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作家小小说选译》精选并翻译了薄伽丘、马克·吐温、霍桑、哈代、莫泊桑、毛姆、契诃夫等世界名作家的38篇小小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书后还附有简短的作家简介。这些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故事妙趣横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译文语言生动流畅,力求保持原作风味,可为读者理解欣赏英语原作和学习文学翻译提供参考与帮助。
本书含欧、亚、美三大洲12个国家38位名作家的38篇小说,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有喜剧,也有悲剧,还有滑稽剧。有能博人一笑的,也有叫人想而生畏的,有包含深刻哲理的,也有如中国《聊斋志异》般奇异的,每篇都足见匠心。那丰富的想象,巧妙而严密的构思,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都不能不叫人赞叹。
本书为英汉对照读本。就方法而论,翻译界无论中外,无论古今,都存在“直译”与“意译”之分,而且译者各执己见。英国的著名语言学家纽马克认为,翻译就是译“字”,因为纸上有的只是字。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奈达则认为“翻译即译意”。中国的鲁迅主张“保留原作的丰姿”,有的地方“宁可译得不顺口”。傅雷则大不同,认为“不妨假定理想的译文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两种观点可谓泾渭分明。
然而,纵观历史,读者对于译文的选择却相当一致:喜爱意译而不喜爱直译。佛经最早的翻译家安世高主张直译,其译本不被人看好,使用时间很短。鸠摩罗什采用意译,虽然这位译家离世已1604年,他译的经今天仍在念。朱生豪的莎士比亚意译本远比梁实秋的直译本被读者看好,虽然梁实秋在整个社会的知名度远超朱生豪。杨宪益的夫人戴乃迭坦率地说,霍克思译的《红楼梦》比他们夫妇译的《红楼梦》“更有创造性”,他们夫妇的“读者不爱看”,因为“偏于直译”,这并非过谦之词。
本人一贯采用意译。认为原文作者用原语写作时,自然而然会遵循原语的表达习惯和原语使用民族的文化传统,原文读来流畅,文学作品更是色彩缤纷。译者想要使译文流畅,甚至色彩缤纷,就必须遵循译语的表达习惯和使用译语民族的文化传统。译者对原文的“忠实”绝非使译文尽量保留原文形式,而是使译文读者读译文的感受能与原文读者读原文的感受尽量接近,译文尽量反映出原文的意思和风格。
中国文坛有句名言:文不厌改。这话千真万确,对翻译尤甚。本书的大部分译文是第四次出版,又做了修改,包括文字和意义上的修改。本人要借写前言的机会,对本书的责任编辑表示感谢。能遇上一位这样认真细致、善于发现问题的编辑非常幸运。希望本书能得到读者喜爱,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张经浩,湖南长沙人。1993年获教授职称。先后任教于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2017年获香港翻译学会“荣誉会士”衔(37年间,获此殊荣的中外译家仅39人)。译有《欧·亨利短篇小说全集》《简·爱》《查泰莱夫人的情入》等文学名著9部390万字,著有《译论》《高清英语语法》等5部133万字。45家出版社出版过其作品。
轻信的后果
急中生智
花花公子
残疾军人
洛迦诺的叫花婆
妻子
阴阳之间
椭圆形画像
小提琴家
天国的圣诞树
三隐士
父亲
魔王怎样丢了大氅
运气
医生的勇敢精神
打台球
乱弹琴
魂游
尝试改革
兰廷先生的珠宝
爱画猫的孩子
佩塞基达街凶杀案
小缺德鬼
多情女的面包
她的情人
帕克尔泰夫人打老虎
蚂蚁和蟋蟀
三封信与一条脚注
鬼
十足的祸害
保护神
康康在海边
餐桌上的德国人
普雷布尔先生杀妻
胭脂
闺房秘事
开小差
查尔斯
附录:作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