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支撑,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思维,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上仍然存在着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制度创新滞后、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低端产品供给过剩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使其面临供给有效性发展困境,亟须推进供给侧改革和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机制与政策》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机制与政策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在理论上拓展和丰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上带领和指导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给侧创新。
2016年6月,笔者承担了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机制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6BJY089),经过3年的努力,已完成全部研究任务,本书即是该项目研究的主要成果。
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支撑,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思维,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上仍然存在着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制度创新滞后、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低端产品供给过剩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使其面临供给有效性发展困境,亟须推进供给侧改革和创新。本书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机制与政策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在理论上拓展和丰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上引领和指导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给侧创新。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贡献如下。
(1)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改革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的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内涵与特征进行界定和分析,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理论逻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探讨。从要素、产业和制度三大层面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研究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进行效率评价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例,运用DEA方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进行了投入产出改进分析,并得出了相关启示。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一定创新,拓展和丰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相关研究内容。
(3)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动力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发展差异和产业生命周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动力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动力系统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设计,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有研究的有益拓展和补充。
(4)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实现机制进行设计,重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动力机制、培育机制、能力机制、保障机制进行分析,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实现机制模型并进行了模糊评价和分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视角。
(5)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为典型案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动力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实现机制等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施供给侧创新,提升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闫俊周,男,1978年8月生,河南襄城人,博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航空业学会特聘专家。
第1章 引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基本理论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2.2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2.3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理论逻辑
2.4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环境因素
第3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现状
3.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问题
第4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评价及改进分析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评价的内涵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
4.4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评价方法
4.5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评价结果
4.6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的投入产出改进分析
4.7 对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的启示
第5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动力系统及其运行机制
5.1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动力模式
5.2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动力模式选择
5.3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动力系统构建
5.4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设计
第6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实现机制
6.1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实现机制设计
6.2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动力机制
6.3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培育机制
6.4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能力机制
6.5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保障机制
6.6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实现机制构建
6.7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实现机制的模糊评价
第7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案例分析:以中国中车为例
7.1 中国中车基本状况
7.2 中国中车供给侧创新发展历程
7.3 中国中车供给侧创新动力系统及其运行机制
7.4 中国中车供给侧创新的实现机制
第8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8.1 典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政策经验
8.2 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启示
第9章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的政策与建议
9.1 要素层面
9.2 产业层面
9.3 制度层面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总结
10.2 展望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