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水之旅:水文化探索与思考》为作者多年水文化研究文章的精选集,其中有些获过省、部级学术会议奖项,是对水文化研究的献礼及阶段性回顾。全书包括四篇:第一篇文化随笔,是融知识性及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随笔;第二篇学术探讨,从学理逻辑上对学术理论展开分析探讨;第三篇河湖速写,是江河湖泊调研的纪实性写作成果:第四篇书评文评,是对水利人写水作品的阅读评论。各篇文章大致按写作时间先后编排,意在为繁荣水文化和水利文艺呐喊鼓劲,为服务新时代水利事业,繁荣民族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乐水之旅:水文化探索与思考》可供对水文化及文学艺术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前言——兼自序
第一篇 文化随笔
“水”何以成为“文化”?
水文化为何引起社会关注?
水在什么情况下是美的?
从近水到亲水
“水中求生”与“水中求乐”
工具虽“旧”,文化常新
昔为神兽,今成遗产
城市河湖也是文化遗产
今天如何传承和弘扬大禹精神?
历史上的水工程美吗?
古人与海(上)
古人与海(下)
流淌在唐诗中的瀑布
水与文学创作
水与艺术
略谈水文化的研究方法
水文化研究中的“照着说”和“接着说”
水文化研究中的“对着说”
第二篇 学术探讨
水在中国文学中的审美意义
水环境的文化价值
水工程的文化内涵
水工程的美学追求
从封闭的防御到开放的景观
当代中国水利事业的新面貌
当代中国水利事业中的文化精神
从水文化视角看节水型社会建设
关于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谈江苏水旅游资源的开发
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中华民族
第三篇 河湖速写
千年诗文秦淮河
海河文化:历史辉煌与当代价值
丹山绿树中的那条河
十年洱海月更明
朴实有华北洛河
美国南方的“千岛湖”
第四篇书评文评
智者乐水的审美咏叹
智者与智者的心灵交流
让阳光穿越历史
用文学拥抱水利人的生活
走进咏水文学的美丽世界
后记
《乐水之旅:水文化探索与思考》:
生存是人的基本需要,快乐是人生的更高追求。回溯中华水文化历史,这两种生活现象都与水有着密切关系。人从水中既能求生,也能求乐。人活着就要吃饭,这是最简单的硬道理。中国古话“土里刨食”,其实,水里也能“捞食”。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早就说得很明白:“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也。”中国历来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观念,“土”能生长粮食,水里也出产鱼虾菱藕等,海里除了鱼类,还出产盐,在民众心目中,“水”就成为“土”之外另一种可以供养生息的经济资源,能使人赖以谋生,“靠水吃水”是合乎自然规律的生存智慧。《水浒传》里的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生活在梁山泊边上的石碣湖,没有一寸耕地,住处团团都是水,高埠上有七八间草房,就靠在水面上打鱼鲜为生,用阮小五的话说,“这梁山泊是我弟兄们的衣食饭碗。”后来王伦等强人占据了粱山泊,不许打鱼,“绝了我们的衣饭”,生计大受影响。当然,水中求生的日子属于无奈,也充满艰辛和风险。范仲淹有一首《江上渔者》的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不过,水中捞食虽然艰难,毕竟也是人求生的一条路径。
旧时代,王权拥有天下的土地,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北山》)。那么,“水”在不在王权管控之中呢?阮小五说,他们打鱼为生,“莫说官府,便是活阎王,也禁洽不得”。这只是说,相对“土”而言,官府对水域的管理稍微松一些。实际上,水环境也不能超出王法之外,官府要从水中收取赋税。较早的记载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管子·乘马》就明确记载,要把“水”按照“土”的比例收税:“流水,网罟得入焉,五而当一。泽,网罟得入焉,五而当一。”就是说,流水和低洼地,凡是能下网捕捞的,都要按土地五分之一的折算来缴纳赋税。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的《田园四时杂兴(其三十五)》诗里就写道:“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所谓“种水”,就是江南一些穷人,失去土地、废了犁锄,靠一块水面采种菱藕之类谋生,但也无法躲过“水租”。这就表明,因为水里和土地一样有物产功能,能养活人,贫苦民众从水中求生,而官府自然不会放过收取赋税的机会。
说到水中求生,不能不说到历史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长期生活着的一类特殊人群——蛋民。他们一般在江海沿岸聚居,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岸上没有一寸土地,“浮家江海”,以舟为家,以渔为业,数百年来一直过着水上的“游牧”生活,后人称其为“水上吉普赛人”。“一生活计水边多”“天公吩咐水生涯”,就是他们的写照。福州一代的蛋民被称为“曲蹄”,因其长年累月生活于船上,腿脚不能伸直,大多落下罗圈腿,故得此歧视性的称呼。他们常见的姓氏也大都与水上生活有关,典型的如“江”“池”“浦”等取自生活地点,“翁”姓可能取自“渔翁”职业,“潘”则取自“水上之番人”,“欧”则取自“鸥鸟”。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认同模式里,人在土地上生活是常规形态,土地的地位至高无上,土地是财富和地位的标志,所谓“一亩地,一亩天”。以“人必与土地相附”的传统观念看来,水居生活不是正常的生活方式,相当于被主流社会惩罚、流放。历史上,蛋民一直深受歧视和压迫,甚至与娼优隶皂并列为贱民,不得读书应试,不得与陆上汉族通婚,甚至上岸不准穿鞋,绝大部分蛋民受教育程度极为低下。民国时期,孙中山曾以大总统名义指令不得对蛋民歧视,但实际情况并未真正改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蛋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原来称其为“蛋族”,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民族确认,认为蛋民主要是古越人的后裔,基本是汉族,因此不再作为一个民族,而统称“蛋民”。从社会地位看,蛋民无疑是被主流社会排斥在外的边缘人群。但换一个角度看,正是水为这些失去了土地的社会底层人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水中求生才延续了一代又一代。