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家训百典”为丛书名,分《慈母家训》《宰相家训》《名臣家训》《名儒家训》四个分册精心编著,以期从一个侧面为当今家风家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的历史依据。
人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一个老师。在传统家庭教育中,母亲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的成长,与母亲对他们的言传身教极为密切。尤其有的人自幼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将他们抚养教育成人,并且助其成为有人品、有学识、有才能的官吏或学者。如清代洪亮吉的母亲蒋氏年轻守寡,精心督教两个儿子读书、做人,长子洪亮吉进士出身,为官有政声,著述颇丰。清代汪辉祖的母亲年轻守寡,苦心督教儿子读书中举,秉公执法,为民请命。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家风家规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培育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庭,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良好家教,是家庭幸福的力量源泉;注重家风,是家庭家族兴旺发达的“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在2017年年初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桥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
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家风家规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换言之,如何解决好人的素质的提高这个关系到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问题?尽管解决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利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收到成效。这是因为,历史具有连续性,思想文化也具有连续性,其中一些优秀成分,与现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准则等,仍然直接或间接地存在联系,发生作用。而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诸多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通过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梳理出有益成分,无疑可以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家风家规、和谐的人际关系,解决好人的素质提高这个问题,提供历史借鉴。中国先哲们常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四者缺一不可,而在这四者之中家庭教育既是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先哲们会有这样一种认识呢?原因就在于,以农立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导致传统中国私有制是建立在家庭和家族的基础之上的。在一个家庭或家族之内,各个个体成员在经济上的独立性一般是不存在的。个体成员只有依赖家庭或家族共同财产才能生活生存。家庭或家族的命运,与每个个体成员的命运密切相关;家庭或家族的利益,涉及每个家庭或家族成员的切身利益。因此,中国传统家庭或家族伦理在家庭或家族与个体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将家庭或家族作为核心、轴心,要求个体成员必须从属于家庭和家族,依存于家庭和家族,维护家庭和家族。在政治上,特别强调家庭和家族的完整性,把家庭和家族视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和基础,家庭和家族成为一切人伦关系和人伦秩序设计的原点。古代众多思想家、政治家反复强调:一个人要步入社会,成为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人,从小就应在家庭及家族内部学会做人、做好人;一个人要能对他人讲道义、重情谊,首先应做到从小就在家庭及家族内部长辈身上学会善待他人、讲担当、敢负责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没有从小在家庭和家族内部受到理想、信仰的育化,就很难关注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就很难具有热心公益、贡献社会的情怀;等等。事实上,中国古代众多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运用不同方式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留下了诸多实用性较强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其内容虽然包含不少消极落后的成分,但大多涉及刻苦学习、安分知足、节俭持家、孝亲事长、谨慎处世、修养身心等做人处事、居家旅外方面的基本道理和方法,同时也反映出锐意进取、正道直行、重道义气节、敢担当负责任等更高层次做人处事的道理和方法。
鉴于上述理由,我们在多年前编著出版的几部家训的基础上,对其重新加以梳理筛选、增减编排,着重联系客观现状加强对评析文字的增补充实,以“中华家训百典”为丛书名,分《慈母家训》《宰相家训》《名臣家训》《名儒家训》四个分册精心编著,以期从一个侧面为当今家风家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的历史依据。
人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在传统家庭教育中,母亲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的成长,与母亲对他们的言传身教极为密切。尤其有的人自幼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将他们抚养教育成人,并且助其成为有人品、有学识、有才能的官吏或学者。如清代洪亮吉的母亲蒋氏年轻守寡,精心督教两个儿子读书、做人,长子洪亮吉进士出身,为官有政声,著述颇丰。清代汪辉祖的母亲年轻守寡,苦心督教儿子读书中举,秉公执法,为民请命。
成晓军,男,1953年8月生,湖南湘乡人。1976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1976年8月至1995年7月,任教于湘潭大学历史系;1995年8月至2000年7月,任教于河北大学历史系;2000年8月至今,任教于惠州学院政法系。先后兼任过研究室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及有关研究会副会长、会长等职务。1992年6月破格晋升副教授,1994年7月破格晋升教授,现任惠州学院二级教授,惠州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先后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江海学刊》等30多家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60多篇,其中曾国藩专题论文20多篇;先后在上海人民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重庆出版社、东方出版社等30余家出版社出版图书50余种(包括独著、合著、主编),其中有关曾国藩专题研究的9部,有关中国传统家训和家族研究的9部。《曾国藩的幕僚们》《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中国历代名人家训选读》等10余部著作(含编著),获修订再版并发行海内外,有的在我国台湾地区出版繁体本。
公父文伯母敬姜家训
子发母家训
王孙贾母家训
田稷子母家训
孟轲母仉氏家训
王陵母家训
严延年母家训
鲍永母桓氏家训
汉章帝刘炟母马皇后家训
汉孝殇帝刘隆母邓皇后家训
范滂母家训
赵苞母家训
太史慈母家训
羊琇母辛氏家训
孙策母吴夫人家训
皇甫谧母家训
房景伯母崔氏家训
虞潭母孙氏家训
陶侃母湛氏家训
钟士雄母蒋氏家训
郑善果母崔氏家训
李士业母尹氏家训
唐高宗李治母长孙皇后家训
崔元母卢氏家训
李景让母郑氏家训
陈尧咨母何氏家训
欧阳修母郑氏家训
苏轼母程氏家训
温璜母陆氏家训
嵇曾筠母杨氏家训
洪亮吉母蒋氏家训
田雯母张氏家训
汪辉祖母王氏徐氏家训
刘晖吉母曾氏家训
胡仕良母吴氏家训
刘承干母邱氏家训
李鸿章母李氏家训
郭松林母罗氏家训
张恪垓母邹氏家训
彭玉麟母王氏家训
余尧衢母许氏家训
王先谦母鲍氏家训
杨鸿度母陈氏家训
黎培敬母宋氏家训
谭嗣同母徐氏家训
曾广钧母郭氏家训
曾广江母刘氏家训
王为广母朱氏家训
刘揆一母张氏家训
谭延闽母李氏家训
聂其杰母曾纪芬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