即便在今天仍对人们大有启发。
需要真切地触摸雷锋
万伯翱
亚洲来函,托请我为长篇小说《雷锋》作序,任务不轻,很有点勉为其难的感觉。
但仔细想想,由我作序,也有几分道理在。首先,我们“中国传记文学学会”是电视连续剧《雷锋》的出品方之一,我也可列入最初的推动者名单,所以有一定的发言权;第二,亚洲为写剧本和这部长篇小说所作的第一次实地采访,是我全程陪同的,我们一起走了沈阳部队、抚顺、长沙望城、雷锋小时候居住的泥屋,既与雷锋当年的亲密战友乔安山倾心聊天,又去雷锋当年作过报告的“女兵连”作了实地采访,我们还与雷锋当年同村的小伙伴作了座谈,了解了很多第一手的新鲜素材。
就凭这两条,我想我大体上也可以写这个序了,何况亚洲来函中还提到我1962年秋天毅然离开京城去黄泛区务农的经历。那时候雷锋刚牺牲,全国人民还不知道我们国家有个可爱的士兵叫“雷锋”,但亚洲说:“你其实已经在以自己的难能可贵的行动,在具体实践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和无限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了。”
这句话当然就勾起了我的那段平生最难忘的知青经历。那时候高级干部子弟的上山下乡在全国来说还是一件稀罕事,我离开繁华之都,进入了黄沙漫天的空间,砖头当板凳,板箱当桌子,墨水瓶做洋油灯,我当时那种物质生活的贫乏与精神生活的坚实,引起了全国青年的热议和仿效。而且,可以说,当1963年春天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时,我正值下到黄泛区半年,也是在第一时间里兢兢业业学雷锋的,雷锋的榜样力量更加坚定了我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炼的
自觉性。
对雷锋的这份难以割舍的感情,促成了我对于推动当代雷锋宣传事业的热忱,那么,如今为亚洲的这部长篇小说作序,也算是应有之义了。
在我看来,以长篇小说的文艺形式来塑造雷锋形象,应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四十几年来读过许多关于雷锋的故事、长篇通讯、传记,确实通过这些翔实的史料熟知了雷锋事迹的方方面面,但是作为一个饱满的典型的艺术形象,人们尚未见到这一呈现,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里,还有所欠缺,我们无法从这个重要的艺术形象领域,真切地触摸到雷锋。无疑,这是一个遗憾。
由此我们应当感谢亚洲,他用将近五十万字的篇幅从一岁的雷锋写到了二十二岁的雷锋,这种写法是文学的,典型化的,充满智慧的,叫人流泪的,并且读完之后还能够使人久久掩卷沉思,我想,这就是小说有别于其他文体的魅力所在了。
亚洲的这部长篇,依我看,有这样几个重要特点。
一个特点,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八个字,当然是我们对传记文学作者的通常要求,但亚洲在长篇小说里,也比较自觉地采用了这个原则,在雷锋的整个人生当中,凡是有确凿记载的大事、实事,作者还是秉着“去除雕饰”的原则加以实写的,无非是艺术化的实写而已。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读者要看的雷锋虽说是“作者的雷锋”,但首要的还是希望尽可能地看到贴近“生活真实”的雷锋,而获得自己对“本真雷锋”的认识,在这里,对雷锋的过分夸饰和演绎,都不是读者所需要的,看来作者很明白这一点。
第二个特点是,作者根据小说创作的原则,采用了集中、提炼、概括的写作方法,把雷锋的事迹,以及他身边的诸人,都进行了一定的“杂取”,比如望城县委书记张复赵,其实就是张书记及后来的赵书记的联合化身,而他在团山湖农场的“姐姐”王佩琴,其实也是农场真实人物王佩玲和秦中华的“杂取”,至于王佩琴在去农场之前就送给了雷锋那支适合被窝里看书的手电筒,那就可能是“小说笔法”了;我知道亚洲是擅长道具运用的,这跟他擅长写作影视剧有关,比如电影《开天辟地》里陈独秀托街头小贩给正在拉大锯的两个儿子悄悄送的那篮“茶叶蛋”,比如长篇小说《日出东方》里毛泽东为了筹船票费而去长沙当铺当了的他的那块“打璜金表”。有时候道具比情节本身更容易使人过目不忘,一段故事记不住了,而小小的道具却沉浮在脑海里不肯退走。
第三个特点,我想,是作者对雷锋形象作了某种“正本清源”。比如我们常听到有人问:为什么雷锋做好事不留名,怎么谁都知道他的好事啊?为什么雷锋要“摆拍”那么多照片啊?为什么他作报告只说自己捐款的事而不提别人退捐的事啊?雷锋到底有没有谈过女朋友啊?这些设问其实都是好意,因为现在的民众不满足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单一宣传了,都希望有一个更真切更生动的雷锋站在面前,而作者,对这些问题都作了他自己的调查、理解和阐释,他把雷锋当时的思想状况都作了描摹,相信对于作者的解读,我们会有同感。
我想强调,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让雷锋的故事或者雷锋的传记来完成,恐怕勉为其难,而小说空间开阔,亚洲又长袖善舞,便能一一作答。这种正本清源,对雷锋这个形象而言,对当代而言,是绝对需要的。
最后,我想说,这部长篇,写得很感人。感人,是一部小说很可贵的品格。老实说,我看了作品之后,也是泪流双颊的,好几次想忍,没忍住。
雷锋,这个真切地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年轻人,怎么就会那么深切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尽管感动的程度不同,感动的方式不同,但是,雷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这种地位的确立,恐怕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个事实,是有深意的,是有生命力的,是会呼吸的,是活着的。
雷锋入伍于辽宁营口市,听营口市一位姓韩的外宣办副主任说:“我认为每一个做父亲的,都应该让自己的子女读一读这本书!每一个当老板的,都应该让自己的员工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的精神价值,将使你的下一代或者使你的员工受益无穷。”我觉得这个建议提得很中肯,这位韩副主任正是从民族精神的传承上,从这部长篇所作的有效的传输上,感觉到了雷锋这两个字的巨大人文价值。
我也希望读者能喜欢这本书,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书中反映的那个社会氛围,离你们很远,但是,书中人物的思想脉搏,你们应该是能够感觉到的,起码是能够相当多地感觉到的,你们与雷锋,毕竟是一起扎根在我们的这块不能离也不能弃的热土上的,在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化,始终温暖地包裹着我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永远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的共同感觉!
(作者系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前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