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的重要著作,被20世纪晚期批评家们誉为“伦理学研究的新的转折点”,成为当代德性伦理学兴起的标志性著作,其影响力至今仍然不可低估。本书首先从理论上审视当代人的道德处境,发出令人忧虑的困惑:启蒙运动之后的现代社会由于告别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两千年来的德性传统,从而处于“德性之后”的历史时代。本书的任务之一就是追述这一伟大传统。麦金太尔以“after virtue”的双重意义立论,同时呼唤回到伟大的德性传统主导的人类社会,重建人类道德和人类共同体。
A.麦金太尔(1929— ),早年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先后执教于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波士顿大学与维特比德大学,现任美国鹿特丹大学哲学系麦克马洪与哈克荣誉教授。麦金太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伦理学家之一,伦理学与政治哲学中社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麦金太尔以其大量的著作,对摩尔以来的元伦理学进行了不懈的攻击。他的重要著作《德性之后》(1981)、《谁的合理性,谁的正义》(1988)以及《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1990),在对西方现代性的根源的追溯中,促进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在当代的复兴。龚群,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论著20余部,其中有:《人生论》、《自由与潇洒》、《当代西方道义论与功利主义研究》、《道德乌托邦的重构》、《罗尔斯政治哲学研究》、《当代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比较研究》、《当代西方伦理思想研究》、《现代伦理学》、《社会伦理十讲》、《追问正义》等。在海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译著有《伦理学简史》,《伦理学理论》、《生活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